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3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598篇
林业   1537篇
农学   675篇
基础科学   425篇
  678篇
综合类   5430篇
农作物   1034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536篇
园艺   916篇
植物保护   219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912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1147篇
  2011年   954篇
  2010年   637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2.
73.
2012年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深优957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早季试种,经过2年多的试种观察,结果表明:深优957是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37d,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水稻两段栽培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信阳市浉河区推广水稻两段栽培技术在减肥控氮、节本增效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75.
从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对农业观光园番茄树京丹六号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6.
深两优5814作烟后稻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两优5814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清华龙岗研究所用"Y58S"与自选"恢复系丙4114"组配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的两系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属弱感光型。2009年宁化县引进种植,根据其特征特性并结合宁化县的气候条件,总结深两优5814作烟后稻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7.
于2007年12月进行了冬季反季节养殖刺参的试验,结果表明:每天换水深度为40 cm的方式水质质量较好,是目前较可行的换水方式。  相似文献   
78.
甜叶菊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品种、茬口、栽培措施及光照要求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归纳了目前甜叶菊栽培方面的研究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甜叶菊的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广两优720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用广占63S与中恢7203组配而成的强优势两系杂交稻组合,201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组合在江西大面积试验示范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类大型牧场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发展,不断更新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已逐步实现与国际技术的接轨,达到现代化水平。然而,很多牧场却因缺乏复合型创新人才而犯愁。论文从现代化大型牧场的特点及人才需求出发,结合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高校培养现代化大型牧场所需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畜牧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