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5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222篇
农学   214篇
基础科学   44篇
  1136篇
综合类   1021篇
农作物   137篇
水产渔业   93篇
畜牧兽医   320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褐斑病发病严重地块。对发病盛期甜菜抗感病种质资源叶片X光片影像及电镜显微结构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感病种质叶片图像密度不均,整体影像出现泡状光影。受病原茵的侵蚀,感病种质表现为细胞壁变形、并发生质壁分离;叶绿体变形、片层结构零乱、有的膨胀扭曲并分解;线粒体膜破损,膜局部破裂,内舍物外流。出现大量的嗜锇颗粒,有的细胞器逐渐解体、膜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整个细胞死亡。但抗病种质却明显不同,X衍射图像密度均匀.细胞结构相对完整。  相似文献   
82.
Copper has an essential role in normal fur pigmentation and fur quality.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cupric citrate (CuCit)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nutrients metabolism and pe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silver fox (Vulpes fulva). Fifty age‐matched female silver foxes with similar body weigh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dietary groups for 58 days during the winter fur‐growing season. The basal diet contained 4.92 mg/kg copper. Groups I‐V were supplemented with 6, 30, 60, 90 or 150 mg Cu from CuCit per 1 kg dry matter basal diet.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in those fed 90 mg/kg Cu than those fed 150 mg/kg Cu. Pelt total thickne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in those fed 30 mg/kg Cu than foxes fed 6 mg/kg Cu supplemented diet, but were similar to the other groups. Length of guard hai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5) in those fed 90 mg/kg Cu than fed 6 mg/kg Cu and 30 mg/kg Cu, but were similar to the other groups. Length of underhai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in those fed 6 mg/kg Cu than those fed 90 mg/kg Cu, but was similar to the other groups. Considering decreasing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improving pelt performance, supplementing 30 mg/kg Cu from CuCit (actual copper 35 mg/kg dry matter) is appropriate for female silver fox.  相似文献   
8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不单是数量上的满足,而是食物结构的优化以及营养与保健。阳荷作为山区特有的一种药食同源野生蔬菜,其春季初生笋芽肉质鲜嫩肥厚,香味浓郁独特,维生素C、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含量较普通蔬菜更高,市场需求逐渐增大。文章从栽培基质、营养配方组成两方面对阳荷笋软化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并检测其营养成分。以河沙基质为对照,河沙加有机肥产量提高53.8%,土壤基质产量提高30.9%;软化栽培使鲜笋中可溶性糖提高3.57倍,维生素含量提高7.55倍,但软化栽培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比大田种植的低。  相似文献   
84.
采用树干注射输液法在老龄RRIM600橡胶树上进行相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营养液注输施肥试验。连续注输营养液2个月和4个月后分别对各试验处理后橡胶树胶乳的产量和叶片中养分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树干注输营养液施肥法对橡胶树的胶乳产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有助于提高橡胶树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相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营养液连续注输2个月后橡胶叶片中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连续注输4个月后各试验处理的差异开始显现。输液后叶片中养分元素增长量最大的溶液配比浓度为:尿素0.1 g/L,磷酸二氢钾6.81 mg/L,硫酸钾50.6 mg/L,硫酸镁34.5 mg/L,硫酸铜1 mg/L,硫酸亚铁1.39 g/L,硫酸锰2 mg/L,硫酸锌1 mg/L,硼酸2 mg/L。  相似文献   
85.
以间作胶园的土壤为材料,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间作的9种豆科作物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除间作凉薯和黎豆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不间作土壤外)、全磷、速效磷含量及pH值,不同程度的增加了铵态氮、硝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说明成龄胶园间作豆科作物能改善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短时期内提高了土壤的供氮、供钾能力,但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和土壤磷的供应能力。由此可见,在成龄胶园内进行间作,必须加强作物施肥,以实现土壤养分的收支平衡,维护土壤功能、保护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86.
