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8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林业   1071篇
农学   246篇
基础科学   51篇
  1285篇
综合类   2511篇
农作物   114篇
水产渔业   636篇
畜牧兽医   590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39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bstract A fish‐based assessment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boreal rivers. Electric fishing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902 rapids, together with information on the land use, channel modification and water chemistry.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select fish variables that most correctly classified the undisturbed reference sites and human impacted sites into exact cla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human alteration and fish metrics was examined. Five metrics were selected for the index: the number of fish species, proportion of sensitive species, proportion of tolerant species, density of cyprinid individuals and the density of age‐0+ salmonids. The value for each metric (between 0 and 1)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a point estimate for classical probability. The index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ec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rivers according to the EU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相似文献   
82.
为了明确土壤细菌群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河南省济源市冬小麦种植户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扬花期麦田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16S rRNA V3+V4区序列,分析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土壤的细菌群落差异。结果表明,高产组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硝态氮含量、pH值在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土壤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组间也均无显著差异。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土壤细菌群落的主导菌门。门水平上,小麦产量与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Latescibacteria、Dada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相关。属水平上,Bryobacter、黄杆菌属(Flavisolibacter)、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丰佑菌属(Opitutus)、黏液杆菌属(Mucilaginibacter)、Dongia、Chryseo...  相似文献   
83.
巴音温都尔沙漠是我国北方干旱气候带典型的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对巴音温都尔沙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为重要。本研究以巴音温都尔沙漠梭梭、唐古特白刺、球果白刺、盐爪爪、膜果麻黄群落土壤为试验对象,对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土壤物理性状和持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群落中土壤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最大值均出现在盐爪爪群落,其土壤通透性最好,具备良好的通气透水能力;膜果麻黄群落土壤最为紧实,通气透水能力最差。5种群落中,盐爪爪群落土壤自然含水率最高,膜果麻黄群落最低。盐爪爪群落土壤持水量最高,麻黄群落土壤持水量最低。盐爪爪群落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膜果麻黄群落土壤保水能力处于偏低水平。  相似文献   
84.
何晓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92-6793,6828
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几个问题进行了阐释,指出推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重视农村权威人物发挥积极作用,预防其消极作用;应重视农民工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引导农民工对农村社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应重视农民闲暇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这一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85.
根据1998年2月至1999年5月在北部湾海域按季度进行的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本文研究了北部湾海域浮游幼虫的主要类群及其季节变动。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域浮游幼虫主要有15大类群;其中4类(长尾类幼虫、短尾类幼虫、口足类阿利玛幼虫、蛇尾类长腕幼虫)周年出现,其它为季节性出现。长尾类幼虫、口足类阿利玛幼虫、蛇尾类长腕幼虫、短尾类溞状幼虫、短尾类大眼幼虫及其它短尾类幼虫为优势类群。北部湾浮游幼虫的年丰度变化范围为0.02~7.65ind/m3,均值为0.50ind/m3,四季的丰度为夏季(0.86ind/m3)>春季(0.40ind/m3)>秋季(0.32ind/m3)>冬季(0.12ind/m3)。从春季到冬季整个浮游幼虫密集中心呈逆时针从湾的东北部向西北部海区移动,移至湾的中部后再返至西北部。K优势度曲线分析表明群落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总体上浮游幼虫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差异不大。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游幼虫栖息密度的主要因子是水温和pH,其次是盐度、溶解氧。  相似文献   
86.
抚顺西排土场矸石山阴坡随着排矸年限的增加,物种多样性发生变化,物种数由初期的4科5种增至后期14科29种。植被由最初的鹅绒藤+豚草+刺蒺藜群落,逐步演变到榆树群落。在阴坡,不同排矸年限的样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着排矸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物种综合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排矸年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7.
苔藓植物生态学研究的数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被数量分析方法在苔藓植被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仅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发展却十分迅速。这里介绍了目前苔藓植物生态学研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数量分析方法,并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8.
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地衣群落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结果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分布在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衣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该地区的地衣种类有 10 3种 ,他们分别属于 2 0科 ,4 0属。地衣物种形成了 6种群落。同时发现该地区地衣对基物形成专一性 ,它们的基物包括 :树皮、藓丛、藓土、草地、石面、地面、土层、石浮土等。  相似文献   
89.
通过田间对感根结虫病的丝瓜植株取样调查发现 ,勒克瑙根结线虫居群对中国亚热带地区丝瓜生产危害较大 ,受害面积占调查面积的30% ,减产25%以上。研究发现勒克瑙根结线虫居群危害丝瓜的原因是丝瓜属于勒克瑙根结线虫的寄生植物 ;防治勒克瑙根结线虫居群危害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利用勒克瑙根结线虫属专性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实行蔬菜品种轮作。  相似文献   
90.
After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forestr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integration,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ll be the general developing trend of forest in China, and commercial forest, ecological forest and community forest should be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focuses especially on clarifying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fores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r rural areas,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key point of forestry should be turned from biologic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to humane and social asp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