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0篇
  免费   965篇
  国内免费   805篇
林业   2674篇
农学   755篇
基础科学   378篇
  2755篇
综合类   5268篇
农作物   347篇
水产渔业   725篇
畜牧兽医   1091篇
园艺   286篇
植物保护   1121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514篇
  2014年   750篇
  2013年   797篇
  2012年   1035篇
  2011年   1085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855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839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亓黎  王荣富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99-101,83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是近年来在各地茶园发生严重的刺吸茶叶、传播煤菌的害虫.随着黑刺粉虱对环境适应性及抗药性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其持续暴发,给茶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深刻认识黑刺粉虱的生态学特性及可持续控制途径尤为重要.本文就黑刺粉虱的生态学特性与暴发的原因以及可持续的控制途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黑刺粉虱发生的生态学原因,力求探索利用生态调控等相关方法以有效持久的控制黑刺粉虱种群.  相似文献   
992.
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1949—200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1949—2000年呈递增趋势,从0.426hm^3增加到2.158hm^3。1949—1970年平均为0.693hm^2,1975—1980年平均为1.029hm^2,1985—2000年平均为2.28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49年的0.550hm^2增加到2000年的1.762hm^2,与人均生态足迹相比,增幅较小,增速亦慢。1949—1970年平均为0.782hm^2,1975—2000年平均为1.715hm^2;1949—1975年为生态盈余阶段,平均盈余为0.088hm^2,1980年首次出现赤字,1985年又恢复盈余,到1991年后持续出现生态赤字,且赤字程度呈加速度负增长,1991—2000年平均赤字为0.258hm^2。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河西区域发展正朝远离可持续的方向延展。  相似文献   
993.
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体外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玉米秸秆(CS)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和100%(AH100)的比例与苜蓿(AH)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24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瓜)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①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可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②反刍动物玉米秸秆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4.
甘蔗生态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甘蔗生态育种、甘蔗生态栽培和甘蔗生态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论述。甘蔗生态育种主要是利用甘蔗叶型(长短、宽狭、厚薄和旗叶)、株型(幼苗株型和成长株型)、茎型(紧密直立和疏散斜生)、根型(浅根和深根)等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育成生产上所需求的优异生态良种,如早封行良种能抗旱和抗咸,迟封行良种有利于种植间套作物,群体透光度高的良种其高产高糖后代机率高于透光度低的.自动脱叶及茎直立的良种适于甘蔗机械化栽培管理。甘蔗生态栽培包括地膜覆盖、化学除草等生态栽培技术措施,使甘蔗生长在一个人为创造的生态条件下,保温、保湿、保土、保肥有利于高产高糖高效益。甘蔗生态病虫害综合治理主要是利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和有限度的农药防治等来获得长效、高效、低残、低毒、低污染和低成本的防治病虫害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17个树种的地理生态值、温度生态值、雨量生态值和干燥生态值。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它们的综合生态值,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树种可分为7类:樟子松和南亚松是一类,其生态值最低,对环境要求最为严格。白榆是一类,生态值最高,其生态幅度宽,适应性广;胡杨、梭梭是一类,是一组生态幅度宽的旱生树种;其它树种生态值中等。  相似文献   
996.
生物源杀虫剂2.5%菜喜胶悬剂防治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菜喜胶悬剂1 000、1 500、2 000、3 000倍液防治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速效性好,药后第1 d的防效优于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和20%米满悬浮剂2 000倍液.以1 000倍液防效最好,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达91.42%、94.46%、92.77%,对菜青虫的防效分别达93.18%、96.06%、94.48%.示范结果表明,2.5%菜喜胶悬剂1 000倍液对小菜蛾的防效为89.74%~92.76%,对菜青虫的防效 90.19%~93.47%.从防效、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大面积示范推广该药剂的适宜剂量为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997.
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我国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和过分城市偏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当前“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小生产与大市场相矛盾、农民收入和就业率低、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没有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本文从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将农村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融为一体,提出“生态农村”的概念,进而对建设生态农村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98.
云南省再生稻种植气候生态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个影响再生稻生长发育指标中选出≥10℃年积温、9月平均温度、年降雨量、8-10月日照时数等4个主要成分作为区划分区指标。用聚类分析法,将云南省再生稻生产区域分为3个气候生态区。即滇西南高温多雨多日区,滇南低纬温暖区和滇中,滇北,滇东北高温少雨,温凉寡照区。  相似文献   
999.
生态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课题研究从1983年开始,就IwaoM-M模型随机偏离度检验等六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公开发表论文9篇。先后有6篇论文引用本课题成果.  相似文献   
1000.
高压静电场对水稻陈种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对水稻陈种的生物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陈种的活力和水稻陈种发芽长成禾苗的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与未作处理的陈种对照相比,处理组发芽率最大提高了5.0%,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下降了17.5%,叶绿素含量提高了23.7%,均有显著差异.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影响种子活力的关键因素是电场作用时间与场强的乘积,当此积为1000min.kV/m时,对提高陈种活力作用最大.提高叶绿素含量的最佳作用电场为正脉冲电场.同工酶分析显示,高压静电场作用并未引起水稻陈种遗传上的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