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椰果是以椰子汁(乳)为主要原料,经灭菌、发酵制成的一种纤维素凝胶状物质。采用微波消解法溶解椰果样品,较干灰法节约时间、提高准确度;较压力罐消解法更方便、安全。试验证明,此法消解椰果快速、完全,样液透明,方法准确可靠。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椰果中铬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孙凌  于文勇  张春平 《森林工程》2011,(5):65-67,70
近年来纳米技术正逐渐渗透到交通材料领域,纳米改性沥青即为其一种。碳纳米管有大量共轭键和环形结构,和SBS以及沥青的相容性比其他无机纳米材料更好。本文通过在基质沥青中添加碳纳米管和SBS改性剂对沥青改性,同时进行一系列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添加量在0.02%0.08%范围内,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均能得到改善,碳纳米管对沥青的作用,必须是需要与SBS协同作用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23.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在未加钝化剂和添加钝化剂的条件下,铅单因子污染及铅镉和铅汞镉复合污染对大豆生长性状的影响和铅在土壤-大豆系统中迁移、累积的特性。结果表明,铅在大豆体内的吸收分配规律为根>茎>叶>籽实,表现出明显的递减性。实验中铅大部分累积在大豆非可食部位,大豆子实中铅的含量仅占植株总铅累积量的0.03%~0.09%。土壤添加钝化剂对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阻止铅向大豆子实的传输,降低大豆子实中铅的累积量。  相似文献   
24.
以3,4-二氯苯胺为原料采用催化缩合法合成得到DCPTA;在棉花、大豆作物上进行了喷施DCPTA的应用研究;井进行了DCPTA合成放大试验和大田应用示范,大豆增产20%,棉花增产17.15%。  相似文献   
25.
以大棚“章姬”草莓为试材,研究不同品质改良剂施用量对草莓植株生长和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蔬品质改良剂增加草莓果实可溶性糖总量,以稀释1000倍液处理具有最好的增糖效果;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以稀释500倍液处理降酸效果最佳。果蔬品质改良剂能增加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固酸比。综合评价,按稀释1000倍液处理比较合适,但根若想降低酸度可以采用稀释500倍液处理。  相似文献   
26.
不同改良剂对烟区土壤肥力性状及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一定数量的石灰、粉煤灰、白云石粉和废菌棒,配合适量化肥构成不同土壤改良剂组合,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改良剂对烟区土壤主要肥力性状及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区土壤施用"石灰+菌棒+常规化肥"改良剂组合的改土培肥和增产效果最好,土壤pH、速效NPK、交换性Ca和Mg分别比对照增加21.33%、44.81%、63.97%、123.2%、56.70%和88.64%;土壤细菌、放线菌、磷细菌、钾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52.54%、125.00%、466.67%、129.59%和3114.29%;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30.77%、100.00%、110.00%和515.38%;烤烟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上等烟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0.89%、49.18%和38.33%.  相似文献   
27.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orption-desorption process and biodegradation of glyphosate in two tropical soils aged with biochar derived from eucalyptus. The biochar aging period was 30 d.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mounts of sorbed glyphosate in Ultisol (96.8, 96.8 and 96.4%) and Alfisol (97.1, 97.5 and 97.4%) soils that were unamended or amended with biochar aged for 0 or 30 d, respectively. Similar amounts of desorbed herbicide occurred in Ultisol (3.3, 3.3 and 3.4%) and Alfisol (4.1, 4.2 and 3.9%) soils, respectively. The degradation time half-life (DT50) of glyphosate in Ultisol unamended and initial amended were higher (38 and 36 d, respectively) than DT50 in the amended soil with 30 d of biochar aging (27 d); and in the Alfisol DT50 was higher in unamended soil (38 d), and similar in soil unamended at 0 and 30 d of biochar aging (21 and 26 d, respectively). The addition of biochar to two tropical soils or its aging did not have any effect on the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glyphosate and its biodegrad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unamended soils, and it can did not affect the transport and persistence of this herbicide in soil.  相似文献   
28.
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以下简称NSM)施入氮、磷、钾养分水平差异较大的3种土壤,分别进行了土壤恒温培养试验和玉米盆栽试验。土壤恒温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施用NSM后,土壤碱解氮含量下降,提高了土壤对氮的保蓄能力,可以减少氮的淋失和挥发损失;玉米盆栽试验结果显示:酸性土壤施用NSM后,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和玉米对氮的吸收,提高氮的吸收利用效率。施用NSM后,养分水平较高的土壤1,氮吸收利用效率提高5.43%-12.31%;养分水平较低的土壤3,氮吸收利用效率提高5.14%-36.34%。  相似文献   
29.
石灰和沸石对酸化菜园土壤改良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石灰、沸石、石灰+沸石对菜园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单施石灰、石灰和沸石混用都能提高土壤pH值,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土壤中交换性铝含量,减少铝毒,而单施沸石对土壤交换性铝无明显影响。施用不同改良剂的各处理的阳离子交换量都高于对照,范围在0.17-5.71cmol·kg^-1之间;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也有所增加,且与对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施用不同改良剂能小幅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幅15.0—135.0mg·kg^-1),而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0.
分别测定岩石在相渗透率改善剂驱前后的润湿性,润湿性的测定采用阿莫特法.实验结果表明,岩心原始润湿性为亲水,水湿油湿指数比nw/no为2.164,注入相渗透率改善剂后岩石润湿性均发生变化,岩石的水湿指数增加,水湿油湿指数比增加,亲水性增强.相渗透率改善剂注入量越多,岩石亲水性越强,润湿性变化波及范围越广;相渗透率改善剂质量浓度越大,岩石亲水性越强;在同样条件下,未成胶时的润湿性变化大于成胶的变化,即亲水程度增加幅度大;随着距相渗透率改善剂注入端距离的增加,岩石亲水程度增强,达到一定距离后,亲水增加的幅度减小,亲水减弱,在出口端附近,接近原始润湿性;因此,岩石在注入相渗透率改善剂后,岩石的亲水性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