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0篇
  11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激素TDZ对促进白菜下胚轴不定芽再生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华阳三号(HY)大白菜和苏州青(SZQ)小白菜下胚轴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将TDZ与NAA配置不同激素浓度组合,观察TDZ对下胚轴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对各组合的培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DZ能较好地促进大白菜下胚轴不定芽再生,在MS 0.5mg/LTDZ 0.5mg/L NAA的培养条件下,HY的不定芽再生频率达到45%,且再生周期短,芽点多,再生芽正常,可以满足植物遗传转化需要。TDZ很难诱导SZQ小白菜下胚轴不定芽再生,只能诱导产生大量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2.
以大豆下胚轴切段为材料,研究了质膜氧化还原系统对其伸长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NADH氧化酶活性与大豆下胚轴伸长生长相关性极显著(R=0.94,P=0.01),而NADH-Fe(CN)3-6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其相关性不显著。大豆下胚轴伸长生长最快的第一切段,其NADH氧化酶活性最高。第一切段的伸长生长及NADH氧化酶对IAA均有明显的正负反应。IAA促进NADH氧化酶活性。生长延缓剂B9对第一切段的伸长生长及NADH氧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灵芝原生质体诱变筛选富硒高生物量菌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灵芝(Ganoderma lucidum)CJXN-9802的原生质体形成和影响原生质再生的各因素,其中包括酶,温度,渗透压调节剂和菌龄等.并对灵芝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照射诱变,筛选获得了快速生长的诱变菌株.诱变株之一的灵芝CJXN-980222菌株硒含量有很大的提高,比出发株提高9.4%,生物量比出发株高14.3%.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真叶细胞能模拟植物内源条件,建立基于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的高效瞬时表达体系,为快速有效研究棉花基因功能提供方法。【方法】以陆地棉TM-1真叶为材料,采用常用的纤维素酶和离析酶组合分离原生质体,探究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的叶龄、渗透压、酶解液成分和酶解时间,及渗透压和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活力的影响,并分析渗透压、PEG浓度和培养液种类对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的影响,进而优化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构建GhLTP-GFP表达载体,对比融合蛋白在拟南芥、棉花原生质体和烟草表皮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验证该体系。【结果】不同于棉花子叶,酶解液中高浓度CaCl2会显著抑制真叶细胞壁的酶解,含10 mmol·L-1 CaCl2的酶解液能有效分离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甘露醇显著影响原生质体得率,含0.5 mol·L-1甘露醇的酶解液分离原生质体得率最高,且细胞形态维持较好,而0.4 mol·L-1甘露醇条件下原生质体活力降低一倍,表明0.5 mol·L-1甘露醇能较好维持棉花真叶原生质体渗透压。陆地棉刚展平的真叶分离所得原生质体大小合适,而展平后的嫩叶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细胞较大,得率降低一倍。酶解处理7 h前,原生质体游离缓慢,酶解9 h原生质体产量达到高峰,继续酶解原生质体将破裂,得率降低。在等渗条件下用40% PEG4000转化所得原生质体,转化效率最高,而普遍采用的低渗条件不利于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的转化。转化后,用WI溶液继续培养原生质体,会引起原生质体的大量破裂,用含0.5 mol·L-1甘露醇的W5溶液继续培养,有利于原生质体形态的维持,转化率提高到90%。表达载体35S:GhLTP-GFP分别转入棉花、拟南芥原生质体和烟草表皮细胞,GFP信号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一致。 【结论】建立的棉花真叶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可获得8.10×106个/mL活力在95%以上的高质量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得率提高8倍,转化效率达到90%,可用于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以及代谢调控网络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5.
对芜菁见光肉质根表皮3798条无冗余EST的SSR信息进行了分析,共检出111个由13种重复基元所构成的SSR,检出率为2.92%,平均相距11.974kb出现1个SSR。其中,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的EST_SSR占主导地位,分别占被检SSR总数的54.05%和45.05%;AG/CT和AAG/CTT基元的重复分别是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类型重复中的优势重复,分别占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的88.33%和32.00%;这些EST-SSR中属于具有中等程度多态性的TypeII类型占93.69%,仅少数(〈7%)属于具有较高多态性的TypeI类型。经过Blast2Go分析,与这些EST-SSR相关联的EST参与10个不同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06.
