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102篇
农学   225篇
基础科学   55篇
  383篇
综合类   611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汪晓丽  封克  盛海君  陈平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1):1306-131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 12个水稻品种和 2个旱稻品种在苗期 (2 0d)的NO3 -吸收动力学特性及添加吸收液中NH4+ 对NO3 -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NO3 -吸收的最大速率 (Vmax)为 :旱稻 >水稻 ,籼稻 >粳稻 ,杂交稻 >常规稻。NH4+ 对NO3 -吸收Vmax的影响在基因型间有较大差异 :籼稻受影响小于粳稻 ,杂交稻小于常规稻 ,旱稻基本不受影响。NH4+ 对个别籼稻和旱稻品种的NO3 -吸收甚至有促进作用。NH4+ 对所有供试水稻基因型NO3 -吸收的Km 值影响均很小 ,说明NH4+ 对NO3 -吸收的影响可能主要在于影响细胞膜上NO3 -载体的运转速率而非吸收位点与NO3 -之间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02.
中外烤烟烟叶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河南、湖南、云南、贵州、吉林与津巴布韦烤烟烟叶为材料,采用美国HP5890Ⅱ-5972气质联用仪定性、内标定量法对国内不同香气风格烤烟与津巴布韦烤烟烟叶中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出的29种中性挥发性致香物质中,津巴布韦烤烟烟叶中12种香气物质含量最高,其中11种明显高于国内烟叶,如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2-乙酰基吡咯、巨豆三烯酮(A、B、C、D)、2-壬烯醛、螺岩兰草酮等,其烤烟烟叶质量和风格表现出显著的焦甜香气息,香气浓郁。国内河南、湖南等浓香风格烤烟内茄酮、糠醛、糠醇、乙酰基呋喃、2-乙酰基吡咯等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高;云南等清香型烤烟中β-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等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CytochromeC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从牛心线粒体中纯化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 (CytochromeCOxidase ,简称CCO ) ,其比活性为 1 7 88s- 1 ·mg- 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一条带 ,血红素A (HemeaA)含量达到 1 5 4nmol/mg。纯化后的CCO具有典型的CCO特征 ,还原态CCO峰值出现在 60 5nm和 443nm ,氧化态CCO峰值出现在 598nm和 42 4nm。CCO的稳态动力学参数Vm1、Km1、Vm2 、Km2 分别为 1 42s- 1 、 0 53μmol/L、 2 71s- 1 、 1 81 μmol/L。  相似文献   
104.
降低苍溪梨外植体组培褐变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苍溪梨为试材进行降低梨外植体组培褐变研究。结果表明,苍溪梨适宜在MS+1.0mg/LBA 0.02mg/LNAA上生长分化,将外植体在0.002mol/L的8-羟基奎啉溶液中作不同时间的处理,20min处理更有利于防止褐变同时不阻抑梨芽生长,成活率高达90%,2h处理时成活率降低为0。从3月到10月用相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4月下旬采集的材料的褐变率最高,5月份以后外植体组培褐变率逐渐降低,10月份降低为0。通过不同的褐变抑制剂预处理(从田间产样到接种前的褐变抑制剂浸泡)试验表明,在田间将采集的梨外植体进行低温处理,接种前作20min8-羟基奎啉和苯甲酸钠(浓度分别为0.002mol/L和0.2mol/L)浸泡处理对降低褐变和提高成活率均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应用分级提取法测定了水溶性标记磷在水田和旱田条件下的扬州砂壤土中,吸附态磷和固定态磷(包括Al-P、Fe-P和Ca-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吸附态磷和Al-P含量随时间的推移首先迅速上升并在几天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而Fe-P、O-P及Ca-P则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小。(2)在同一耕作条件下,吸附态P和Al-P含量一般高于Fe-P、O-P的含量,且Ca-P的含量很小。本研究还应用对土壤中标记磷的连续提取示踪动力学分析法,定量研究了吸附态标记磷和固定态标记磷在提取剂中的溶解度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随时间的推移,吸附态和固定态磷的溶解度均逐步下降。(2)在旱田条件下,吸附态标记磷的解吸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下降幅度大于水田条件,而固定态磷的溶解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下降幅度略低于水田条件  相似文献   
106.
107.
