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99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柑桔根结线虫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根结线虫病是江西省新发现的一种病害,经室外调查、室内研究确定,病原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本文对病害的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和综合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调查江苏南京、苏州和扬州市郊盆栽茉莉花根际土样66份,矮化线虫的出现机率分别为86%,87%和100%。5~10年生,植株衰退,长势差的茉莉花,每100ml 湿土样中的虫量一般在1000条以上。根据该线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和测计数据,鉴定为 Tylenchorhynchus leviterminalis Siddiqi,Mukherjee etDasqupta,1982。用分离到的这种线虫,在水洋菜平板上接种扦插苗根部,结果表明,该线虫是茉莉花上的一种迁移性外寄生根线虫。  相似文献   
53.
鱼类寄生虫病对鱼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但是,全面系统的鱼类寄生虫种类及其分布的资料在内蒙古自治区比较缺乏。作者于1992年4~10月在内蒙古东部西湖水库进行了鱼类寄生线虫种类调查及流行情况的研究。获得线虫6种,分别隶属于3个目,4个科,6个属,填补了该地区此项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54.
根据宁夏贺兰山衣牧场温棚黄瓜根结线虫痛防治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此病在该场严重危害的原因,并综合国内防治根结线虫病的技术和方法,结合农牧场的生产实际.时该场温棚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5.
四川省植物和食用菌寄生线虫种类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名录记录的69种植物和5种食用菌的线虫种类,38属,分属于115种。其中,37属,114种为四川省首次报道,39种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6.
蔗糖离心法分离土壤线虫的最佳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二因素组合试验,对蔗糖离心法分离线虫的效果进行研究。分别对在蔗糖液中的离心时间、离心转速和蔗糖的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对效果较好的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进行了二因素组合设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离心时间和离心速度对线虫的分离有影响,但蔗糖浓度对分离结果影响不显著。经蔗糖离心30s后,所获得的线虫数量最多;离心2000r.min-1(离心力447×g)时,效果显著高于其他4个离心转速处理;在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的二因素组合试验中,以30s、2000r.min-1的分离效果为最优。  相似文献   
57.
2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分离与初步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陕西杨凌采集的昆虫病原线虫S teinernem a sp.YL 001和S teinernem a sp.YL 002肠道内分别分离到1株具有较高杀虫和抑菌活性的共生菌菌株YL 001和YL 002,并对其从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YL 001和YL 002菌株分别为嗜线虫致病杆菌(X enorhabdus nem a toph ila)和伯氏致病杆菌(X enorhabdus bov ien ii)。  相似文献   
58.
斯氏线虫对两种地老虎的侵染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 ̄1993年室内试验结果证明:芜菁夜蛾线虫的3个品系Beijing、Mexcian、Otio对八字地老虎和小地老虎两种地下害虫的幼虫有很高的侵染力.用Beijing品系线虫处理八字地老虎3龄幼虫,幼虫死亡率随线虫剂量而增加,当剂量为80条线虫/八字地老虎幼虫时.死亡率可达93%以上.每头3龄小地老虎幼虫用80条该线虫处理的死亡率为80%,用同一剂量的Mexican品系,八字地老虎和小地老虎的死亡率分别为86.6%和85.1%.Otio品系对两种幼虫的致死率达70% ̄83.3%.NC32品系对八字老虎毒力较差.即使剂量增至1600条线虫/虫,八字地老虎的死亡率仅为40%,表明不同品系线虫对害虫毒力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9.
Seventeen isolates of the free-living soil fungus Trichoderma spp., collected from Meloidogyne spp. infested vegetable fields and infected roots in Benin, were screened for their rhizosphere competence and antagonistic potential against root-knot nematodes, Meloidogyne incognita, in greenhouse pot experiments on tomato. The five isolates expressing greatest reproductive ability and nematode suppression in pots were further assessed in a typical double-cropping system of tomato and carrot in the field in Benin. All seventeen isolates were re-isolated from both soil and roots at eight weeks after application, with no apparent crop growth penalty. In pots, a number of isolates provided significant nematode control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controls. Field assessment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nematode reproduction, suppression of root galling and an increase of tomato yield compared with the non-fungal control treatments. Trichoderma asperellum T-16 suppressed second stage juvenile (J2) densities in roots by up to 80%; 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 T-3 suppressed egg production by as much as 86%. Tomato yields were improved by over 30% foll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biocontrol agents, especially T. asperellum T-16. Although no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observed on carrot galling and yield, soil J2 densities were suppressed in treated plots, by as much as 94% (T. asperellum T-12), compared with the non-fungal control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information on the potential of West-African Trichoderma spp. isolates for use against root-knot nematodes in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s. The results are highly encouraging, demonstrating their strong potential as an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crop protection component.  相似文献   
60.
为了筛选获得对根结线虫具有拮抗能力的强活性放线菌菌株,并从菌株中发现新的杀线虫活性化合物,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采集海泥样品9份,从五指山原始森林等地采集土壤样品51份,用平板稀释法对海泥和土壤样品进行分离;以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为靶标线虫,采用24孔细胞培养板液体线虫法进行初筛和复筛;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对复筛出的活性菌株进行鉴定;菌株发酵液经溶媒萃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 20凝胶过滤和制备薄层板层析,采用活性跟踪法从中分离纯化杀线虫活性化合物;化合物经光谱及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进行结构鉴定。从60份样品中分离得到356株菌落形态有差异的放线菌。初筛得到16株对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在80%以上的菌株,复筛获得3株线虫校正死亡率在95%以上的菌株,其中分离自海泥样品中的菌株HA10002抗线虫活性最强,发酵原液的校正死亡率达100%。HA10002经鉴定为白浅灰链霉菌,从其发酵液中分离获得2个活性化合物,其中A26 3为Nocardamine,A22 1的结构正在进一步鉴定中。上述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放线菌HA10002能合成2种以上杀根结线虫的活性代谢产物,是一株遗传稳定且具有开发潜力的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