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17篇
  免费   2059篇
  国内免费   2612篇
林业   4937篇
农学   2495篇
基础科学   1716篇
  5421篇
综合类   15158篇
农作物   1660篇
水产渔业   1352篇
畜牧兽医   2772篇
园艺   936篇
植物保护   2141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1265篇
  2021年   1346篇
  2020年   1290篇
  2019年   1452篇
  2018年   921篇
  2017年   1476篇
  2016年   1795篇
  2015年   1481篇
  2014年   2112篇
  2013年   1966篇
  2012年   2722篇
  2011年   2752篇
  2010年   2139篇
  2009年   2096篇
  2008年   1859篇
  2007年   2012篇
  2006年   1644篇
  2005年   1358篇
  2004年   1017篇
  2003年   904篇
  2002年   661篇
  2001年   581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83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木麻黄根瘤内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与福建、广州的细枝木麻黄、短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共生的 1 7株根瘤内生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生理类群、营养源利用、代谢酶、宿主特异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 7株木麻黄根瘤内生菌具有分枝状菌丝、孢囊、泡囊等Frankia菌的特征性结构 ,FCc64、FCc92、FCe3 3等菌株还具有串珠状菌丝段。木麻黄内生菌有A、B、AB等 3种生理类群 ,其中B群内生菌多。菌株离体培养具有固氮酶活性 ,且差异显著。多数木麻黄内生菌能良好利用吐温 ,只有少数菌株可利用葡萄糖等糖类物质。内生菌不同生理类群在碳氮源利用、有机酸羧化和代谢酶产生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侵染试验表明木麻黄Frankia菌株不仅可在木麻黄属内种间进行交叉侵染 ,还能侵染杨梅、沙枣和桤木等植物结瘤。  相似文献   
992.
单叶蔓荆对滨海沙地土壤养分和木麻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宋天英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2):44-45,53
通过对比分析蔓荆地、非蔓荆地主要养分、木麻黄生长量及蔓荆林地小气候变化特点的试验研究表明 ,单叶蔓荆能促进木麻黄生长 ,可作为海滨沙地、风口地段固沙造林的先锋植被  相似文献   
993.
舟山海岛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及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舟山市部分绿地布局结构不合理,种植设计单一,生态效益差,景观效果不理想等现状,提出了在绿化建设中应坚持以生态理论为依据。平面绿化和空间绿化相结合。以乔木为主,乔、灌、草、地被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具有海岛特色的城市绿色和生态环境系统,从而开创了舟山海岛城市园林绿化新局面。  相似文献   
994.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的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1993年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勐腊县补蚌片区建立的5块望天树林固定样地的观测资料,从物种组成、科属区系特征、水平布局和垂直布局方面对该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α多样性指数及联合熵H(X,Y)分析了望天树林群落结构的多样性;采用β多样性指数比较了样地间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望天树林物种相当丰富,在5块50 m×50 m的固定样地内计有种子植物68科176属380种。该群落中热带科有57科,占89.1%,热带属有163属,占92.6%,反映出其强烈的热带性质。根据树高的分布情况,将该群落的地上垂直结构分为5层,即计有乔木3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而对群落内物种的水平分布格局所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所选择的3个主要树种(望天树、木奶果、假海桐)在5块固定样地内均为典型的集群分布。联合熵分析表明,其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指数为15.800 8~21.005 3。  相似文献   
995.
植物抗寒性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徐燕  薛立  屈明 《林业科学》2007,43(4):88-94
综述植物在冷驯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环境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主要与光诱导、温湿度以及气候的变化有关.植物表面形成冰层会引起植物的无氧呼吸,导致植物受害;光抑制诱导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导致植物光合系统的退化,抗寒能力下降,而短日照诱导植物休眠,有利于植物抗寒.光敏色素则被认为是启动冷驯化的光受体;植物通过冷驯化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病原体相关蛋白的合成,以增强对低温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气候的变化使植物遭受了更大的冷伤害风险.微管最初遇冷时部分的解体可以有效诱导植物抗寒性;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物体内糖、脯氨酸、多胺等内含物含量上升.植物休眠状态中的生理变化(种子的休眠、芽的休眠)与ABA敏感性的差异有关.对植物抗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COR基因的表达对于植物抗寒性和冷驯化是十分关键的;与气候梯度有关的基因梯度的分布说明寒冷地区的树种更为抗寒;多表型性状的数量性状分析,为重要的农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MAS)提供基础.对植物抗寒过程中的信号转导进行研究发现,Ca2 是低温下参与调节冷驯化应答机制中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的第二信使.未来植物抗寒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信号转导和基因调节,低温抗性的遗传学和遗传应用及代谢组学,气候变化对于植物抗寒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硫素的营养诊断及硫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作了系统的综述。内容主要包括硫肥的种类和性质、作物硫素营养诊断方法、硫肥的营养作用、土壤中硫的形态和作用以及硫肥对大气、水体的危害,并提出了施用硫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用浓度分别为0,10,50,100,500mg/L的赤霉酸(GA3)溶液浸种对3种针叶树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3能促进樟子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幼苗的生长,株高(PH)、根系体积(RV)和干物质积累(DW)明显增加。同时,GA3能调节3种针叶树幼苗的代谢,提高脱氢酶(阴G)和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增加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自由氨基酸(FAA)的含量。GA3最适宜的处理浓度是50—1130ms/L的水溶液。  相似文献   
998.
999.
通过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探讨,阐述了沿海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生态状况内在判断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状况内在判断指标是反映生态状况自身变化情况的指标.生态状况处于何种阶段的判断指标,需要从层次性、系统性、现实性、重要性4个方面来考虑.综合考虑包括森林生态状况、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水土流失状况、生物多样性状况、湿地生态状况、草原生态状况、农田生态状况、城市生态状况等8项指标,8项指标又可以细化为各自的分项指标.通过应用生态综合指数法对生态状况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得出我国生态状况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