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6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130篇
基础科学   93篇
  170篇
综合类   1155篇
农作物   154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780篇
园艺   160篇
植物保护   28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用7组药剂分别对纽荷尔脐橙做浸果处理,处理至135天,结果显示:百可得 咪鲜胺处理组烂果率7.78%,病情指数4.81,防效75.5%;咪鲜胺处理组烂果率13.33%,病情指数8.52,防效56.6%;百可得 抑霉唑处理组烂果率14.44%,病情指数8.15,防效58.48%;清水处理组烂果率30%,病情指数19.63。百可得 咪鲜胺处理组储藏效果最好,其次是咪鲜胺处理组和百可得 抑霉唑处理组。在脐橙的储藏保鲜中推荐使用百可得与咪鲜胺或抑霉唑混配或咪鲜胺单剂。  相似文献   
43.
为筛选出防控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高效措施, 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目数的尼龙网、 20种单一化学药剂、 3种混剂对烟蚜茧蜂生产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及对烟蚜茧蜂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 70目尼龙网和6%乙基多杀菌素2000倍液能有效控制斑潜蝇、 蓟马、 烟草盲蝽、 斜纹夜蛾、重寄生蜂、 食蚜蝇;(2) 2%氨基寡糖素800倍液 0.3%过磷酸钙溶液能有效防治普通花叶病、 烟草番茄斑萎病毒;(3) 6%乙基多杀菌素 24%腈菌唑1:1比例的2000倍液和25%嘧菌酯1500倍液能有效防治白粉病;(4) 6%荧光假单孢杆菌 2%奈乙酸可湿性粉剂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 根黑腐病, 并且上述措施均对烟蚜茧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化学诱抗剂在甜瓜果实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分别从活性氧代谢、苯丙烷代谢、细胞结构及病程相关蛋白四个方面综述化学诱抗剂对甜瓜果实采后贮藏病害的作用机制,并重点从分子生物学层面对化学诱抗剂控制甜瓜果实采后贮藏病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防控甜瓜采后病害,延长其贮藏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5.
复杂疾病大面积爆发使人们的生活健康面临着重大挑战。在这一环境下,遗传咨询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依据基因与环境互作共同影响个体健康的原理,咨询者在遗传咨询师的指导帮助下合理解决各种遗传学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复杂疾病的发病率。目前国内的遗传咨询发展尚处于萌芽期,随着遗传咨询在健康领域的地位上升,该技术在未来将会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The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us agents with human tropism can only be properly studied in an in vivo model featuring human cells or tissue. Humanized mice represent a small animal model featuring human cells or tissue that can be infected by human-specific viruses, bacteria, and parasites and also providing a functional human immune system. This makes the analysis of a human immune response to infection possible and allows for preclinical testing of new vaccines and therapeutic agents. Results of various studies using humanized mice to investigate pathogens with human tropism are presented in this review. In addition, the limitations of humanized mice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is valuable animal model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7.
有关鸡瘟病毒防治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北京农业》2011,(12):108
鸡瘟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鸡瘟的季节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发生,它的传染比较迅速,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防控,流行起来,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8.
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具有多种功能,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含有自己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线粒体DNA因其在氧化磷酸化中的作用而广为人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DNA可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激动剂,并在病原体感染和炎性疾病的病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DNA在进入细胞质或细胞外环境后,可以激活多种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模式识别受体,从而触发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和Ⅰ型干扰素反应。因此,本文就线粒体DNA激活先天性免疫的机制以及其在病原体感染和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讨论、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线粒体DNA在病原体感染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Detection of bovine Babesia spp. and Anaplasma marginale is based on the reading of Giemsa-stained blood or organ smears, which can have low sensitivity. Our aim was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of bovine Babesia spp. and A. marginale by validating a multiplex PCR (mPCR). We used 466 samples of blood and/or organs of animals with signs and presumptive autopsy findings of babesiosis or anaplasmosis. The primers in our mPCR amplified the rap-1a gene region of Babesia bovis and B. bigemina, and the msp-5 region of A. marginale. We used a Bayesian model with a non-informative priori distribution for the prevalence estimate and informative priori distribution for estimation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smear detection of Babesia spp. were 68.6% and 99.1%, and for A. marginale 85.6% and 98.8%, respectivel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mPCR detection for Babesia spp. were 94.2% and 97.1%, and for A. marginale 95.2% and 92.7%, respectively. Our mPCR had good accuracy in detecting Babesia spp. and A. marginale, and would be a reliable test for veterinarians to choose the correct treatment for each agent.  相似文献   
50.
宋洁 《中国乳业》2021,(12):86-89
中国乳制品消费水平位于全球前三,奶牛养殖业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和扩大,繁殖疾病成为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因素之一。繁殖疾病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营养、卫生等方面,体内激素不平衡也会诱发繁殖疾病的发生。本文对引起奶牛繁殖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繁殖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