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8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480篇
林业   193篇
农学   314篇
基础科学   103篇
  2236篇
综合类   1916篇
农作物   256篇
水产渔业   283篇
畜牧兽医   471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探究覆膜条件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对花生植株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于2021和2022年设置盆栽裂区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方式(覆膜处理(M1)和无膜处理(M0))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常规施磷量+无生物炭处理(P1C0)、3/4常规施磷量+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P2C1)、3/4常规施磷量+1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P2C2)、2/3常规施磷量+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P3C1)、2/3常规施磷量+1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P3C2))对花生植株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磷素利用、土壤有效磷含量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M0处理相比,M1处理下花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7.6%和29.1%、12.4%和25.9%、14.9%和16.0%、6.5%和14.8%,饱果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了17.7%和18.8%(2 a平均)。同一覆膜方式下,从苗期至饱果期,花生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92.
鲁南砂姜黑土及其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无机磷的组成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法研究了不同肥力砂姜黑土无机磷的组成与分布。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及其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无机磷以磷酸=钙盐和闭蓄态磷酸盐为主,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27%-48%和26%-37%。土壤无机磷中的C2-P,Ca8-P,Al-P,Fe-P均与速效磷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并且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其含量亦随之增加。土壤无机磷主要集中分布于〈5μm粒级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各种形态无机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93.
69只一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三组,各喂以基础、高磷、对照。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0-4周)结束时,每组各留2只鸭继续进行第二阶段(5-20或26周)试验。缺锰组第一周开始发病,第二周迅速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94.
昌黎生态监控区无机N、P 变化及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2010年每年8月河北昌黎生态监控区测定的无机N(NO2-N、NO3-N、NH4-N)和无机P(PO4-P)含量,进行多年站位及总量分析,揭示其年际变化趋势,并结合海水质量标准进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无机N总量(DIN)于前4年持续下降,而2010年急剧上升至历年最高水平,其中NO3-N含量总体水平远高于NO2-N和NH4-N,成为DIN主要组成部分;无机P含量则呈波动性上升趋势。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19个站位均为P限制潜在性富营养(ⅥP),其他年份仅个别站位呈N或P限制潜在性富营养(ⅤN或ⅥP)及中度营养(Ⅱ),其余均为贫营养(Ⅰ)。  相似文献   
95.
介绍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指出实际检测过程巾易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结出检测操作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以减小误差、避免失误,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6.
Abstract

Soils under no‐tillage gradually increase in organic matter and phosphorus (P) content from the top layer. Because of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organic phosphorus fraction contribution to plant nutrition,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estimate the availability of phosphorus fractions to plants. Soil samples of a very clayey Rhodic Hapludox that received 0, 156 and 312 kg P ha?1 were submitted to 15 successive crops in pots without replacing P extracted by plants. 31P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P fractions before cultivation and after the sixth, ninth and fifteenth crops. Inorganic phosphorus was the unique P fraction acting as P source to plants in soils with previous P addition. Contribution of organic P was observed only when inorganic P content was extremely low, with plants showing severe P stress. Contribution of organic P was not enough to supply the required P for normal plant growth.  相似文献   
97.
A long‐term feed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cottonseed and soybean meal (CS) with iron and phosphorus supplements in diets for oliv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Olive flounder with an initial average size of 28.5 ± 0.35 g (mean ± SD) were divided into 15 groups (three tanks per dietary treatment) and fed 480 g kg?1 crude protein diets in which each of five isonitrogenous diets was formulated to contain different levels of cottonseed/soybean meal (1 : 1) to replace fish meal (FM) with iron and phosphorus supplementations. The five experimental diets were as follows: diet 1 (control), 0%CS; diet 2, 20%CS; diet 3, 30%CS; diet 4, 30%CS + Fe&P; and diet 5, 40%CS + Fe&P. After 26 weeks of feeding trial,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weight gain, feed utilization and survival among all the treatments. The total gossypol accumulation in liver of fish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ir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fish fed diets without supplementation of ir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dition of iron in diets could prevent the absorption of free gossypol.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dietary supplements of iron and phosphorus could increase the inclusion of cottonseed and soybean meal for FM replacement in diets for marine fish species.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江淮地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体系中氮磷肥供应对干物质产量及再生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磷(P2O5)水平处理(0、50、100、150 kg·hm-2)及4个氮(N)水平处理(0、60、120、180 kg·hm-2),研究了干物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地上部氮磷含量及累积量、再生6和12 d的生长量等指标对氮磷肥投入的响应。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及磷肥均显著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在低磷供应条件下,干物质产量随供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磷条件下,适宜生长的最优施氮量为120 kg·hm-2。对不同施氮处理而言,饲草干物质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显著增加。2)干物质产量与地上部氮含量、地上部氮累积量、地上部磷累积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氮磷肥施用可以促进植株残茬再生,0、50、100、150 kg·hm-2磷处理下适宜残茬再生所需的施氮量分别为180、120、120、60 kg·hm-2。刈割6 d后残茬的再生芽芽长及叶面积、刈割12 d后叶面积均与再生生物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江淮地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体系中施用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肥的用量。当磷肥施用量分别为0、50、100、150 kg·hm-2时,适宜生长及再生的氮肥推荐用量分别为180、120、120、60 kg·hm-2。江淮地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体系中推荐年施磷量及施氮量分别为100及120 kg·hm-2,研究结果可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技术中的肥料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不同氮磷配施条件下紫花苜蓿细根周转及不同土层分布动态特征,分析苜蓿细根周转各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磷水平[0(P0)、50(P1)、100(P2)和150 kg·hm-2(P3)]和两个氮水平[0(N0)和120 kg·hm-2(N1)],共计8个处理,通过微根管根系监测0~60 cm的土层细根周转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条件下,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细根总现存量、细根表面积密度、细根生产量和死亡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2条件下达到最大值,且P1、P2处理显著大于P0处理(P<0.05),在相同施磷条件下,N1处理显著大于N0处理。在不同土层中,在相同施氮条件下,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苜蓿细根现存量在0~30 cm土层中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0~15 cm土层中,P2处理苜蓿细根现存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不同处理下,苜蓿细根现存量主要集中在15~30 cm土层。在相同施氮条件下,随施磷量的增加,苜蓿细根周转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细根周转率受细根现存量与细根死亡动态变化的影响较大。细根死亡量与周转率拟合的相关系数最大,拟合效果最好。综上所述,当施磷(P2O5)量为100 kg·hm-2、施氮(N)量为120 kg·hm-2时,能够显著增加苜蓿细根的现存量和根表面积密度,进而促进苜蓿根系周转和生长。  相似文献   
100.
蛋壳质量是商品蛋及种蛋生产与销售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从蛋壳的形成及其品质衡量指标入手,从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和糖类及其相关物质、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对鸡蛋蛋壳品质的调控进行综述,以期为生产中进行蛋壳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