植被恢复和覆土厚度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植被恢复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状况,明确对于砒砂岩地区土壤保水保肥效果最佳的植被恢复类型,为砒砂岩区的生态修复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准格尔旗暖水乡裸露砒砂岩向覆土砒砂岩过渡区域,以黄土—砒砂岩交界带不同人工恢复植被和自然恢复草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分析不同植被恢复和覆土厚度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征的影响(其中天然草地作为对照)。[结果](1)裸露砒砂岩向覆土砒砂岩过渡区域土壤水分含量主要受黄土厚度影响,黄土的持水性能优于砒砂岩土壤,养分含量主要受植被恢复类型影响;(2)研究区土壤各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其中土壤水分、碳、氮含量自北向南随覆土厚度增加逐渐增加,磷素分布则相反;(3)对比天然草地,沙棘和油松恢复对砒砂岩区土壤碳、氮含量的提升效果最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43.12%和34.27%,全氮提高了78.95%和42.11%,铵态氮提高25.64%和46.15%,硝态氮提高69.44%和42.22%。其中油松恢复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天然草地54.55%,但人工植被恢复后的土壤磷素水平并没有提升。[结论]黄土较砒...  相似文献   
87.
贵州是我国第二大烤烟种植省份,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烟区常采用连作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采取大田试验,通过设置4个处理:烤烟连作(T)、白菜-烤烟轮作(C-T)、豌豆-烤烟轮作(P-T)、绿肥-烤烟轮作(GM-T),分析不同烤烟种植模式对贵州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轮作使土壤有机质(SOM)、阳离子交换量(CEC)、全氮(TN)、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量磷(MBP)分别提高了0.77%~12.44%、10.78%~38.51%、11.76%~17.65%、10.65%~20.67%、36.58%~160.36%和14.66%~36.21%;土壤中铵态氮(AN)、硝态氮(N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分别降低了1.01%~71.67%、19.29%~24.32%、23.09%~52.21%和6.18%~10.09%。与T处理相比,烤烟轮作提高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提升幅度为12.38%~42.96%和4.00%~22.67%,以GM-T处理效果最佳。同时,烤烟轮作提高了细菌OTU数量,并改变了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但未对细菌群落组成产生影响。此外,轮作还增加了土壤中有益细菌类群数量,尤其是杆菌类细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MBP是驱动群落变异的主要因子,且与黄杆菌属和褚氏杆菌属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通过烤烟轮作可以均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环境,以GM-T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省烤烟的种植提供理论参考,为解决烤烟连作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究控释尿素掺混肥与玉米秸秆长期互作对麦季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基于华北平原棕壤区小麦—玉米轮作8年定位施肥试验,对比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S)与不还田条件下施用控释尿素掺混肥(CRF)与普通尿素掺混肥(BBF)对麦季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不还田条件下,CRF处理较BBF处理显著提高土壤中性磷酸酶(返青期和成熟期)、蔗糖酶(返青期和孕穗期)和纤维素酶(返青期和孕穗期)活性及成熟期有机质、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其中,成熟期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29.6%,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34.8%。秸秆还田条件下,BBF+S处理成熟期脲酶、纤维素酶,孕穗期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CRF+S处理,其他时期2种类型掺混肥土壤酶活性无显著差异。CRF+S处理成熟期土壤全氮、有机质、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BBF+S处理。氮肥种类和玉米秸秆还田的交互作用对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及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中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综上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和不还田条件下控释尿素掺混肥较普通尿素掺混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小麦后期速效氮磷养分的供应强度和供应容量,其中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控释尿素掺混肥处理在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方面表现最优。研究结果可为秸秆还田下氮肥优化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采用大棚小区随机区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腐植酸液体叶面肥对2个茄子(龙杂6号和乌龙3号)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合理使用腐植酸液体叶面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喷施600稀释浓度叶面肥综合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茄子产量,增加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并能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90.
应用地统计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森林表层土壤(0~25 cm)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和pH值等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研究表明:全磷、全钾、有机质、全氮为中等变异;pH值属于弱变异;全钾、pH值的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有机质、全氮、全磷适用模型为指数模型;全磷、全钾、有机质、pH值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全氮的空间相关性较弱;5种肥力指标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存在明显差异,变化范围为2218~19297 m。用普通克立格法进行最优内插,得各肥力指标含量分布图,并分析了各土壤肥力指标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