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4篇
  免费   1145篇
  国内免费   1818篇
林业   1032篇
农学   2397篇
基础科学   666篇
  2183篇
综合类   7237篇
农作物   1475篇
水产渔业   841篇
畜牧兽医   2722篇
园艺   1105篇
植物保护   869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38篇
  2022年   680篇
  2021年   860篇
  2020年   912篇
  2019年   928篇
  2018年   652篇
  2017年   1018篇
  2016年   1096篇
  2015年   942篇
  2014年   1085篇
  2013年   1235篇
  2012年   1360篇
  2011年   1320篇
  2010年   1100篇
  2009年   1084篇
  2008年   980篇
  2007年   907篇
  2006年   771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研究了外源Ca2 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IR36)几种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Ca2 供应能有效提高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使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并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此外,外源Ca2 还增加了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增强了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这表明适量的外源Ca2 供应提高水稻耐盐性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增强了植株的活性氧清除能力以及对细胞膜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以转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甘薯(TS)及未转基因甘薯(NT)为实验材料,研究在旱后复水条件下转基因甘薯及未转基因甘薯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以及体内Pro含量的变化与抗氧化的关系。结果显示,连续36 h胁迫条件下,TS和NT的SOD活性都先降低后升高,但TS的SOD活性始终高于NT。复水后二者SOD活性都下降。持续胁迫时,TS的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NT与之相反,复水后TS和NT的APX活性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复水12 h,TS的APX活性是NT1.5倍.正常条件下和水分胁迫12 h、36 h,复水12、24 h、转基因甘薯体内Pro含量显著高于未转基因甘薯。水分胁迫条件下TS的膜质受伤害程度要轻于NT。实验结果表明,同时转入SOD、APX抗氧化基因后,在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甘薯可以更好的对植株体进行保护,及复水条件下转基因甘薯可以更好进行修复,抗氧化系统可以影响脯氨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993.
基于ANSYS的压力容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压力容器进行可靠性对比分析,分析应力和强度都为正态分布情况下,其在加载过程中的位移情况,得出可靠性影响因子对概率分布的敏感影响的大小;分析应力和强度都为常数情况下,其在加载过程中的位移情况。通过分析结果的比较,说明可靠性设计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盆栽控水法人工模拟干旱胁迫,设置土壤含水量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15%(W1)、30%(W2)、45%(W3)、60%(W4)和充足供水(ck)5个水平,研究干旱对3年生橙红丹桂(Osmanthus fragransChenghongdangui)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升高;②在土壤含水量比较充足的环境条件下(W4和ck),橙红丹桂对强光(1 000~2 000μmol.m-2.s-1)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同时对弱光(0~400μmol.m-2.s-1)也有较高的转化和利用效率;③干旱胁迫下,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表观羧化效率ACE降低,光补偿点LCP、CO2补偿点CCP升高。  相似文献   
995.
通过锯切木材试验,分别对锯身槽上嵌铜和不嵌铜设计的同条件下木工圆锯片,进行定点温度、横向摆动量和噪声参数的测量;并结合有限元热应力场分布与计算,以及铜材理化试验分析等手段,得出其嵌铜锯片消除热应力性能好,振声性能较高,锯片使用寿命延长等结论,并提出减振降噪的措施与建议,为优化圆锯片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氮磷亏缺条件下杨树幼苗根系分泌酚酸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收集装置收集杨树幼苗根系分泌物,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法(UPLC)对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正常、缺N、缺P处理下杨树幼苗根系均能分泌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苯甲酸和肉桂酸等酚酸类物质,养分缺乏显著促进杨树根系分泌酚酸。在缺N条件下,杨树幼苗较正常培养条件下酚酸分泌增加量为对羟基苯甲酸125%~263%、香草醛201%~316%、苯甲酸230%~332%、肉桂酸138%~188%,且根系分泌的各酚酸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明显增加趋势,但3个培养时间段内(0~5天,6~10天,11~15天)酚酸分泌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在缺P条件下,杨树幼苗较正常培养条件下酚酸分泌增加量为:对羟基苯甲酸96%~124%、香草醛58%~156%、苯甲酸222%~734%、肉桂酸99%~328%,其中,苯甲酸和香草醛的分泌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明显增加趋势,而苯甲酸和肉桂酸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缺N、缺P处理下,杨树幼苗根系分泌酚酸的平均速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醛在缺N条件下的平均分泌速率高于缺P培养,而苯甲酸和肉桂酸的平均分泌速率低于缺P培养。杨树幼苗在N,P缺乏条件下根系分泌酚酸...  相似文献   
997.
铅胁迫下菲白竹的矿质营养吸收和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矿产、化工、冶金等工业排放的"三废"剧增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土壤、水体以及空气受重金属污染现象日趋严重,有些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Kambhampati et al.,2003).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全球每年消耗量约为400万t,但仅有1/4得到回收利用,其余大部分都以不同形式进入环境引起污染(李建正,2006).  相似文献   
998.
利用直接测序法开发小叶杨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内一套新的核基因组SSR标记。通过对3个抗逆转录因子共21个成员在36个小叶杨基因型个体中的序列比较分析后共检测到31个SSR多态性位点,SSR出现的频率为1/1916bp。在小叶杨自然群体中,SSR多态性位点的碱基重复呈现出2~5碱基形式,基元重复次数变异范围为3~20次,其中以二碱基重复的位点较多,占总数的51.6%。在此基础上,依据SSR位点两侧的保守序列,设计31对SSR位点PCR扩增引物对。利用设计的引物检测所开发的SSR位点在杨属内22个基因型个体中PCR扩增的有效性及SSR位点的保守性。PCR扩增结果显示,93.5%的SSR位点能够在杨属内至少4个派内有效扩增,每对引物组合可检测到SSR多样性位点数3~12个,平均6个。基于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内开发的SSR标记位点为分子标记辅助小叶杨抗逆性状育种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999.
以刺槐、榆树、臭椿、绒毛白蜡、杨树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盐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研究了盐胁迫对刺槐混栽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胁迫下刺槐混栽苗的Pn、Ci、Cond同步下降,且相关性较高;而随着胁迫的增强,三者又有所增高,在高盐胁迫下(200mmol/L)又开始下降,但盐胁迫对不同混栽苗光合作用的伤害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000.
Tang DQ  Wei YQ  Yin XX  Lu Q  Hao HH  Zhai YP  Wang JY  Ren J 《Fitoterapia》2011,82(6):920-926
Quercetin's protective effects on the glomeruloscler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in rat mesangial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ell cycles, type IV collagen and laminin, TGF-β1 mRNA, Smad 2/3 and Smad 7, and activities of cell antioxidases were measured. Compared with the high glucose group, quercetin may decrease the cell percentages of G0/G1 phase, Smad 2/3 expression, laminin and type IV collagen, and TGF-β1 mRNA level significantly.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the cell percentages of S phase and Smad 7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querceti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quercetin is a protective agent against glomerulosclerosis in 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