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浅谈水生植物及在下沙高教园区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下沙高教园区部分高校校园景观水系的概况及水生植物在其园林水系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下沙高教园区各高校环境建设中水生植物应用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2.
几种水生观赏植物对城市污水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了石菖蒲、泽泻、菖蒲、黄花鸢尾、千屈菜这5种常见水生观赏植物对城市污水的生理生化变化,分别在第5 d,10 d和15 d对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MDA、电导率)、体内保护系统酶(CAT、POD)、非酶类(游离Pro)及根系活力等抗性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讨植物抗污水逆境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适应污水环境能力不同。其中,黄花鸢尾在污水处理下的抗逆性最强,与对照相比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不大,而一些植物在实验初期受到污水胁迫,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有上升的现象;同时,实验初期黄花鸢尾中游离Pro含量、POD和CAT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增强,菖蒲根系活力的增加,千屈菜POD、CAT酶活性的升高,泽泻根系活力、POD、CAT酶活性的升高,都是水生植物对污水环境的生理适应。黄花鸢尾抗逆性强,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23.
大棚蔬菜土壤盐渍化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棚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通过进行水旱轮作、灌水洗盐、不同改良荆改良等一系列试验,比较得出水旱轮作降盐增产效果明显,灌水洗盐也有一定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骆马湖进行采样分析,探讨大型水生植物生长区的水体和沉积物中磷(P)、铁(Fe)、锰(Mn)的分布特征,并对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中Fe、Mn和P的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型水生植物生长区的TP、Fe、M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沉积物孔隙水中各营养盐浓度均较上覆水高,表层沉积物出现富集现象;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垂直变化存在差异,磷的赋存形式以无机磷的Ca-P为主。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大型水生植物作用下,沉积物中Fe和Fe-P、TP呈显著负相关,摩尔比Fe/P和Mn/P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Fe和Mn在湖泊体系的磷迁移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5.
12种挺水植物对模拟污水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12种北京地区常见多年生挺水植物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模拟污染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各试验植物对TN和TP的净化作用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水力停留时间为30d时,除花叶菖蒲和小香蒲外,各植物对总氮去除率在95%以上,对总磷去除率在85%以上,较无植物空白差异显著。试验期间,千屈菜、黄菖蒲和菰对N,P元素的吸收对三者生物量增加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净化速率和最终净化率,千屈菜、野慈姑和黄菖蒲对总磷的净化效果尤为突出。菖蒲、野慈姑和芦苇对总氮净化效果位于前3位。菖蒲和千屈菜与其他植物相比对氮磷浓度较高的污水具有净化优势。  相似文献   
26.
文章介绍了通过对传统水面花草浮托进行研究开发出的一种更为实用的新型水面花草浮托。浮托及浮床连接更方便,布局更灵活,浮床固定更牢固,更利于推广应用。从生态浮床设计、水生植物选择及种植配置等方面探讨利用生态浮床种植花草净化水质和美化绿化水体及环境。    相似文献   
27.
铜污染对水体-水生植物的毒害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铜是一种严重污染环境的重金属,其造成的污染一般难以消除,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综述了铜污染对水体的危害,同时探讨了过量铜对水生植物的毒性效应以及水生植物对铜离子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8.
低温季节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利用人工模拟的方法,在低温季节用金鱼藻等6种植物对养鱼池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季节6种植物对TN、TP和硝态氮仍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对氨态氮的吸收效果稍差;处理4~8天后能显著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但对改善COD和DO的效果不理想,可能与冬季温度低、植物换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9.
广州市流花湖公园水生植物生态效益与造景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 《热带林业》2011,39(1):43-46
文章调查了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的水生植物种类,共有水生植物15种,其中挺水植物9种、浮水植物5种、沉水植物1种.研究了水生植物在水体绿化及水质净化中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同时分析了公园在水生植物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