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林业   61篇
农学   164篇
基础科学   102篇
  612篇
综合类   875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土壤肥沃耕层构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土壤的物质组成及作用,论述构建土壤肥沃耕层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土壤耕层构建模式的发展历程,介绍一种将深翻和秸秆还田结合起来的土壤肥沃耕层构建新模式,为提高土壤耕层的肥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对泉州市郊耕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变化幅度为0.7~550.0mg/kg,平均值81.4 mg/kg,水稻土有效磷含量丰富水平的土样数比例达69.2%,旱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丰富水平的土样数比例达97.0%;泉州市郊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呈丰富水平;据此提出耕地的磷素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3.
浮山县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浮山县1989—2008年有关人口和耕地资源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农药、化肥、地膜使用量的变化趋势,指出了浮山县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改善浮山县现有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达到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进一步推动浮山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4.
四川省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 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任平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8-222
在分析1978要2011 年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 的理论关系与定量模型,并对两者协调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院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耕地总 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呈整体减少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理论框架下的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难以实现,城 镇化水平每增加1 个单位,耕地面积相应减少5.743 个单位;四川省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协调度表现出阶段性特 征,整体呈现出野基本调和、调和要要勉强调和、不协调要要基本协调、较协调冶的状态趋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化 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耕地压力 动态变化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ATLAB 软件在计算贵州省2000要2011 年耕地、人口粮食产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耕地面 积、人口数量与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采用DGM(1,1)离散预测模型对贵州省2015要2030 年的耕地压力指数 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要2011 年间,贵州省耕地总量及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人 口净流出加快,使得耕地压力指数波动减少,但耕地压力指数始终保持在1.0 以上粮食供给处于不安全状态 2015要2030 年,耕地压力指数将持续减少,粮食安全形势缓和。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农田基本建设和土地整治工作与 加快净流出人口数量,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6.
探究贵州省望谟县乐元镇耕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异规律,为土壤肥力评价和管理工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以望谟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及耕地地力评价数据库为材料,利用ArcGIS1O.0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克里格法,分析望谟县乐元镇耕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对比选择最优的克里格插值模型.结果显示:望谟县乐元镇耕层土壤有机质拟合的最优理论模型是二次有理式模型,搜索方向为8 Sectors,搜索点数为2~12是较好的选择,R2为0.926; C0/sill值为0.76,表明耕层土壤有机质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空间相关性减弱,并逐渐趋于均一化;通过绘制有机质的克里格插值分布预测图,为研究区有机肥的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我国耕地保护绩效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  张行宇  韩锋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3):201-205
根据修正后的耕地面积数据(1978-2012年)和耕地保护相关的经济社会因素,构建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对耕地保护政策发展历程、现有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该模型对我国35年来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绩效显著,35年共遏制耕地减少面积250.96万hm2,遏制耕地减少贡献率达17.35%;耕地保护政策绩效有着明显的时间差异性,不同阶段政策遏制耕地减少的贡献率差异明显,但在耕地保护政策发展的4个阶段,政策遏制耕地减少的贡献率是逐渐上升的,说明耕地保护政策在不断的发展,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在逐渐发挥.在2003-2012年阶段,耕地减少面积逐渐稳定并降至多年来的最低点,同时政策遏制耕地减少的贡献率达到峰值,表明耕地数量保护的目标绩效显著,达到了顶峰.建议未来的耕地保护工作需要突出耕地的质量建设和生态建设两个着重点.  相似文献   
48.
胡娟  赵凯  庄皓雯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8):188-193
非粮食主产区作为耕地保护补偿的支付主体,其农户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意愿分析对于构建非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以重庆市为例,运用4个区(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从补偿标准、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周期和补偿资金的监管方式等关键要素对农户的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对耕地保护主体认知异化、外部性认知水平偏低;(2)耕地保护受偿意愿(WPA)的期望值为1 116.9元/年,远远高于现行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3)农户愿意接受的补偿方式与补偿周期分别呈平均分布、极端分布态势;(4)农户迫切希望建立耕地保护利益补偿的共同参与机制.最后,从提高耕地保护认知、规范补偿资金的用途,实施多元化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将不同位姿的水培叶菜包络定心夹持到种植孔中心取出,是实现茎秆精准根切,避免根部残留在管道内的关键。针对定方位抓取方式在一些方位上对叶菜向心包络扶起作用小,抓取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夹持过程中使夹手相对种植孔中心转动的变方位抓取方式。以水培绿宝芥蓝为抓取对象,建立夹手张开伸入、绕种植孔中心转动及闭合夹紧时的尺寸参数关系模型;构建包络定心夹持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初始倾角为50°、65°和80°,相对种植孔边缘均布的8个方位P1P8上的芥蓝进行包络夹持过程仿真分析;搭建抓取试验平台,对初始倾角为45°~60°、>60°~75°和 >75°~90°,方位为P1P8的芥蓝进行抓取试验。分析确定两手指初始张开角为15°,闭合夹角为30°,夹手变方位转动角为45°,夹手转动速度为两手指转动速度的2倍。仿真获得的变方位夹持倾角为82.18°~88.96°,优于定方位夹持倾角80.32°~88.57°;抓取试验获得的变方位抓持倾角为82.83°~89.65°,优于定方位抓持倾角70.70°~89.27°,仿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表明变方位夹持不同位姿芥蓝的向心包络扶起作用效果更好。3种初始倾角的变方位抓取试验获得的成功率均值分别为91.67%、95.83%和100.00%,定方位抓取成功率均值分别为87.50%、91.67%和100.00%,表明初始倾角越大抓取机构可获得的抓取成功率越高,变方位抓取初始倾角小的芥蓝可获得更高的成功率;不计P2方位双层手指伸入碰倒芥蓝样本,变方位抓取获得的最小抓取成功率均值为91.70%,相比定方位在P1P8方位上均具有更好的包络定心抓取效果。研究可为管道水培叶菜采收装备的研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通过盆栽方式,采用不同体积混合配比的泥炭、椰糠、陶粒、树皮基质试验,以N、P、K3元素3水平设置了正交施肥试验,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养分及发病情况,分析了不同栽培基质和施肥处理对‘霞光’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栽培基质对虎雪兰‘霞光’的生长较单一的基质效果好,以1/4树皮4-1/4泥炭+1/4椰糠+1/4陶粒混合基质植株的株高、假鳞茎、叶面积和根系生长效果最佳;外施氮、磷、钾肥最佳组合为N1P2K3,即NH4N03、NaH2P04和KCl含量分别为1.25mmol/L、0.456mmol/L和2.62mmol/L,有利于虎雪兰‘霞光’植株的营养生长,且设施栽培中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