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Fluorescence imaging was utilized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blue-green fluorescence (BGF) and chlorophyll-a fluorescence (ChlF) to discriminate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and potassium (K) deficiencies in sunflower plant showing similar growth inhibition. Only K-deficient leaves displayed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e BGF intensity. The epidermal UV-transmittance estimated by the ratio of ChlF intensities induced by UV and blue excitations (ChlFUV/ChlFBLUE) markedly decreased in both N- and P-deficient leaves but only in the latter that we observed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he ratio of red and far-red ChlF intensities (RF/FRF) (that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leaf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The BGF increase in K-deficient was limited at leaf apex and margins and was spatially correlated to localized RF/FRF increases. Images analysis allows a bett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fluorescence changes by showing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BGF, the ChlFUV/ChlFBLUE and the RF/FRF ratios that are indicative of physiological disturbances occurring in leaves of nutrient deficient plants.  相似文献   
32.
小窑湾贝类养殖对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窑湾双壳贝类筏式养殖海区叶绿素a、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调查时认为:贝类养殖密度对叶绿素a值影响较大,从调查站位上看,养殖密度越大,其叶绿素a值相对较低,从养殖海区的季节变化上来看,叶绿素a值与海区双壳贝类的现存量密切有关;而初级生产力除与叶绿素有关外,还与该海区养殖品种收获时的人为扰动有关。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三峡库区支流垂向水环境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2018年2月(高水位期)和7月(汛期)对三峡水库典型一级支流——神农溪回水区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和对比了神农溪不同季节的溶解氧和叶绿素a等指标垂向分布特征,讨论了影响其垂向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神农溪高水位期与汛期的溶解氧含量在0~12 m和0~6 m水体分层现象明显,其表层水体的溶解氧饱和度(SDO)分别为104.04%和171.96%,已经达到过度饱和状态(SDO>100%);中层水体溶解氧浓度存在分层现象,底层水体溶解氧浓度较稳定,无分层现象。高水位期与汛期的叶绿素a含量在0~10 m水体分层现象明显,表层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整体上表现为中度富营养化(5 μg/L相似文献   
34.
不同贝类对水质净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试验对比了24 h内褶纹冠蚌和螺蛳对相同生物量藻类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对水体中悬浮物的消除率为螺蛳的近3倍,而对叶绿素a的消除率螺蛳远优于褶皱冠蚌,24 h比褶纹冠蚌组高出近2倍。  相似文献   
35.
水中叶绿素a浓度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最基本的指标,为了监测扎龙湿地克钦湖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笔者利用高光谱地物光谱仪对克钦湖进行了现场光谱测量和同步采样分析,通过分析克钦湖水体反射光谱特征,利用一阶微分法、归一化反射率和反射率比值法分别建立了叶绿素a的遥感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利用697 nm一阶微分建立的线性模型,其R2为0.703;利用归一化反射率建立的模型中,精度最高的是采用604 nm反射率的线性模型,R2为0.794;利用R703/R677反射比建立模型精度进一步提高,R2为0.879。经过模型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用来实现对克钦湖叶绿素a的定量估算,为今后进行克钦湖叶绿素a遥感反演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6.
本实验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每季节采样一次,测定泼河水库叶绿素a(chl.a)的浓度,分析泼河水库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总氮(TN)及总磷(TP)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泼河水库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分布由高至低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间分布为春季和夏季河流入库口叶绿素a的浓度高于其他水域;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和夏季泼河水库叶绿素a浓度与水体中总磷的浓度相关,其中夏季相关性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37.
鹤地水库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鹤地水库水体富营养变化趋势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因子,于2010-2015年2月、5月、8月和11月,对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鹤地水库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鹤地水库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在0.8~44.5μg/L,该水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在时空分布上,叶绿素a含量季节变化表现为枯水期最低、平水期其次、丰水期相对较高;空间变化表现为河流区浓度较高,过渡区和湖泊区较低。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全库区叶绿素a回归方程为:Y_(Chl-a)=7.690X_(COD_(Mn))-32.587 X_(TP)-8.689(P0.001),影响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显著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总磷可能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透明度、氨氮、总磷、总氮和硝态氮。  相似文献   
38.
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2004年1月-2006年12月逐月对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及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评价了淀山湖水体营养状态,找出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并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3年期间,淀山湖叶绿素a含量均值为29.98 mg/m3,变幅3.48~141.63 mg/m3;每年分别在4-5月和7-9月出现峰值;水平分布上,Ⅱ站点金家庄附近叶绿素a含量最高,Ⅴ站点进水口和I站点出水口含量较低.基于叶绿素a、透明度和总磷等参数,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淀山湖TSI平均值为71.6(>53),全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应用SPSSWin和DP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BOD5、硝酸氮呈极显著相关,而与磷酸盐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氨氮、亚硝酸氮呈显著相关,而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综合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影响淀山湖叶绿素a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高锰酸盐指数、BOD5、硝酸氮、溶氧、透明度和水温.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液体和固体复合氨基酸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氨基酸对小球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放氧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液体复合氨基酸和固体复合氨基酸对小球藻促生长的最佳浓度分别为40 mg/L和11.12 mg/L。当液体复合氨基酸浓度为40 mg/L,相对生长率(RGR)较对照组增加了81.58%,平均倍增时间(G)缩短了45.08%,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放氧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72.25±1.69)%和(38.05±2.58)%;当固体复合氨基酸浓度为11.12 mg/L,相对生长率较对照组增加了17.31%,平均倍增时间缩短了14.48%,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放氧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19.03±4.72)%和(34.49±1.98)%。  相似文献   
40.
鳜鱼养殖池塘水体叶绿素a与16项水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省新会与南海16口鳜鱼(Sinipercachuatsi)养殖池塘水体叶绿素a、水温、pH值、溶解氧、总铵氮、磷酸盐、亚硝酸盐等17项水生态因子的水平变化进行测定,取62次测定数据,讨论P10~P90百分位数区间各因子对叶绿素a的影响,求出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建立叶绿素a(y-因变量)与其他16项水生态因子(xi-自变量)间的3种数学模型:Y=f(x1,x2,……x16),Y=f(x1,x12,x2,x22,……x16,x162),Y=f(x1,x12,x13,x2,x22,x23……x16,x162,x163)。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68.9%、82.7%和90.1%。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其他16项水生态因子间存在曲线函数关系。它们与叶绿素a(y)相互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依次是:第一类为COD、钙和细菌总数;第二类为亚硝酸盐、溶解氧、浊度和pH值;第三类为Mg、磷酸盐、CO2、温度和总碱度;第四类为铵氮、硝酸盐、总硬度和非离子氨。本研究推出养殖池塘水体叶绿素a与其他各水生态因子的关系模型,旨为对探讨水生态因子的调控途径、寻求最佳养殖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