张焕欣  董春娟  尚庆茂 《园艺学报》2017,44(10):1937-1948
为了探明吲哚丁酸(Indole-3-butyric acid,IBA)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诱导机制,采用IBA浸蘸后扦插的方法,研究了外源IBA处理后辣椒下胚轴不定根发生进程、糖类物质转化与不定根发生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外源IBA诱导辣椒下胚轴不定根发生具有浓度依存效应,150μmol·L~(-1) IBA处理后不定根发生区段长度、不定根数及平均根长分别是对照的3.47倍、3.28倍和1.91倍;150μmol·L~(-1) IBA上调了不定根启动相关基因Ca ARL1和Ca Cyc B1的表达,下胚轴的不定根原基发生区域明显增加;此外,150μmol·L~(-1) IBA还上调了下胚轴不定根发生区段糖代谢相关基因Ca CWI和Ca STP的表达,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细胞壁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结果表明适宜浓度IBA处理可以促进辣椒下胚轴不定根发生区段糖类物质的积累和转化,诱导辣椒下胚轴不定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NO供体SNP对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有效提高黄芪种子发芽率的化学控制方法,采用0、0.05、0.25、0.50、0.75、1.00mmol/L共6个浓度的SNP溶液处理黄芪种子,研究不同浓度SNP溶液浸种对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NP处理(0.05、0.25、0.50mmol/L)能明显促进黄芪种子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并促进幼苗胚根伸长;较高浓度SNP处理(0.75mmol/L)对黄芪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过高浓度SNP处理(1.00mmol/L)则抑制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用0.50mmol/L的SNP溶液浸种对种子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8.
不同虫生曲霉原生质体融合选育松墨天牛高毒力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或加热方法分别对虫生曲霉天牛生葡萄曲霉(Aspergillus vitis)和叶甲生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var fumigatus)的原生质体分别进行灭活,然后对灭活双亲用PEG6000作融合剂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将融合子第2、第4、第6和第8代的菌落和分生孢子梗特征进行比较后,选出5株生长速度快、生产孢子多的融合株进行胞外蛋白酶的检测和松墨天牛幼虫毒力测试。结果发现,融合株U4-2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死亡百分率为73.3%,和2个亲本相比较显著增强了毒力。  相似文献   
109.
对影响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40359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茵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茵龄为12 h,采用2%纤维素酶和2%蜗牛酶混合液,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h,用0.6 mol·L-1蔗糖作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白玉龙火龙果子叶、下胚轴及子叶节的不定芽诱导及茎段增殖技术,为白玉龙火龙果的品种改良及快繁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白玉龙火龙果种子培育的无菌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浓度及其组合对白玉龙火龙果子叶、下胚轴及子叶节不定芽诱导及茎段增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白玉龙火龙果子叶、下胚轴及子叶节均能直接诱导不定芽发生。其中,16个正交处理均能诱导子叶节不定芽发生,其最优诱导培养基为WPM+0.50 mg/L TDZ+0.50 mg/L CPPU+0.05 mg/L 6-BA+1.0 mg/L NAA,诱导率为87.1%~100.0%;子叶仅1个处理未能诱导出不定芽,最高诱导率为36.0%,其最优诱导培养基为1/2MS+0.50 mg/L TDZ+0.05mg/L CPPU+2.00 mg/L 6-BA+0 mg/L NAA;下胚轴仅5个处理能诱导出不定芽,最高诱导率仅3.0%,其最优诱导培养基为1/2MS+0.05 mg/L TDZ+2.00 mg/L CPPU+1.00 mg/L 6-BA+1.0 mg/L NAA。茎段去顶处理有利于腋芽的诱导萌发,去顶处理的最大增殖系数为4.2,不去顶处理的最大增殖系数为3.1,其最优增殖培养基为WPM+0.50 mg/L 6-BA+0.05 mg/L IBA。NAA处理能促进茎段生根,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0.5 mg/L NAA,生根率达100.0%。【结论】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浓度及其组合均能诱导白玉龙火龙果子叶、下胚轴和子叶节不定芽发生及茎段芽增殖和不定根产生。其中,不定芽诱导以子叶节最易诱导发生,其次为子叶,下胚轴较难;茎段芽增殖和不定根诱导均较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