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3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680篇
林业   431篇
农学   336篇
基础科学   415篇
  938篇
综合类   1095篇
农作物   137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173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脱毒海星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脱毒海星干燥效率、品质及降低能耗,选择微波真空干燥方法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密度、脉冲时间及真空度对干燥特性、能耗及蛋白质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 W/g、20~60 s和-0.070~-0.090 MPa范围内,较高的微波功率密度、较长的脉冲时间和较高的负压会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平均速率、降低能耗;提高微波功率密度不利于蛋白质的保留,缩短脉冲时间和提高负压可提高脱毒海星的蛋白质保留率。利用响应面法探讨了微波功率密度、脉冲时间及真空度对脱毒海星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的综合影响,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对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得出各因素影响的显著性依次为微波功率密度脉冲时间真空度,微波功率密度、脉冲时间对脱毒海星微波真空干燥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且微波功率密度与脉冲时间的交互作用比较明显(P0.05);脱毒海星的最佳微波真空干燥条件为微波功率密度为4 W/g,脉冲时间为60 s和真空度为-0.090 MPa,在此条件下脱毒海星微波真空干燥的综合评分最高,为0.751。研究结果可为脱毒海星干燥的工业化生产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紫花苜蓿的热风干燥是牧草收获后贮藏、深加工的必要预处理方式,为了研究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各因素对干燥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为实际生产工艺提供参考,解决目前紫花苜蓿干燥加工中存在的营养成分损失大、含水率不稳定等问题,利用GZ-1型干燥试验装置,对紫花苜蓿的热风干燥特性和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新鲜的紫花苜蓿为原料,紫花苜蓿的干品品质(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指标,在对其有影响的4个因素(热风温度、热风速度、茎秆压扁与切断长度情况、助干剂种类与浓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与方差分析,找出了优化工艺参数组合并得出结论:热风温度是影响苜蓿干品粗蛋白质含量的最主要因素,茎秆压扁与切断长度情况是影响苜蓿干品中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最主要因素,热风干燥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组合为热风温度70℃、热风速度2.5 m/s、茎秆切断长度10 cm且压扁、碳酸钾浓度3%。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能有效提高干燥效率,并降低干草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研究为确定紫花苜蓿热风干燥工艺参数,提高紫花苜蓿热风干燥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固定床上下换向通风干燥机理,确定合理烘干工艺参数,根据通风加热干燥过程中小麦和介质空气之间热质传递关系,采用经典PDE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小麦固定床换向通风干燥计算机模拟的离散化模型。此模型可计算出小麦实时干燥状态、批次小麦干燥耗时、能耗经济成本等,并能依此推算出最优作业参数。经实际验证,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整床层小麦平均含水率模拟值和试验值的相关系数r达0.995,模型模拟可用于不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最优通风温度和风量分析。论文分析了换向通风干燥过程床层小麦含水率和温度变化规律;根据小麦收获时天气状况,选择环境温度20~35℃,环境相对湿度20%~85%范围,以批次烘干单位质量湿小麦能耗成本最低为优化判据,确定通风温度、风量及对应单位质量小麦烘干能耗成本,为实际小麦烘干工艺参数设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为提高玫瑰花瓣的干燥速率和品质,利用新型红外喷动床干燥设备,研究不同出风温度和风速下玫瑰花瓣的干燥特性并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对比不同干燥条件下玫瑰花瓣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提高出风温度和风速能够显著提高干燥速率和缩短干燥时间;玫瑰花瓣红外喷动床干燥过程主要为升速干燥和降速干燥,无明显恒速阶段;玫瑰花瓣红外喷动床干燥过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6.703 85×10^-10~1.382 35×10^-9 m^2/s之间,随着出风温度和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通过模型拟合发现,Midilli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玫瑰花瓣的红外喷动床干燥规律;温度和风速对复水比、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风速对色泽和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红外喷动床干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水稻硅吸收动力学参数固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常规耗竭法和改进耗竭法研究了水稻苗期硅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着重对测定方法、数据处理方式及参数的量纲表示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的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方式及不同的量纲表示得到的水稻苗期硅吸收动力学参数值的大小不同。为使试验结果真实可靠,应该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相关系数的大小对数据作出评价。在本试验中,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得出,改进耗竭法优于常规耗竭法;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中,作图法得到的数据准确性最高;Vmax用mg/(g.h),DW作量纲时得到的硅吸收动力参数值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6.
全藕粉喷雾干燥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该文研究了全藕粉喷雾干燥前的护色处理方法,得到能满足全藕粉加工前护色处理要求的护色方案为:0.20%柠檬酸+0.10%维生素C+0.30%六偏磷酸钠+0.20%明矾混合溶液或M试剂浸泡藕片2 h。通过对全藕粉喷雾干燥速率及出粉率影响最大的几个主要指标的单因素试验,选取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对全藕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优化,在藕浆浓度为35.0%,气流压力为0.25 MPa,离心喷头转速为25000 r/min时,得到的优化参数为:进样速率7.2 mL/s,进风温度190℃,出风温度80℃。  相似文献   
997.
团头鲂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晒塘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团头鲂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晒塘阶段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及综合增温潜势,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团头鲂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晒塘阶段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排放进行原位测定。结果显示,团头鲂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晒塘阶段均表现为CO2,CH4和N2O的排放源,其中CO2排放通量达(86.72±12.46)g/m2,CH4排放量达(2.01±0.34)g/m2,N2O排放量达(7.44±0.98)mg/m2;在100 a的时间尺度上,团头鲂池塘养殖生态系统在晒塘阶段综合增温潜势为(157.28±24.31)g/m2,团头鲂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998.
利用100%NO3--N、10%NH4+-N+90%NO3--N、10%NH4+-N+100%NO3--N营养液来研究生菜吸收NO3-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生菜吸收NO3-的速率随着营养液中N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幅度随着营养液中NO3-浓度的增加而减少。NH4+-N的存在对生菜吸收NO3-有明显抑制作用。与100%NO3--N处理相比,生菜在10%NH4+-N+90%NO3--N1、0%NH4+-N+100%NO3--N处理中吸收NO3-的速率和Vmax有明显下降,Km有少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申选1号在有NO3--N的营养液中吸收NO3-的速率均大于耐热耐抽苔生菜,且随着营养液中NO3-浓度的增加,两者的差距逐渐加大。在NH4+-N的存在情况下,耐热耐抽苔生菜Vmax下降的程度大于申选1号,而Km增加的程度小于申选1号。  相似文献   
999.
海参最佳对流干燥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对海参在不同温度(30、45、60、75、90℃)下的对流干燥过程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干燥完成后复水海参的流变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以得出干燥效率高、干燥后复水品质均较优的海参干燥条件。结果表明:海参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起主导作用,因此干燥过程仅经历降速阶段;30℃条件下海参干燥效率最低,消耗时间最长;在45~90℃之间,海参干燥速率较高,完成干燥所需的时间较短且相差不大。从干燥后海参的复水效果、流变学性质及感官评价的结果分析,温度高于45℃,海参复水倍数相对较高,且45~75℃条件下得到的海参感官评价结果较佳。综合考虑到海参品质及能耗的要求,以45℃为最佳的干燥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奶牛初乳冷冻干燥特性与节能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奶牛初乳进行了冷冻干燥试验,通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分别建立了单位水分能耗和单位面积生产率与冻干室压力、初乳装填厚度、初乳浓度的数学模型。通过降维分析,给出压力、厚度、浓度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趋势。在较高生产率约束条件下,用复形调优法找出低能耗下较优的工艺参数,即冻干室压力54.54Pa,初乳装填厚度10.02mm,初乳浓度36.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