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9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265篇
  237篇
综合类   34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Anarwia工艺处理猪场废水节能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比较了厌氧-加原水-间隙曝气(Anarwia)工艺、SBR(序批式反应器)以及厌氧-SBR工艺处理猪场废水的效果。比较三种工艺处理效果表明:厌氧-SBR工艺处理猪场废水,污染物去除效率低,出水污染物浓度高,不适于猪场废水的处理。Anarwia工艺处理效果与SBR工艺相当,污染物去除率高,出水COD和NH3-N浓度低。在此基础上,以一个日处理1200 t猪场废水处理工程为例,分析比较了Anarwia与SBR工艺的能耗。就能量消耗有关的工艺参数——污泥量和需氧量而言,Anarwia工艺分别比SBR工艺减少16.4%和95.9%,此外Anarwia工艺每天可产生2784 m3沼气。Anarwia工艺增加了废水提升能耗,但减少了曝气、污泥处理、滗水和搅拌的能耗,结果Anarwia工艺总电耗比SBR工艺低81.0%。Anarwia工艺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能完全补偿消耗的能量,并有剩余。  相似文献   
52.
两种厌氧反应器培养颗粒污泥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养猪场废水作为试验用水,对在IC和UASB反应器内培养厌氧颗粒污泥的过程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对培养出的颗粒污泥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54d培养,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测试,发现IC反应器内形成的颗粒污泥的直径多数在1~4 mm之间,其中2~3 mm的污泥质量占污泥总质量的比例最大,为28.5%,并且有大于5 mm的颗粒污泥产生;而UASB内形成的颗粒污泥直径多数在1~3 mm之间,其中1~2 mm的污泥质量占污泥总质量的比例最大,为38.7%,且没有发现大于5 mm的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53.
上海郊区河流沉积物N、P释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A lab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bserve the relea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the sedimentsunder both anaerobic and aerobic conditions. The samples used were five creek sediments and a fish-pondsediment (as a comparison) obtained from suburban Shanghai. High load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were found in the creek sediments. Total nitrogen of the sediments ranged from 1.17 to 5.95 g kg-1; totalphosphorus from 608.63 to 2 033.95 mg kg-1. Making up more than 90% of the total nitrogen, organicnitrogen was the dominant nitrogen fraction in the sediments; where as inorganic phosphorus was the dominant phosphorus fraction, which made up more than 85 percent of the total phosphorus. Cabound phosphorus fraction dominated inorganic phosphorus, which occupied more than 50% of the total. A large amount of ammonium was released from the sediments under both aerobic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and the anaerobic releases were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e aerobic. In addition, ammonium contents in the aerobic waters decreased sharply after reaching the peaks because of strong nitrifi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relatively maintained ammonium peaks in the anaerobic waters. Anaerobic phosphate releases were much greater than the aerobic and the released ortho-phosphate was mainly from Fe-bound phosphorus. Ammonium and ortho-phosphate releases from the sample of the dredged creek were the lowest, showing that creek dredging could effectively remove contaminants from the surface of sediments and weaken the release potential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mmonium and ortho-phosphate releases from the fish-pond sediment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from the creek sediments though its tot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ere not the highest, which was probably due to the larger amount of biologically degrad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fish-pond sediment.  相似文献   
54.
膨润土改善鸡粪厌氧消化产酸产甲烷特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探究膨润土对鸡粪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特性和可溶性有机酸代谢特性的影响,采用L8(23)正交试验设计,以鸡粪添加量(有机负荷率)、膨润土添加量和接种量为三因素,每个因素设置2个水平,研究了中温条件下(35±1)℃膨润土添加对鸡粪厌氧消化过程中产酸和产甲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有机负荷条件下,膨润土添加能显著(P0.05)提高鸡粪挥发性固体(volatile solid,VS)产甲烷量,添加量为3.0%和1.5%时VS产甲烷量分别提升了22.72%、27.72%(膨润土添加量不同的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有机负荷条件下,膨润土添加能极显著(P0.01)提高鸡粪VS产甲烷量,添加量为3.0%和1.5%时VS产甲烷量分别提升了78.68%和55.41%(膨润土添加量不同的组差异显著(P0.05))。当鸡粪添加量为19.91 g挥发性固体,膨润土添加量为3.0%(占干基比)和接种量为80 m L(体积分数20%)时,单位挥发性固体产甲烷量最高为301.92 m L/g,比对照组高87.8%,此时可变成本也最低为2.43元/m~3,比两对照组分别低1.29和1.68元/m~3。方差分析表明:膨润土添加可提高鸡粪厌氧消化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pH值,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无机碳的稳定性。膨润土可加强鸡粪厌氧消化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产甲烷的可变成本,为膨润土强化鸡粪厌氧处理提供了试验验证据。  相似文献   
55.
