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篇
  20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通过对陕北地区矮化(自根砧M9-T337)富士一年生长量及其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收集长时间序列气象资料,根据彭曼公式计算得出山地苹果幼树的潜在腾发量ETc与当年降水量进行对比,进而得出试验区第2年生幼树的需水规律。结果表明:在2017年的降水量条件下,试验区内降水量总和大于幼树需水量之和,但是在7月之前存在阶段性缺水问题;进一步分析得出,不管在湿润年、一般年、一般干旱年和特干旱年降水量条件下,由于陕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匀性,虽然年内降水量足够满足果树生长所需水量,但在7月之前存在较为严重的水量亏缺,特干旱年甚至在10月之前都存在着水量亏缺,需要在果树萌芽前(3月)、枝条旺长期(4月)、花芽分化期(5,6月)以及开花期(7月)进行人为补充灌溉4~5次,根据前期降水量以及当前土壤含水量来确定灌水定额,灌水量范围选取果园田间持水量的60%~80%为标准。  相似文献   
32.
为给‘Y-1’矮砧‘富士’高纺锤形树体最佳留枝量提供理论依据,以‘Y-1’矮化中间砧嫁接‘长富2号’为试材,通过中心干3 种留枝数量(30、35、40)处理,探讨其对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枝量增加,‘Y-1’矮砧‘富士’树体树高、干径相应增大,但不同处理对树高、干径、冠径、新梢长度和粗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留枝量35 和40 的树体光合有效辐射显著高于留枝量30 的处理,3 种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差异极显著,留枝量35 的冠下、株间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78、3.43,属于苹果栽培的最佳叶面积指数区间。果实产量随留枝量增加而提高,但这种影响在盛果期差异不明显,留枝量35 的树体优质果率明显高于其他2 个处理,同时,其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均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果实风味浓郁、品质最佳。综合考虑树体生长势、光能利用率、果实产量和品质、实际操作等因素,生产上‘Y-1’矮砧‘富士’高纺锤形树体的适宜留枝数量为35。  相似文献   
33.
烟台市富士苹果上苹果锈果类病毒分子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在烟台市富士苹果上的变异情况,通过特异性引物对携带苹果锈果类病毒的富士嫩叶进行ASSVd全长扩增,利用生物学软件DNAMAN对所得变异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从130个样品中筛选到36个阳性样品,36个阳性样品中共克隆获得52条329~333 nt的ASSVd变异序列,其中30个阳性样品含2条或2条以上的ASSVd序列。对所得变异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同一样品不同克隆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4.0%~100.0%,所有变异序列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4.0%~99.7%,与Gen Bank中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10条ASSVd分离物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8.3%~99.7%。将序列相似性低于97.0%的12条变异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除了333 nt变异序列ZS2-6与伊朗苹果分离物在同一分支外,其余11条变异序列位于同一分支。52条变异序列多序列比对发现,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在TL区、P区和C区。研究表明烟台市富士苹果上ASSVd存在一定的分子变异。  相似文献   
34.
不同钾肥种类对苹果产量、 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苹果需钾量高,而果农普遍忽视钾肥的施用,随近年来密植栽培的推广,苹果单产大幅提升,使得陕西苹果园土壤面临缺钾现状,故合理补充钾肥对苹果生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比较两种钾肥(KCl与K2SO4)对树体生长、 矿质养分吸收、 果实产量品质及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为苹果树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陕西凤翔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2011~2013)对果树进行3种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钾(CK)、 KCl和K2SO4。在果树生长期间测定新梢生长量、 新梢叶片及果实矿质元素含量、 果实产量品质并定期测定采后贮藏期果实品质的变化(包括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腐烂率)。【结果】1)CK、 KCl、 K2SO4 3个处理的平均新梢生长量分别为18.25 cm、 17.83 cm、 19.39 cm,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施KCl 和K2SO4 7月中旬新梢叶片的氮、 磷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K2SO4处理的叶片氮、 磷含量显著高于CK,但钙、 镁含量降低。2)年均苹果产量表现为KCl K2SO4CK,且3者之间差异显著。3)CK、 KCl、 K2SO4的年均单果重分别为267.42 g、 304.72 g、 287.73 g,其中KCl处理的单果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施用KCl和K2SO4,横径80 mm以上的果实比例分别比CK提高14.9%和11.5%; 4)与对照相比,两种钾肥均提高了果实的氮、 磷含量和累积量,且KCl处理果实氮、 磷累积量高于K2SO4。果实中的钾含量和累积量3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施钾与对照相比均降低了果实中的钙、 镁含量及累积量。5)施钾与否对果实采收时的硬度无显著影响,但施钾可提高果实的可滴定酸、 可溶性糖及Vc含量。