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8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130篇
基础科学   143篇
  525篇
综合类   587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417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探明滨海盐碱地不同灌溉方式及氮肥施用量对水肥盐迁移过程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基于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及灌水量(F:漫灌,360 mm;D1:滴灌,360 mm;D2:滴灌,288 mm;D3:滴灌,216 mm)、氮肥处理(N1:280 kg/hm2;N2:196 kg/hm2;N3:112 kg/hm2)对盐碱地土壤水肥盐分布含量及对春玉米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滴灌模式下,同一灌水量,N1的剖面平均含水量最低,D1,D2出现洗盐点,存在适合作物生长的浅盐区;灌水后D1N1的硝态氮含量增加最显著且含量最高,滴灌处理对应的低氮处理无明显硝态氮积累点,相同灌水量下,漫灌的有效氮含量均高于滴灌,但其有效氮利用率低于滴灌处理;不同施氮对春玉米干物质的差异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与肥料偏生产力之间产生明显差异,高水低氮肥料偏生产力明显提高,但其水分利用效率低下,D1N1产量最高;在考虑作物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时,采用滴灌方式,则灌水量288~360 mm、施氮量196 kg/hm2为推荐水肥措施.  相似文献   
42.
采用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两因素试验,其中灌溉水盐度设置2个水平:0.35 dS·m-1(淡水,FW)和8.04 dS·m-1(咸水,SW),施氮量设2个水平:0(不施氮,N0)和360 kg·hm-2(施氮,N360),以咸水滴灌的棉田土壤为材料,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指标,结果显示:(1)咸水滴灌显著增加土壤EC1∶5和NH+4-N含量,分别增加了457.74%和73.02%,但显著降低土壤NO-3-N含量,降低了35.88%;施氮显著增加土壤EC1∶5、NO-3-N和NH+4-N含量,分别增加了32.09%、668.33%和39.88%。(2)咸水滴灌显著降低了土壤潜在硝化势,较淡水处理降低了28.97%;施氮显著增加了土壤潜在硝化势,较不施氮处理增加了317.27%。(3)咸水滴灌显著降低氨氧化细菌(AOB)和全程氨氧化细菌A分支(amoA-clade-A)和B分支(amoA-clade-B)的基因拷贝数,分别降低了81.27%、73.49%和62.51%,但显著增加氨氧化古菌(AOA)的基因拷贝数,增加了487.94%;氮肥施用均显著增加了氨氧化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了511.20%(AOA)、958.13%(AOB)、72.66%(amoA-clade-A)和31.18%(amoA-clade-B)。(4)氨氧化微生物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嗜甲基菌属、亚硝化螺菌属、慢生根瘤菌属、链霉菌属、硝化螺菌属、寡养单胞菌属、食甲基菌属、螯台球菌属、囊胞杆菌属、亚硝基单胞菌属、红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拉姆利式杆菌。(5)咸水滴灌降低了AOA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及amoA-clade-A的多样性,但增加了AOB和amoA-clade-B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及amoA-clade-A的丰富度;氮肥施用显著降低了AOA和AOB的丰富度及amoA-clade-A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增加了amoA-clade-B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综上,盐分是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氨氧化古菌是土壤氨氧化作用的优势物种,而氨氧化细菌和全程氨氧化细菌A分支是咸水滴灌棉田氨氧化作用的主导微生物种群。  相似文献   
43.
