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9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5篇
  50篇
综合类   40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53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脱防冻剂方法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冷冻后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观察脱防冻剂方法对牛体外受精冷冻胚胎在体内、外发育率的影响,应用常规冷冻法在0.75mol/L甘油+0.5mol/L丙二醇溶液中冷冻受精后7、8d的囊胚,解冻后在0.25、0.5mol/L蔗糖液中二步或在0.25mol/L蔗糖液中三步脱防冻剂的胚胎孵化率(分别为68.6%、62.2%、68.7%)与用PBS/FCS六步脱防冻剂的差异不显著(70.4%,P>0.05),但在0.5mol/L蔗糖液中三步脱防冻剂后,孵化率显著降低(47.6%,P<0.01)。用0.25mol/L或0.5mol/L蔗糖或海藻糖预先使胚胎脱水后冷冻,解冻后可使胚胎直接在PBS中一步脱掉防冻剂,胚胎孵化率(45.0%~49.5%)与在0.25mol/L蔗糖液中二步脱防冻剂的相似(51.5%,P>0.05)。移植试验表明,在0.25mol/L蔗糖液中二步脱防冻剂获得的妊娠率与六步脱防冻剂相似,与在PBS中一步脱防冻剂的亦无明显差异,但妊娠率均偏低(21.4%~37.5%)。  相似文献   
82.
FACIAL FIBROSARCOMA IN TWO COW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brosarcoma is a common tumor affecting bone, but is uncommon in cows, Reported here are two bovine cases of facial fibrosarcoma that were very invasive.  相似文献   
83.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was measured in normal dairy cows by applanation tonometry. In the first study of 15 Holstein and 17 Jersey cows the mean IOP by Mackay-Marg tonometry was 27.5 ± 4.8 mmHg (range 16–39 mmH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 < 0.92)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Holstein and Jersey breeds. In the second study of 15 Holstein and 12 Jersey cows, the mean IOPs by Mackay-Marg and TonoPen-XL tonometry were 28.2 ± 4.6 mmHg (range 19–39 mmHg) and 26.9 ± 6.7 mmHg (range 16–42 mmHg), respectively. Comparisons of the Mackay-Marg and TonoPen tonometers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 < 0.16). The mean and range of IOP in normal dairy cows within 2 SD (95% of the population) is 27 mmHg with a range of 16–36 mmHg.  相似文献   
84.
为全面评估我国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病原流行率对该病毒感染的防控,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和ScienceDirect 5个数据库中,检索截止到2021年9月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牛群BVDV流行情况的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共筛选出93篇关于BVDV病原学检测的研究论文纳入Meta分析中。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牛群中BVDV病原(抗原和核酸)流行率为9.8%(95%CI:7.8,11.9),其中BVDV抗原流行率为3.1%(95%CI:2.1,4.4),BVDV核酸流行率为19.5%(95%CI:16.0,23.3)。各省间比较发现,吉林流行率最高,为26.3%(95%CI:24.3,28.4),其次是湖北和福建省。进一步开展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品种(牦牛vs奶牛:比值比(odds ratio,OR)=1.37,95%CI:1.05~1.79)、饲养模式(散养vs规模化:OR=1.41,95%CI:1.08~1.85)、诊断方法(RT-PCR vs ELISA:OR=1....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探讨了牛磺酸、谷酰胺、改良CR1 (CR1 无机盐成分 10% 胎牛血清) 和改良CR2 培养液(改良CR1 液 1 m m ol/L谷酰胺和绵羊输卵管分泌液浓度的多种氨基酸)对牛卵子体外受精后的分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牛磺酸和谷酰胺对牛卵子受精后体外发育的影响依赖于胚胎培养液种类; 利用改良CR1 和改良CR2 培养液可成功生产可移植胚胎, 但它们所生产的可移植胚胎的效率无显著差异, 利用改良CR1 培养液生产可移植胚胎的成本更低一些。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牛乳中乳铁蛋白(LF)随着季节、饲养环境而变化的规律,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别对从牧场、小区、奶户采集的牛乳样中的LF进行检测,取样周期为1年。结果得出,牧场牛乳中的LF含量高于小区牛乳的,奶户牛乳中的LF含量最低。1月份牧场牛乳的LF含量最高,为0.16mg/mL,而奶户牛乳中的LF含量最低,为0.08mg/mL;9月份牧场、小区和奶户牛乳中的LF含量最低,分别为0.03,0.05和0.06mg/mL。结果表明,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气候的变冷,牛乳中LF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7.
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安徽、河南两地黄牛犊腹泻粪样中分离出了3株能在MA-104细胞上稳定繁殖、继代的轮状病毒(标号为BRV007、BRV014及HN-7)。中和试验表明,该3株黄牛分离毒与北京奶牛毒BRV6555及国外参考毒株NCDV之间抗原性无差异,同属轮状病毒血清6型(或牛轮状病毒血清1型),在亚组抗原特异性上均为第Ⅰ亚组。用BRV014高代次(50代以上)细胞培养物(TCID50=10-6.5)于孕母牛产前3个月和1个月经肌肉免疫注射2次,可明显提高母牛初乳中的轮状病毒抗体,在产后20d,抗体滴度仍能维持在1∶64;临床观察,免疫母牛所产犊牛的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83.8%。  相似文献   
88.
应用MTT比色法评价不同牛血清促细胞生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培养过程中血清的选择对细胞的促生长增殖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分别以商品新生牛血清、自制新生牛血清、自制成年牛血清培养成纤维细胞、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来判断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对血清质量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自制新生牛血清具有良好的促细胞生长作用(相对生长率>0.96),并且3次试验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成年牛血清和无血清空白对照组促细胞作用不明显。因此应用MTT比色法能够评价血清质量。  相似文献   
89.
采用CHO细胞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1型(BVDV1)E2蛋白,采用杆状病毒重组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2型(BVDV2)E2蛋白,采用MDBK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培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收获蛋白表达产物和细胞培养物,经纯化、灭活后与605佐剂混合,制备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1型+2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3型)三联灭活疫苗(E2蛋白+C1株+HB01株)。将疫苗免疫健康易感牛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品免疫效果良好,免疫牛IBRV和BPIV3中和抗体效价均可达到1∶77以上;BVDV1和BVDV2 E2蛋白琼扩抗体效价均可达到1∶32以上;免疫牛攻毒保护率均可达到4/5以上。  相似文献   
90.
旨在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牛肺泡上皮细胞(bovine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BAECs)的方法及Wnt5a对牛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BAECs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试验选用酶联合消化法和机械刮刷法分离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BAEC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上皮细胞标志物角蛋白14(cytokeratin 14,CK14)和角蛋白5(cytokeratin 5,CK5)的表达;BCG感染BAECs,并用Box-5抑制Wnt5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及非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采用酶联合消化法和机械刮刷法能够成功分离纯度较高的BAECs,细胞经CK14和CK5鉴定为阳性;BCG感染BAECs促进Wnt5a表达,增加细胞自噬,Box-5预处理下调BCG诱导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II、P62、Atg7及Atg5的表达,且抑制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5a、CaMKII及NFAT的表达。综上,试验成功建立BAECs分离培养方法,BCG感染增加BAECs内Wnt5a表达和细胞自噬,抑制Wnt5a下调BCG诱导的BAECs细胞自噬,且Wnt5a是通过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调控BCG诱导的BAECs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