在室温下贮藏,90 d内不同处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并趋势一致; KCl和K2SO4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而不施钾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逐渐降低。贮藏结束后,果实软化率CK、 KCl、 K2SO4分别为19.23%、 6.96%、 22.19%,腐烂率分别为11.11%、 9.25%、 5.55%。【结论】短期内施KCl肥在增加产量,促进果实膨大,改善采收时果实品质方面效果稍好于K2SO4; 而K2SO4在促进新梢生长、 树体养分吸收,提高果实贮藏性能方面优于KCl。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土施不同剂量维生素 B6 后对果实营养品质和香气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富士果实品质提供新的营养途径。 【方法】 于 2013 年和 2014 年在山东蒙阴县进行了富士苹果田间试验。试验设两个施用时间分别为 4 月和 6 月,在富士苹果距主干 60 cm 处土施维生素 B6,剂量分别为 0、3、5、7 g/plant。果实成熟时测定果实的氮磷钾含量、可溶性固形物、Vc 等营养品质指标及香气物质成分。 【结果】 2013 年和 2014 年果实中氮、磷、钾含量均以 4 月份施 B6 7 g/plant 处理最高,与对照差异显著。4 月、6 月份土施 B6 7 g/plant 处理的各项品质指标基本都显著高于对照,同等剂量不同施用时间果实各测定指标 4 月与 6 月份之间差异显著 (除 2014 年硬度外)。2013 年和 2014 年施用 7 g/plant 处理的总酯类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酯类物质中 2-甲基丁酸乙酯的相对含量在 2013 年和 2014 年的所有处理 (除 2013 年 4 月施用 3 g/plant 和 2014 年 6 月施用 7 g/plant 处理外) 都明显高于当年对照。两年中 4 月施用 7 g/plant 处理果实中的 2-甲基丁酸乙酯的含量在当年处理中最高,并与其它处理存在显著差异。果实中丁酸乙酯、己酸乙酯、2-甲基丁酸丁酯、2-甲基丁酸异丙酯相对含量在 2013 年和 2014 年 4 月和 6 月施用 7 g/plant 处理中都明显高于对照。 【结论】 4 月施用维生素 B6 提高果实的营养品质和单果重效果最佳,6 月施用提高果实的香气品质更佳;本研究条件下,维生素 B6 的适宜用量为 5~7 g/plant。   相似文献   
36.
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通过喷洒不同体积分数的抗蒸腾剂Transfilm,研究苹果在贮藏期的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蒸腾荆Transfilm能够降低果实失水率,提高果实硬度,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其中以体积分数为10.0%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7.
威宁红富士苹果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威宁红富士苹果合理施肥,对威宁红富士苹果叶片和果实的10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Mn和Fe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4月份P和Cu含量高于正常值,5月份以后处于正常值范围,其余7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处于正常值范围,P和Cu含量比较高,B和Zn含量相对较低;成熟果实与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8.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在0℃贮藏条件下,1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套袋红富士苹果的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MCP处理使红富士苹果的抗氧化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推迟,贮藏结束(120 d)时,MDA含量降低。1-MCP处理套袋红富士苹果的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与未套袋果实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但贮藏结束时,套袋红富士果实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MDA含量低于未套袋果实,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未套袋果实。1-MCP处理套袋红富士苹果的SOD活性高于未套袋果实14%,MDA含量是未套袋果实的64.5%。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基质水分变化对苹果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多酚含量的影响,以盆栽‘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调控基质水分含量,测定不同时期苹果果实中PAL酶活性和多酚含量。结果表明:果皮和果肉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达到高峰的时间有所差异。基质相对含水量分别由50%~55%和65%~70%提高到80%~85%时,果皮PAL酶活性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处理,但果肉中的PAL活性没有差异;果皮和果肉中多酚含量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0.
干旱区套袋红富士苹果的品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娜  李建贵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6):1022-1027
[目的]通过研究干旱区不同时期套袋、摘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区套袋苹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测定不同时期套袋、摘袋苹果的光洁度、着色度、果实硬度、总糖、还原糖、蔗糖和总酸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随着套袋时期的推迟,苹果果面光洁度、着色度、硬度逐步降低,而总糖、还原糖、蔗糖含量逐渐升高.随着摘袋时间的推迟,苹果的光洁度下降.总糖、还原糖、蔗糖具有同不套袋果基本相同的消长规律,但含量均始终低于对照.[结论]套袋时间选择在5月30日至6月9日较为理想,摘袋时间选择在10月1~6日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