指出了随着人们对景观绿化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较少的彩叶乔木品种,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彩叶乔木日益增加的需求。大叶杨是余慈地区常用树种之一,以速生丰产、适应性强、容易繁殖著称。红叶杨是大叶杨的芽变品种,观赏价值颇高,也是彩叶树种红叶类中的珍品。全红杨是红叶杨的的二代品种,适种区域广、见效快、效益大。通过比较这3种杨树在余姚平原和盐碱地的不同生长情况和成活率,探讨了不同环境下每种杨树的生长差异,为下一步绿化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咸淡轮灌和生物炭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滨海地区微咸水改良盐渍土,进行了不同咸淡水轮灌(淡淡、淡咸、咸淡、咸咸)和施用生物炭(0、15、30 t/hm^2)的室内入渗试验,探讨了咸淡轮灌和生物炭施用下滨海盐渍土水盐运移过程。结果表明:滨海盐渍土水分运动主要受初始入渗水质的影响,先咸后淡的轮灌方式更有利于土壤水分入渗,入渗速率增加了8.2%~46.9%,并小幅提高了土壤含水率;生物炭可促进咸淡轮灌下的水分运移,增加了相同时间内的湿润锋距离、累计入渗量、入渗速率及入渗后的土壤含水率,添加量为15 t/hm^2时入渗增益最佳,入渗速率提高了3.5%~22.0%;淡咸和咸淡处理的土壤含盐量均低于咸咸处理,脱盐率和脱盐区深度系数更高,咸淡处理可增加脱盐率,而淡咸处理可提高脱盐区深度系数;生物炭有利于咸淡轮灌下的土壤盐分淋洗,脱盐率和脱盐区深度系数分别提高了9.1%~15.0%和1.1%~7.5%,并增加了Ca^2+和Mg^2+含量,促进Na+淋洗,进而降低了微咸水利用风险,但在30 t/hm^2时盐分淋洗效果有所减弱。研究表明,添加15 t/hm^2生物炭配合微咸水-淡水轮灌能够改善滨海盐渍土的入渗特性、持水能力和盐分分布,可为该区盐渍土和微咸水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The Antarctic toothfish (Dissostichus mawsoni) is an important fishery specie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rn Ocean, especially in areas covered by sea ice. Understanding fish distributions and life cycles, including the transport and survival of eggs and larvae, is essential for the assessment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fishery. However, owing to difficulties with in situ winter observations, information on the early life stages of D. mawsoni is lacking.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transport pathways of fish eggs and larvae through a particle tracking study, using satellite-derived ocean surface velocities in the East Antarctic region, which includes important D. mawsoni habitats and exploratory fisheri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rticles released from continental slop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successfully transported to suitable settlement grounds than those released from the BANZARE Bank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Kerguelen Plateau), which is situated further north and has been hypothesized to be a potential spawning ground for D. mawsoni.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successful source–settlement connections in relation to ocean recirculation and suggests important settlement regions for D. mawsoni larvae in the East Antarctic region.  相似文献   
46.
新疆盐碱地分布特点和成因及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盐渍化严重限制和阻碍了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合理改良开发利用盐碱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新疆现状,应用End Note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盐碱地成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通过论述水利工程、农业工程和化学及生物改良等技术措施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新疆盐碱土改良利用的研究发展方向。新疆盐碱地治理改良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水利工程和农业措施虽然在生产实践广泛应用,但单一的治理改良方式不能彻底解决土壤盐碱化,因此,对于改良盐碱土应坚持"水利先行,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47.
48.
以东南沿海防护林6种相思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测定其不同季节叶绿素荧光参数,进一步评价各树种对沿海沙地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显示:卷荚相思夏季和冬季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和潜在活性均低于春季和秋季,表明夏季高温干旱和冬季低温均会制约其生长;大叶、厚荚及马占相思冬季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和潜在活性较小,生长状况较差;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的Fv/Fm及Fv/Fo值冬季相对较高,其中季节更替对肯氏相思Fv/Fm及Fv/Fo,值变化影响最小,整体生长状况较好。结合林分生长情况可知,大叶、厚荚及马占相思对东南沿海沙地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能够适应沿海防护林的复杂环境,具有较高的推广种植潜力。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棉花苗期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在滨海重度盐碱地棉田增施土壤改良剂沸石(FS)、石膏(SG)、生化制剂康地宝(KDB),测定棉花苗期叶面积指数(LAI)、光合特性、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以及干物质积累和分配情况,并对苗期0~40 cm土壤含盐量、含水率、土壤容重和pH值进行分层测定.结果表明,与无任何改良措施的对照(CK)相比,FS处理各土层含盐量均降至2.00 g/kg左右;SG处理各土层土壤容重降至1.12~1.45 g/cm3;KDB处理各土层含水率无明显降低,pH值下降至8.0以下.3个处理棉苗总干物质积累量增大15.6%~35.6%,叶片NPQ降低了7.3%~16.7%; FS处理下叶片LAI、干质量和光合参数分别增高59.3%、36.7%和31.8%~75.4%;SG处理根冠比增大78.6%;KDB处理SPAD值和Fv/Fm、Fv/Fo、φPSⅡ、ETR、qP等参数分别增高21.9%和7.8%~55.5%.3种土壤改良剂均能明显改善滨海盐碱地棉苗光合特性及生长,但其影响方式不同:沸石显著降低了土壤含盐量,改善了叶片光合特性并促进其生长;石膏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根冠比;康地宝有效保持了土壤水分并明显降低pH值,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并优化了叶绿素荧光参数.  相似文献   
50.
针对河北省滨海地区夏玉米地土壤耕层变浅、病虫草害严重的问题,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免耕作对照,设置深翻30 cm后旋耕(T1)、深松40 cm后旋耕(T2)、旋耕(T3)3种耕作方式,分析各处理对土壤水分及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T1或T2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耕层含水量,其中以深松40 cm后旋耕保墒效果最佳;T1或T2处理均增大了玉米叶面积指数、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降低了空秆率,其中以播前深松40 cm后旋耕效果最佳。选用的3种耕作措施中,播前先深松40 cm再翻耕的耕作方式最适宜该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