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239篇
农学   271篇
基础科学   151篇
  67篇
综合类   41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Be/Cu/HR-1 stainless steel is bonded at 800℃ by hot pressing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 Optical microscopy, microhardness test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AES)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were used to study microstructure and elements distribution of the steel at the bonded area.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with pressure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essure will lead to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diffusion creep, and also has effect on the width of diffusion bonding zones, sizes of grain and amount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 at the diffusion bonding zones. Texture is formed in matrix or at diffusion bonding zones under uniaxial pressure.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formed along grain boundary is a main reason for causing breakdown of the bonding area. By the reducing holding pressure or time,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can be reduced and the bonding strength can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892.
The limit value for the width to thickness ratio of the hot rolled equilateral angle steel member from ‘Guide for design of transmission tower’ by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nd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design for tower and pole structure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DL/T5154 2002) in China is discussed. And the different method of dealing with local buckling instability of single angle columns is compared. With six group axial compressed test of different slenderness ratio,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structural design standards DL/T5154 2002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high strength steel stability is conservative. According to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the strength subtraction coefficient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in DL/T5154 2002 is amended.  相似文献   
893.
将多因素数据重心预测法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应用于我国钢材消费量的预测,并从建模到预测结果的统计检验指标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因素数据重心预测法在预测结果的稳健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同时多因素数据重心法在处理具有异常数据的样本数据方面具有明显的平滑系统误差的作用。另外,多因素数据重心法还具有更直观、易于理解与运用、对数据的要求比最小二乘法宽松等优点。  相似文献   
894.
为解决油菜田间生态环境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传送速度慢、存储量小、传感器线路铺设和调整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无线数据采集装置,该装置集成了带有无线模块的CC1110单片机、SHT71温湿度传感器、TSL2561照度传感器、SWR土壤水分传感器。数据接收模块与PC计算机之间采用MAX3232串行通信的方法,最终实现数据多点定时测量、节点电池供电、大量数据传送和保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5.
利用空翼缘梁的独特截面优势,以空翼缘梁及其适当变形后的翼缘多折线空翼缘梁为基础,将两种截面经过合理变形,并经两两组合电弧点焊形成两类新型截面形式——翼缘闭合组合截面DHF1、DHF2。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通过分析新型截面受弯构件的弯矩—曲率曲线、参数变化极限弯矩曲线和变形云图,全面考查了截面高度、截面宽度、板件厚度和闭合区高度比等参数对构件的变形模式、屈曲特征、极限弯矩、中点相对挠度等方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新型截面构件的受压侧板件局部屈曲不易出现,从而抗弯能力和抗局部变形能力强,并且当闭合区高度比较大时构件的延性较好。冷弯翼缘闭合新型组合截面作为受弯构件具有较为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深入试验研究并合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96.
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梁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叶 《长江大学学报》2010,7(2):104-107
研究了腹腔内灌注混凝土的传统哑铃形截面梁和腹腔内不灌混凝土而以H型钢加劲的新型哑铃形截面梁,应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有限元程序US-CFSTA,对这2种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梁均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哑铃形截面主要是上、下2个圆钢管混凝土受力,且其受力性能与单根钢管混凝土圆管相似,上下圆管内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考虑套箍作用的单圆管内混凝土本构关系;腹腔内的混凝土受钢管紧箍力作用的影响很小,其应力-应变关系可按普通混凝土考虑。研究表明,有限元程序US-CFSTA比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更适合模拟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梁的受力全过程,其结果与试验曲线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897.
HRB400钢筋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动电位极化技术研究了HRB400钢筋在不同碳化程度和不同Cl-含量的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分析了腐蚀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HPB235钢筋的腐蚀性能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钝化膜破坏前,HRB400钢筋与HPB235钢筋的腐蚀特性相似;钝化膜破坏时HRB400钢筋对碳化和Cl-的腐蚀敏感性大于HPB235钢筋,前者的临界pH值大于后者、临界Cl-含量小于后者;2种钢筋的接触处暴露于较严重腐蚀环境下,HRB400钢筋作为阳极被加速腐蚀,HPB235钢筋作为阴极受到保护。为了确保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在较严重腐蚀环境下建议对HRB400钢筋和HRB235钢筋的接触处进行绝缘处理。  相似文献   
898.
焊接加固热作用对工形截面压弯钢构件承载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焊接加固热作用及不同初始负载对工字形压弯钢柱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考虑热影响的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进行了热源模型热输入改进,并考虑初始几何缺陷、初始残余应力及摩擦等,完成了不同负载下焊接加固的3个工字形压弯钢柱的模拟分析。研究了焊接位移时程、腹板应力应变重分布及荷载位移关系,通过有限元分析与相应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进而获得了试验无法获得的焊接温度场、翼缘与加固板间的焊接应力应变重分布以及翼缘边缘屈服承载力等结果,并将承载力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对比,考察了现有设计方法。结果表明,焊接顺序决定焊接变形的发展过程,焊接热输入和初始负载共同决定持载焊接的位移变化范围和焊接残余变形的大小;初始负载越大,应力应变重分布往偏心受力方向发展更多,承载力越低,而初始残余应力不影响极限承载力;采用考虑热影响的有限元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总体安全性,规范设计方法仍有可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99.
通过对全尺寸可拆式钢筋桁架模板在施工阶段的截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其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以及受力机理。并分别采用荷载挠度曲线法和极限弯矩法计算了截面特性。分析表明:施工阶段可以采用上下弦连续的桁架计算模型,荷载挠度曲线法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偏差较大,其原因是:试件破坏过程由变形控制,而非强度,以及由于连接件与钢筋的相对滑移产生的附加挠度,极限弯矩法计算值与理论值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简支或等跨连续(两跨)梁计算模型的最大无支撑长度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900.
为了研究高强冷弯薄壁槽钢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对3种板件加劲形式的G550高强冷弯薄壁型钢槽形截面受弯构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板件加劲形式对高强冷弯薄壁槽钢受弯构件屈曲模式和受弯承载力有显著影响,翼缘V形加劲比腹板V形加劲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构件抗弯承载力,构件抗弯承载力的变化规律与屈曲模式有关。根据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在已有直接强度法基础上回归出适用于高强冷弯薄壁槽钢受弯构件的直接强度法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