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43篇
  免费   5002篇
  国内免费   5486篇
林业   9614篇
农学   6389篇
基础科学   4781篇
  11851篇
综合类   36972篇
农作物   3953篇
水产渔业   2454篇
畜牧兽医   8707篇
园艺   2499篇
植物保护   3111篇
  2024年   475篇
  2023年   1597篇
  2022年   2396篇
  2021年   2776篇
  2020年   2734篇
  2019年   3118篇
  2018年   1675篇
  2017年   2834篇
  2016年   3553篇
  2015年   2984篇
  2014年   4383篇
  2013年   4373篇
  2012年   6251篇
  2011年   6196篇
  2010年   4950篇
  2009年   4910篇
  2008年   4347篇
  2007年   5039篇
  2006年   4251篇
  2005年   3470篇
  2004年   2804篇
  2003年   2359篇
  2002年   1759篇
  2001年   1627篇
  2000年   1474篇
  1999年   1154篇
  1998年   943篇
  1997年   862篇
  1996年   781篇
  1995年   797篇
  1994年   702篇
  1993年   557篇
  1992年   480篇
  1991年   428篇
  1990年   340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8篇
  195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In order to control rates of response and inbreeding, mate selection using fuzzy selective mating criteria (FMC) was investigated in adult multiple ovu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nucleus schemes for dairy cattle. Stochastic simulation was used to model the closed nucleus scheme. This mate selection was examined in four alternative mating and male selection schemes: (i) a hierarchical scheme; (ii) a hierarchical sibship scheme (two males per sibship); (iii) a factorial scheme (two sires per dam); and (iv) a factorial sibship scheme (two males per sibship and two sires per dam). Genetic response and inbreeding rate tended to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trade-off parameter of FMC between the expected breeding value and inbreeding of progeny. Inbreeding rates in all schemes were reduced by reducing the variance of family size through selection and the average coancestry of mating pairs through mate allocation.  相似文献   
162.
对非生物生态因子———水、光照、温度、溶氧、降水等和生物生态因子———食物、流行病和群体密度等对乌鳢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流行病的防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3.
合理调整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是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的一项国策。调整国民食物结构是一个科学性,政策性很强,社会涉及面广,地区人群民食习惯差别大的极为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作者针对山西省情实际,从追朔我国饮食传统,膳食民习,食物资源及演变趋向探求,提出合理调整山西人民食物结构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4.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α疱疹病毒属的一个成员,为伪狂犬病的病原,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该病原一旦感染猪,则产生潜伏感染,其致死率随猪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由于伪狂犬病的暴发引起畜牧业的巨大经济损失,许多国家都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该病,而该病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危害不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一样,另外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对该病所采取的防制策略亦有所不同,文章综述了美国,日本,欧共体及其成员国之间对伪狂犬病采取的防制策略及取得的进展,并根据我国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提出了应采取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5.
对N×特青示范田中试区与肥料试验田各处理小区稻株分析结果表明:抽穗后,亚种间杂交稻N×特青比常规稻特青干物质生产能力强,灌浆速度快;地上部各器官占植株干重比例,前者叶片比重大于茎,后者茎比重大于叶。亚种间杂交稻对肥料反应敏感,抽穗后,干物质累积,植株高度,每穗总粒数和粒重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在高肥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量,但增施氮肥后,灌浆速度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166.
绵阳官司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简述域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地理因素的概况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指出本流域由于长防林的建立,发挥了保持水土作用,水土流失不严重,属轻度-中度侵蚀,最大侵蚀模数小于7400[t/(km^2.年],全区平均侵蚀模数1754.42[t/km^2.年];确定了水土流失类型,即片蚀,沟蚀,母质侵蚀三大类;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以泥岩和灰白砂岩,第四纪冰碛物堆积土侵蚀最高测定不同精植被类型的土壤质地  相似文献   
167.
陕北马海毛山羊选育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陕北发展马海毛山羊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选育陕北马海毛山羊新品种的选育指标、杂交方案。计划从1988年开始,用安哥拉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取级进杂交方式,开展大规模改良工作,要求在15~20年内选育出陕北马海毛山羊新品种,并提出相应的选种、饲养、管理、繁殖等一系到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8.
帽儿山地区2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在黑龙江省的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林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生长性状,抗性与各种源间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及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垂直梯度渐变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变异是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基本变异模式,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是影响长白落叶松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用长白落叶松各种源的相关性状作聚类分析并参照地理气象因子在,遗传距离0.370的水平上将长白落叶松分布范围区10个参试种源划为6个种源区:Ⅰ小北湖种源区。Ⅱ白刀山种源区,Ⅲ完达山种源区,Ⅳ白河种源区,Ⅴ大石头种源区,Ⅵ桓仁种源区;用Duncan法对种源间进行多重比较,并用综合指数法进行选择,表明小北湖种源是长白落叶松优良基因资源中心,是该试验点最佳种源,大海林种源也是可选择种源;从长白落叶松的低等效纬度地区向高等效纬度地区调种,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69.
黄土高原苜蓿草业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苜蓿草业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黄土高原发展苜蓿草业的地域优势及显著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苜蓿草业的意义,并结合黄土高原实际提出了发展苜蓿草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0.
李芙蓉  王永坤 《猪业科学》2003,20(11):62-63
本文就国内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特性、疾病诊断和防制等做一简要综述并提出了该病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