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养分(NH4+-N、NO3--N、Urea-N、DON和Total N)在不同介质中释放的动力学特性及生物效应。【方法】采用水中溶出法、土壤恒温培养法和盆栽生物试验。【结果】不同培养介质中,缓/控释复合肥5种形态氮素养分的累积释放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Nt=N0(1-e-kt)、Elvoich方程qt=a+blnt、抛物线扩散方程qt=a+bt0.5表征,并以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r=0.9569**~0.9999**),E1ovich方程次之(r=0.7705**~0.9933**)。缓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最大释放量(N0值)与其氮素累积释放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在水中以Total N>DON>Urea-N>NH4+-N>NO3--N,在土壤中则以Total N>NH4+-N>DON>Urea-N>NO3--N。以水为介质时,缓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释放速率常数(k值和b值)的变化序列均以Total N>DON>NH4+-N>NO3--N;以土壤为介质时,k值大小为Urea-N>DON>NH4+-N>Total N>NO3--N,b值则为Total N>NH4+-N>DON>NO3--N>Urea-N。与普通复合肥料相比,缓/控释复合肥的氮素利用效率(NUE)、氮素农学效率(NAE)及氮素生理效率(NPE)分别提高了11.4%、8.32 kg·kg-1和5.17 kg·kg-1。相关分析发现,5种形态氮素养分占总氮量的比值(Nx/NT)与水稻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素养分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定量描述氮素养分释放的动力学方程中以一级动力学方程评价更具有实效性。与普通复合肥料以单一尿素态氮养分为主相比较,缓/控释复合肥料的不同形态氮养分更有利于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8.
猪粪便中兽药盐霉素残留的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兽药抗生素在畜禽养殖生产中被大量使用,由于这些药物的大部分会被排入粪便并随粪便作为肥料而随处散播,增加了环境风险.通过实验室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研究了常用兽药抗生素--盐霉素在畜禽粪便中的降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如药物残留浓度、粪便含水量、微生物及光照等).结果表明,盐霉素在粪便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降解,光降解和化学降解只占很小比例,灭菌组的降解速率明显低于未灭菌组(P<0.05),而光照对盐霉素的降解速率影响不大(P>0.05);盐霉素的降解速率随粪便中盐霉素起始浓度增加而降低,表明粪便中降解微生物对盐霉素的浓度敏感;粪便含水量的增加明显加快了盐霉素残留的降解速率,因而在粪便施入农田前,可以通过降低粪便中盐霉素残留浓度或提高粪便含水量等方法加速盐霉素的降解,以降低其对环境土壤和水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9.
降低"雪青"梨的外植体褐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雪青"梨为材料,以第6代茎尖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因素对降低外植体褐化的作用.3因素设为基本培养基(A)、培养基中巯基乙醇(B)和活性炭(C)浓度;每因素设3个水平,A分别为1/4MS,MS和1/2 MS无机盐浓度,B分别为0.5,0.1和0g/L,C分别为2.5,5和0g/L.外植体接种在不同的MS基本培养基中(均含2,4-D 2 mg/L,6-BA 0.1 mg/L,琼脂8g/L,蔗糖30g/L,pH=5.8),于25±1℃,2 000k光照培养,30d后统计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外植体褐化的最优水平组合为A1B1C2,B,C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以1/4 MS为基本培养基,并于1/4MS+MC 0.5g/L+AC 5g/L培养基中光照培养,褐化率可降至5%.  相似文献   
110.
磺胺喹(口恶)啉在肉鸡组织中的残留与组织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磺胺喹(口恶)啉在肉鸡多种组织中的动力学过程,并把药动学方法及回归分析法,用于组织含药量的间接预测。研究表明,组织中 SQ 的经时过程:肌肉、心符合二项指数方程;肝、肾符合三项指数方程。SQ 从组织中消除,遵循一级动力学过程。主要的动力学参数(均值):t_(1/2)β,肌肉、肝、心、肾分别为4.54,13.47,10.10,18.95(hr);T_(max)分别为6.53,4.16,6.63,6.03(hr);C_(max)分别为4.52,5.09,7.49,9.32(mg%)SQ 在组织中的含量,肾脏最高,心、肝次之,肌肉最低。根据组织动力学方程,计算出生物样本中药物下降至0.1ppm 所需要的时间:肾、心、肝、肌肉分别为176.5,123.5,121.7,7.18(hr);下降至5mg%所需要的时间;肾、心、肝分别为18.40,14.50,7.12(hr);肌肉中的 SQ 含量始终低于 M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