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7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626篇
林业   1947篇
农学   578篇
基础科学   540篇
  1172篇
综合类   4698篇
农作物   308篇
水产渔业   1152篇
畜牧兽医   551篇
园艺   281篇
植物保护   57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866篇
  2011年   918篇
  2010年   677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674篇
  2005年   555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3S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遥感技术(RS)合称为3S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实践角度对3S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2.
刺绣工艺是传统的装饰工艺,介绍了中外刺绣艺术特色资源库建设的选题背景和定位,从内容结构、技术标准、资源建设及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外刺绣艺术特色资源库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从风景园林规划的基本目的入手,通过实践和调研房山区中南部沟域景观资源,分析地区内各景观体系类型,分类整合地区景观资源特征,挖掘房山中南部景观资源本身价值,并通过对房山区中南部地区进行上方花海沟域景观规划,系统研究房山区中南部沟域地区的景观建设发展方向,为深层综合开发、培育和保护当地景观资源提出改进措施,亦为房山区中南部的沟域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表象,其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态势。黄河三峡景区凭借其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已成为黄河流域最著名的景区之一。受河谷地带的基础性影响,其资源类型、空间结构、游览线路等表现出典型的空间特征,深刻影响着景区旅游空间格局。借助Arc GIS空间网络分析模块和Excel平台,对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集聚态势,基尼系数高达0.755,分布均匀度仅为0.245;采用最邻近指数和Voronoi多边形的变异系数分析空间分布类型;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空间分布均衡性,运用β指数、γ指数和α指数刻画空间连接度。结果表明:景区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均匀度低,呈多中心集聚分布。这既有利于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整合和旅游规模效应的产生,又可以减弱区间屏蔽作用等外部不经济性。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密度低,空间联系较弱,通达性较低。各景点之间的直接连接较少,旅游路线多为单线往返,缺少串联各个景点的环形线路。  相似文献   
95.
研究旨在定量化评估江苏省空中云水资源可开发量及基本特征。根据云水收支方程,将参与大气云水循环且未降落到地面的资源定义为空中云水资源。利用1981—2010年EAR-Interim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的风场及云含水量,计算江苏上空云水资源年均总量、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资源年均总量353.1亿t,春夏季偏多,秋冬季偏少,开发潜力巨大。旱期(缺水期)沿淮淮北最多,达70.8亿t,沿海垦区、苏南环太湖次之;非旱期总量约占全年58.3%。近30年,云水资源呈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8亿t。建议加大开发力度,实现常态化开发利用,率先建立淮北、沿海、环太湖开发利用重点作业区,加强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96.
信息技术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观念、服务模式等方面阐述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7.
为了筛选适宜曲周县后老营村农业生产的较优种植体系并设计更好的种植体系,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该村主要作物的种植体系及其水肥资源利用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西瓜套作体系的水肥资源利用率最高,小麦-西瓜-玉米间套作体系的经济效益最好,棉花-西瓜套作体系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未来可以基于这2种种植体系重新设计新的种植体系,从而在生态、经济、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8.
通过读者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合理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9.
针对目前国内种质资源管理信息化流程存在的弊端,依据物联网的技术规范,设计了一套集软硬件一体化、内部数据管理及对外网站发布一体化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种质资源信息处理平台。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查明生物活性成分在黄花草木樨根、茎、叶、子中的含量与分布特征,本研究重点开展了黄花草木樨活性成分的检测及田间开发试验。分别采用凯式定氮法和高效气相色谱法测蛋白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氨基酸;气相色谱-质谱、分子蒸馏仪检测脂肪酸;重量法检测皂苷与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香豆素;福林试剂比色法检测多酚;蒽铜-硫酸比色法检测多糖;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检测黄酮。按产量测算后,得出每公顷牧草生物活性成分的总产量为3016.3 kg/hm2。其中粗蛋白质、氨基酸和粗脂肪酸原料的产量分别为1400.6 kg/hm2,112.2 kg/hm2,1246.8 kg/hm2。有效成分皂苷、生物碱、多酚、香豆素的产量分别为97.0 kg/hm2、77.9 kg/hm2、41.7 kg/hm2、40.1 kg/hm2。上述成分经分离提取纯化后,可作为开发医药、食物、化工等生物技术产品的天然原料。本文为开发利用植物自然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