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6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林业   682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76篇
  1515篇
综合类   1271篇
农作物   135篇
水产渔业   182篇
畜牧兽医   2219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31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long-term rangeland monitoring programme needs to employ a field survey technique that is practicable, precise, powerful enough to distinguish change, not prone to worker bias, and able to distinguish real change from operator error arising from staff turnover. These criteria were used to evaluate a widely used grassland sampling technique in South Africa – the nearest-plant (with 200 points) method (NP) – against common alternatives, namely NP excluding forbs (NP-nf), the plant number scale (PNS; a cover-abundance method) and quadrat frequency (QF), using multivariate ordination and permutation tests. Four trained teams surveyed four grasslands using each method. PNS took more than twice as long as the other techniques, which were similarly rapid. Estimates of composition using NP methods were the most precise and PNS was least repeatable, with QF intermediate. Composi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sites were most finely distinguished using NP-nf, followed by NP and QF. PNS was able to detect only marked differences and had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surveyor bias. The NP method, with or without including forbs, is therefore recommended for monitoring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mesic, dense grassl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monitoring agencies on how best to use multivariate method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02.
青海省泽库县草地现状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综述泽库县草地退化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泽库县的草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导致泽库县草地退化、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两大因素,鼠虫害对它们产生的影响起了促进作用.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优化产业结构,使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才能使泽库县的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对三江源区典型退化草地“黑土滩”采取施肥及种植垂穗披碱草的恢复措施,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全氮与有机质的相关性显著,全磷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较明显,变化趋势相一致。短期的恢复措施造成了恢复样地20~30 cm土壤层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下降,长期的恢复措施使恢复样地中的这3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得到了上升;人工种植措施使土壤中的全钾含量显著下降(P<0.05)。此外,速效养分的变化不一致,其中速效氮的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变化表现出升高趋势。植被恢复对土壤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但蔗糖酶活性没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这2种酶的活性与速效养分的含量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和全价养分的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4.
针对近几年广东省在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工程做法方面取得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了南粤古驿道分类及分级,南粤古驿道用材区域概述、保护与修复原则、修复程序、典型古驿道修复做法、修复施工要求等内容。通过梳理修复工程方法,规范其修复技术步骤及施工标准,防止建设性的破坏,再现历史工艺。  相似文献   
105.
不同草地处理措施对植被和土壤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探究不同草地处理措施对草甸草地的影响,以科尔沁草甸草地不同点为研究对象,设置围封(UNM)、围封+刈割(M)、围封+火烧(F)、放牧(G)4种处理,针对生长季土壤脲酶(S-UE)、碱性磷酸酶(S-AKP)、蔗糖酶(S-SC)活性和植被特征等开展研究,以探究草甸草地的最佳处理方式。结果显示:1)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处理间的差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2)放牧较围封处理,不同点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和酶活性均降低,而丰富度指数增加。3)刈割较围封处理,不同功能群物种的补偿能力不同,禾本科的补偿能力大于菊科。4)火烧较围封处理,不同点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丰富度指数和3种水解酶活性均增加。5)多年刈割较放牧处理,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和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增加,丰富度指数和土壤脲酶活性均降低。综上所述,控制性火烧是半干旱地区草甸草地的最佳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加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逐渐增加,导致全球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减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达到新高,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草地碳汇资源得天独厚,发展草原碳汇经济成为履行国际承诺、打造碳汇新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综述中国草地固碳减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草地碳汇和家畜生产减排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碳汇、人工草地建设等方面,并提出中国草地固碳减排发展建议,以期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及草地固碳减排的贡献提供理论基础,为推动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7.
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探索我国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的发展方向,对国内外近几年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分析认为,土壤与机具是改良退化天然草地的两大重要因素。国内外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松土、施肥、补播等技术,改良机械有所不同;与国外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相比,我国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有一定限制,改良机具规格与作业范围有限,专用改良机具研究较少,退化草地土壤与作业机具作用关系的研究较少。我国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研究的方向是:以退化天然草地土壤为基础元素,进行退化草地土壤与改良机具作用关系研究;针对不同牧草品种与不同作业地形,研究有针对性的改良机具;进行天然草地打孔透气机械研究;探索性研究草地液态肥施肥机械。  相似文献   
108.
深圳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典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深圳市新洲河生态景观改造工程设计,摸索出一条融合现代水利工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生态、水污染治理等多学科多专业进行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法,为探索深圳市河道生态改造打开思路。通过对深圳市新洲河两岸景观改造,将新洲河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使其成为居民的滨水休闲廊道;在截污的基础上,通过补水、水质净化等一系列措施,使河道水质变清,达到规定的地表水Ⅴ类标准;通过对河道的生态改造,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成为深圳市的生态景观廊道,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西洋菜是否可以应用于有重金属铜污染的富营养化地表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中,以不同浓度的铜处理3d的西洋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短期的培养条件下铜对西洋菜生长的影响。主要测定了抗氧化系统的几种酶,包括POD、CAT、SOD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浓度为0.05mg·L^-1左右的Cu^2+对西洋菜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时西洋菜利用光能等的能力均有一定的提高;浓度为0.5~5mg·L^-1的Cu^2+对西洋菜的生长造成一定的环境胁迫,此时西洋菜保护酶活性明显提高;浓度大于5mg·L^-1的Cu^2+对西洋菜造成严重的过氧化损伤,此时保护酶的调节能力降低。西洋菜对铜的耐受能力不高,只适合应用于铜浓度极低的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10.
Changes in 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because of agricultural abandonment may affect soil nitrogen (N) and associated processes. We investigated soil N (total N: TN, inorganic N: NH4–N and NO3–N) and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in cropland, pine plantations and abandoned agricultural land along a secondary succession sequence (grassland→shrubland→secondary forest) in a headwater catchment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northwe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five land‐use types with the highest potential in the secondary forest, followed by grassland, shrubland, cropland and plantations.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of the 20‐ to 40‐cm lay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topsoil (0–20 cm) across all land‐use types. TN,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nd NH4–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stand age, whereas there was an opposite trend in soil pH. However,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did not relate to stand age in a linear manner. We conclude that changes in soil TN, SOM and pH during vegetation succession following agricultural abandonment are critical controls on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