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2篇
  免费   1221篇
  国内免费   1868篇
林业   2860篇
农学   1701篇
基础科学   1401篇
  4059篇
综合类   9603篇
农作物   975篇
水产渔业   479篇
畜牧兽医   1216篇
园艺   1316篇
植物保护   1281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54篇
  2022年   761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777篇
  2019年   911篇
  2018年   585篇
  2017年   952篇
  2016年   1180篇
  2015年   910篇
  2014年   1229篇
  2013年   1376篇
  2012年   1794篇
  2011年   1834篇
  2010年   1414篇
  2009年   1416篇
  2008年   1155篇
  2007年   1266篇
  2006年   1075篇
  2005年   830篇
  2004年   631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渭干河灌区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直线和网格布点法布置的150个取样点的测定资料,应用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垦荒地土壤电导率和重量含水率的空间变异性,并给出了不同置信水平及精度要求下两者的合理取样数目。应用自相关和半方差分析方法进一步讨论了土壤电导率及土壤重量含水率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半方差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垦荒地土壤电导率和重量含水率的空间变异都是有结构的,土壤电导率的最大相关域为9m,土壤重量含水率的最大相关域为6.4m。两者的半方差函数可用有基台的线型模型拟合。  相似文献   
992.
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效益是研究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一个热点问题。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营造和自然恢复的湿地松林、桤柏混交林、刺槐(灌木)林 、刺槐林 和桤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林冠截留、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能力、土壤渗透性和枯落物持水性,作为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的指标,对不同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机理和水源涵养效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均明显高于农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的水源涵养效益也有较大差异。最后提出了桤柏混交林、湿地松林、桤木林等优良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当前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工程的模式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连续14年对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及其4种退耕类型径流、侵蚀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显著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退耕类型之间径流量和侵蚀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次序为:农耕坡地>牧草地>乔木林地>自然草地>灌木林地。地表径流和侵蚀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减流、减沙效应主要发生于7月和8月。牧草地累积减流、减沙效应随年度增加逐步下降,乔木林地的累积减流效应逐渐下降而减沙效应则逐步增加,灌木林地累积减流、减沙效应持续提高,自然草地则为先增长后降低的过程。14年观测结果表明:累积减流、减沙效应次序为:灌木林地>自然草地>乔木林地>牧草地。牧草地和乔木林地在短期具有较好的减流、减沙效应,而灌木林地和自然草地具有较好稳定持久的水土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994.
宁夏半干旱地区梯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水平梯田是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实现旱作区农业高产与稳产的根本措施之一,我国梯田建设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分析和总结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彭阳县水平梯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定点观测,分析,阐述梯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的4个时期和垂直变化的3个层次变化规律。提出了不同时期梯田的水分情况为作物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广西石灰岩山区番荔枝栽培的成功经验,借鉴区外番荔枝栽培经营及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广西岩溶山区的特点,从番荔枝的生物学特性与适生环境、实生苗培育、嫁接苗培育、整地造林、合理施肥、除草抚育与生草栽培、整形修剪、人工授粉与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方面介绍番荔枝在广西岩溶山区的栽培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996.
为合理经营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利用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密度刺槐人工林冠层结构特征及月变化。结果表明:密度对LAI(叶面积指数)有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林分叶面积指数趋于一致;在生长月份上,LAI为先增后降趋势,最大值出现在6月底。密度与冠层开度呈显著负相关,随着密度的增加,刺槐林DIFN明显降低,925~1 125株/hm2与其他3个密度林分有显著性差异;DIFN(无截取散射)随月份的变化均呈"V"字型变化,在6月底至8月初DIFN最低。密度与MTA(平均叶倾角)呈显著正相关,密度在925~1 125株/hm2范围的刺槐林分,叶片几乎处于水平状态,其他3种密度林分MTA均在40°~50°之间有最大分布频率,而月份对MTA影响不显著。对叶面积指数与冠层开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呈指数回归关系(R2=0.998)。  相似文献   
997.
用2种不同砧木嫁接晚稻杨梅种植于盐碱地和酸性土壤中,进行杨梅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除速效钾盐碱土高于酸性土外,其它均低于酸性土,但两种土壤上的杨梅叶片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大量元素盐碱土稍低于酸性土,而微量元素除Cu相同外其它均高于酸性土;本接杨梅种植在盐碱地上与蜡杨梅作砧木嫁接杨梅生长相比较,本接杨梅树...  相似文献   
998.
对林区人力资源现状和影响大学生到林区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引导大学生扎根林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中度火干扰对白桦落叶松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大兴安岭林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1982-2007年的中度火烧迹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降低,但是变化幅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并在火烧后第20年将接近火烧前水平;火烧后A层和B层土壤有机质均呈降低趋势,A层的降幅逐渐缩小直到火烧后20年比火烧前水平大幅增加;火后土壤A层和B层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土壤全氮在A层基本也呈增加趋势,B层随火后时间呈波动变化,无明显规律;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星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A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基本呈增加趋势,但随时间增加幅度减小,而B层的变化无规律;A层土壤水解氮含量变化呈增加趋势,而B层的变化则与速效钾在B层的变化相似,无明显规律.此研究旨在找出火烧后随时间的推移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火烧迹地的改造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CMC粘接法制备柱状成型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粘接剂制备了柱状成型活性炭,研究了炭化温度、CMC添加量对产物吸附性能、孔结构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柱状成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均呈现下降趋势;随着CMC添加量的增加,柱状成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容、平均孔径及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及对甲苯的吸附能力均逐渐降低,其强度逐渐增大。CMC粘接法制备柱状成型活性炭的最佳工艺为炭化温度200℃,CMC添加量10%,产物比表面积可达844.9 m2/g,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别为189.2及968.2 mg/g,强度可达99.83%,甲苯的吸附率达6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