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369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146篇
  1715篇
综合类   68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大石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山地区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生存、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在石山地区如何正确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简要介绍了我国石山地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在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面临的挑战,对如何加快大石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2.
本文是根据1982—1985年在太岳山林区用L_θ(3~4)正交表先后按排的200亩阳坡造林试验资料进行的分析,得到了以早春、水平沟、侧柏组合的阳坡造林最佳方案。水平沟可使太阳辐射比阳坡自然坡减弱22.6%,降低地温2.9—3.6℃,减少地表蒸发耗热量85%,提高土壤湿度4.6%,接近于阴坡小气候生态坏境,从而使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保存率93.8%,苗木生长量比常规造林增长57.6%。此外,由于每亩设计造林坑数的蓄水量与当地最大持续降水量一致,在试验区没有水土流失现象,且植被覆盖度由30%增至70%,改善了生态坏境。  相似文献   
153.
基于WEPP的黄土丘陵区不同坡长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WEPP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该文通过建立模型数据库,利用WEPP分别模拟了坡长为10、20、30和40 m的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并用实测径流和侵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10、20、30和40 m 4个坡长条件下,WEPP模型对降雨、每年和多年平均径流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有效性(ME)分别为0.915、0.879和-0.056,对单场降雨、每年和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模拟的ME分别为0.853、0.758和-0.456,多年平均的ME为负值可能是由小样本计算造成的。WEPP模型对单场降雨和每年径流量和侵蚀量模拟效果较好。尽管WEPP模型对多年平均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模拟效果较差,但模型模拟的多年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与实测值的多年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7.90%和29.20%,表明WEPP模型对多年径流量和侵蚀量的模拟可满足要求。径流量模拟值随坡长增加的变化和实测值相比不够敏感;而土壤侵蚀量模拟值随坡长增加的变化和实测值相比过于敏感。   相似文献   
154.
2003~2004年,在河池市喀斯特山区进行“地膜玉米 珍珠高粱”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通过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熟地及合适的玉米、高粱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并做好田间管理,玉米、高粱平均产量分别达7464.0kg/hm2、5352.0kg/hm2,年产值为26280元/hm2,比传统栽培增收9300~11400元/hm2,明显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5.
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及植被恢复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喀斯特石漠化是在人的干预下,喀斯特地区植被和土壤退化导致的结果。通过回顾国内外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情况,在分析喀斯特植被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基础上,提出喀斯特石漠化植被恢复应该选择合适的树种、合适的造林方式和治理模式,分阶段人为促进封山育林,转移剩余劳动力,用可持续理论引导当地居民逐渐改变古老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56.
简述住宅小区边坡绿化技术,分析小区边坡绿化工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住宅小区边坡绿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7.
根据MOLDRUP等(1989)提出的运动平均斜率(MMS)模型,考虑源汇项,在入渗和蒸发交替的条件下,对半干旱平原农区农林复合系统中土壤水分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效果较好,并体现了该模型的简洁、快速等优点。由此表明,MMS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为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运移、耗水特征以及水分效应的定量研究提供准确合理的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58.
已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服务年限与安全性。由于近年来部分水资源的水质逐步恶化,而水质的恶化对岸坡工程安全性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研究借助多孔介质渗流方程、污染物离子交换化学作用的浓度扩散方程、酸性污染物对土体抗剪强度的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酸性化学污染物运移与腐蚀对堤坝边坡长期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方法,并运用二维有限元分析了某河道污染物排泄口附近堤坝边坡的污染物随时间运移过程与稳定安全系数随污染物迁移程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酸性污染物的腐蚀作用,使堤坝边坡的安全系数减小明显,10年间下降了约10%。说明在污染源附近的重要堤坝边坡的长期稳定性不容忽视,应在实际工程中加强观测、及时补强。  相似文献   
159.
不同荻繁殖体地下部分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选择是植被护坡的重要研究内容。获是一种易栽种生长快的禾木科草本植物,具有强盛的地下根状茎和不定根网络系统,可用于加固和防护边坡。本实验采用获不同部位的繁殖体进行无性繁殖,定量研究获的不定根长度和数量、根状茎新生芽数量和地下部分包裹土壤的体积,以预测其护坡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繁殖体发芽率分别为:一年生根状茎顶芽70%,一年生根状茎切段78%,两年或多年生根状茎切段70%,地上茎基部鳞芽73.33%。一年生根状茎切段长出新生植株基部不定根的平均数量为40.95,平均长度为27.62cm,新生芽平均数量为7.4,地下部分最大包裹沙土体积3116623.38cm^3,其地下部分总体生长状态优于其它3种繁殖体。  相似文献   
160.
梅山水库消落带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梅山水库消落带地形、土壤及岩石裸露率等因子,将其划分为斜坡地、急坡地和岩石边坡3种立地,分别进行树种筛选和栽培措施研究。通过不同水位临界点各样地植物成活率和生长量对比,分析植物衰退及死亡的原因并找出替代树种。研究表明,随着坡位和海拔高度上升,植物常年受水淹时间越短,且水淹深度越浅,其植物长势提高,与此同时植物受干旱胁迫增加,植物长势于海拔119 m处达到最大值。相同淹水和干旱条件下,垂柳枝条萎蔫严重,死亡率约为55%;旱柳生长情况最好,成活率约为86%;该几种乔木树种成活率为旱柳水杉竹柳乌桕枫香垂柳,马尾松栽植于消落带上部未受水淹,因耐瘠薄而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