针对猪场污水厌氧处理出水的有机物浓度高,后续处理困难的问题,该试验对石灰混凝法处理猪场高浓度厌氧出水的效果进行了测试,并与氧化塘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试验中选择了1g/L和5g/L两种石灰投加剂量,对沉淀1、2、3、4、5和6h的净化效果进行取样分析;并对氧化塘猪场污水处理工艺连续取样三天,分析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石灰混凝法投加剂量为5g/L、沉淀时间为5h时,对COD的去除率高达57.8%,明显好于氧化塘的去除效果;但对氨氮的去除率低于氧化塘。石灰混凝法沉淀时间短,基建投资小,可作为猪场污水进入二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前的可选择性过渡工艺。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了竞争排斥的概念,并概述了其在控制禽沙门氏菌感染中的效果、作用机理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及其在家禽生产及人医上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采用厌氧膨胀床反应器处理含酚有机废水,在中温条件(30℃)下达到稳定状态。温度降到15℃,处理效率明显下降;20℃时影响很小;23℃时有机物去除率、沼气产率与30℃时持平,增加回流量对提高处理效率作用不大。结果表明,该工艺在常温和低回流量条件下运行依然有效,并且可以保持较高净产能量。  相似文献   
58.
原料差异对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餐厨垃圾、果蔬垃圾、麦秸3种不同原料分别进行厌氧消化,研究了各反应器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的消化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VS产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餐厨垃圾(756.4mL·g-1VS-1)、麦秸(696.5mL·g-1VS-1)和果蔬垃圾(433.5mL·g-1VS-1),甲烷含量在51.5%~55.1%之间,利用PCR-DGGE技术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原料消化系统内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构成及差异。结果表明,虽然3组样品中细菌和古菌的群落存在相同的优势微生物,但其数量和群落结构差异也较为明显,细菌中以拟杆菌(Bacteroidetes)以及古菌中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和甲烷螺菌属(Methanospirillum)均为样品共有的优势微生物。  相似文献   
59.
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氨氮添加量(0、400、800、1600、2400、3200、4000 mg·L-1)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添加量的增加,总产气量和CH4产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氨氮添加量 ≥2400 mg·L-1时,厌氧消化过程受到显著抑制;不同处理中猪粪挥发性固体(VS)的CH4产率分别为328.5、338.1、323.2、304.9、276.2、124.9、56.1 mL·g-1.氨氮添加量为0~800 mg·L-1时,最大VS产CH4速率分别为18.3、18.4、17.1 mL·g-1·d-1;氨氮添加量为2400 mg·L-1时,产气高峰推迟,产CH4速率明显降低;氨氮添加量 ≥400 mg·L-1时,厌氧消化30 d底物的生物转化产CH4效率随氨氮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分别为56.7%、54.5%、52.4%、30.6%、1.6%和1.3%;氨氮添加量为400~2400 mg·L-1时,乙酸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eta的相对丰度总体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氢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Methanococcus具有相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0.
易腐有机废物与剩余污泥混和厌氧消化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高TS(固体含量)易腐有机废物与剩余污泥为原料,研究了二者混合后的厌氧消化规律。固体含量分别为20%、30%、35%和40%,添加污泥为有机质的厌氧消化提供了足够的微生物量。试验结果表明,在TS为20%、30%温度35℃和TS为35%温度55℃时均未出现酸抑制现象。各组试验在pH值下降到3.8后仍可以回升至中性。在pH值下降过程中,消化液相VFA(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低、波动较小,在pH值上升过程中VFA浓度迅速增大,中温消化时VFA增加幅度大于高温消化。当TS增加到40%时出现了严重酸化,pH值维持在较低水平。消化液相CODCr经过短时间的上升后浓度较高,在10000.0~20000.0mg·L-1之间。中温消化H2S浓度显著高于高温消化,最大浓度为500mL·L-1,NH3最大浓度为200mL·L-1。原料中纤维素含量对降解率影响较大,原料纤维素含量较低时降解率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