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15篇
  132篇
综合类   227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3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504只 ,随机分为9组 ,每组4个重复 ,每重复14只鸡 ,公母各半 ,采用3×3(Fe×V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研究了日粮添加不同水平Fe(0、30、60mg/kg)和VA(750、1500、2700IU/kg)对肉仔鸡不同生长阶段 (0~4周龄和5~7周龄 )肝脏、心脏、脾脏、胰脏、肾脏、肌肉、胫骨、羽毛等组织铁含量影响。结果表明 :在日粮铁的影响下 ,肉仔鸡体内各组织铁含量顺序依次为 :(前期 :肝脏>肾脏>脾>心脏>胫骨>毛>胰脏>肌肉 ;后期 :肝脏>脾>肾脏>心脏>胫骨>羽毛>胰脏>肌肉 ) ;日粮铁添加水平对前期肝脏、心脏、肾脏、胰脏、羽毛等组织铁含量影响显著 (P<0.01) ,60mgFe/kg 组这些组织铁含量最高 ;对后期肝脏、心脏、脾脏、胰脏、肌肉、胫骨、羽毛等组织的铁含量影响显著 (P<0.01) ,60mgFe/kg组肝脏与心脏组织铁含量最高 ,30mgFe/kg 组脾脏、肌肉、胫骨等组织铁含量最高 ,0mgFe/kg 组胰脏、羽毛等组织铁含量最高 ;肾脏、胰脏、羽毛、肌肉、胫骨在不同生长阶段沉积铁能力不同。日粮铁对不同生长阶段各组织铁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VA影响机体内铁的分布 ,日粮VA添加水平对前期肾脏、肌肉、羽毛等组织铁含量影响显著 (P<0.01) ,对后期肝脏、肾脏、胰脏、肌肉、胫骨、羽毛等组织铁含量影响显著 (P<0.01)。VA对前后  相似文献   
42.
株型对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王庆成  牛玉贞 《作物学报》1996,22(2):223-227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人工改变株型的方法,比较了原型(平展型)与改型(紧凑型)玉米不同密度的群体光合速率,结果表明,改型群体光合速率比原型平均提高17.2%,籽粒产量增加5.3% ̄8.6%。抽丝期群体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692)。改型玉米群体内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分布比原型相对的“均匀”,是群体光合速率较高的重要原因,认为玉米作物的优化群体结构为紧凑型玉米个体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43.
植物根系固坡效应模拟及稳定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植物护坡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得到了发展。由于植物根系及其分布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根土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根系固坡的定量化研究工作还很不深入。本文对根系固土力学机制和根土复合介质抗剪强度模型进行了评述,将根系对土体的强度贡献以“表观凝聚力”表示,采用数值方法对植物根系固坡效应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考虑根系强度增量以及护坡深度,在多种情况下进行了边坡整体安全系数计算。分析结果可为植物根系的力学效应评判、护坡植物的选取,以及其优化布设等纵深研究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基于电阻率断层扫描技术探测林地土层厚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层厚度对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是评价林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对林地土壤的土层厚度进行调查,该文应用电阻率断层扫描技术对林地土壤土层厚度进行了研究,对其可适用性做出评价。通过在野外试验点对土壤电阻率的实地断层扫描,将其结果与实际测定得到的基岩特征电阻率相结合,预测土层厚度,并将预测值和实地基坑开挖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层厚度多在小于2 m的范围内,电阻率断层扫描技术估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均方根误差为0.2678),初步表明该技术在估算林地土层厚度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该研究结果为土壤学方面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手段,也将对土壤质量评价和土地利用等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5.
氮肥施用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Excessive nitrogen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to winter wheat is a common problem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fertilizer N rate 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while minimizing N losses,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two growing seasons at eight sites, in Huimin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03. The optimum N rate for maximum grain yield wa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initial soil mineral N content (Nmin) in the top 90 cm of the soil profile before sowing. There was no yield response to the applied N at the three sites with high initial soil mineral N levels (average 212 kg N ha^-1). The average optimum N rate was 96 kg N ha^-1 for the five sites with low initial soil Nmin (average 155 kg N ha^-1) before sowing. Residual nitrate N in the top 90 cm of the soil profile after harves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ertilizer N application rate. The apparent N losses during the wheat-growing season also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 application rate. The average apparent N losses with the optimum N rates were less than 15 kg N ha^-1, whereas the farmers' conventional N application rate resulted in losses of more than 100 kg N ha^-1. Therefore, optimizing N use for winter wheat considerably reduced N losses to the environm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crop yields.  相似文献   
46.
针对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存在的土壤盐渍障碍问题,以该地区典型地块为研究对象,运用磁感大地电导率仪(EM38),结合GIS与地统计学研究了不同样点密度下土壤表观电导率的空间变异特征,确定了最佳的空间插值模式,并采用偏差指数对各分布图层的空间相似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样点密度下的土壤表观电导率均呈中等变异强度,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各样点密度下的土壤表观电导率均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表现在小于10 m的田间尺度上,且对于预测精度,泛克立格>普通克立格>反距离权重>局部多项式。偏差指数法分析表明,各插值方法分布图的空间相似性均随样点密度的降低而下降;对于相同的样点密度减小比例下的空间信息保留度,泛克立格>普通克立格>反距离权重>局部多项式,采用泛克立格法可以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基础上合理降低样点密度。该研究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地磁感式田间数据采集的合理密度确定以及优化空间插值模式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7.
莲藕粉糊的流变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为了研究莲藕粉糊的流变特性参数,以开发莲藕方便食品,采用一套同心圆筒旋转粘度仪测绘了不同浓度、粒度、pH值条件下莲藕粉糊的流变特性曲线,并对浓度、粒度、pH值和温度对莲藕粉糊流变学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从2%增至10%时,稠度系数从0.434增至20.302。建立了表观粘度随浓度的变化规律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高达0.9931。  相似文献   
48.
49.
水稻簇生穗突变体的鉴定及遗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回交转育的簇生穗品系CL-802、自然簇生穗突变体麦疑稻、人工诱导簇生穗突变体双科早系列和中花11系列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人工诱导产生的簇生穗突变体具有粒长变短、长宽比变小的特点,而自然簇生穗突变体不存在这种现象,以簇生穗突变体麦颖稻为亲本,与正常穗型水稻品种杂交所得的F1代、F2代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F1代表现簇生但簇生程度较亲本麦颖稻轻,为中间类型;F2代产生簇生型、中间型和正常型的分离,组合分离比有些符合1:2:1,有些不符,其正常穗型的比例在30%-40%之间。麦颖稻的簇生穗性状表现为部分显性。  相似文献   
50.
用基因枪法将来自于棉花的DREB转录因子基因和诱导型启动子Rd29A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RdGH转入小麦品种鲁麦22号,获得转基因小麦植株。T0、T1、T2、T3代分子生物学鉴定证实:GH-DREB基因可以稳定遗传。孕穗期到开花期T3代叶片可溶性糖、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转基因后代与受体鲁麦22的各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而水分胁迫下,转基因后代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蒸腾速率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但是,下降与上升幅度比对照低,其中,在胁迫第3天、第6天都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GH-DREB基因在干旱条件下可通过减少蒸腾速率、维持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