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120篇
基础科学   80篇
  210篇
综合类   45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徐克  张书良  胡伟 《绿色科技》2019,(4):115-117
分析了微污染水的水质特点,在现有的微污染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处理方法,即采用活性污泥法对微污染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微污染水,处理效果好,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总有机碳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2%和87.09%,最终出水CODmn和TOC平均值为2.644mg/L和2.993mg/L,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玉米(Zea mays)秸秆年产量居世界之首,具有来源广、产量高的特点。厌氧消化产气是 玉米秸秆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玉米秸秆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复杂的三维 网络结构对其厌氧发酵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导致产期周期长、产气量和生物降解率偏低等问题。为了 提高玉米秸秆的消化率,首先需要通过一定的预处理技术高效破坏其紧密结构,从而提高玉米秸秆的生 物再利用性。目前,秸秆的预处理方法有物理预处理、化学预处理、生物预处理以及联合预处理方法等。 文章在简单介绍玉米秸秆主要成分及含量的基础上,概述了当前玉米秸秆联合预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其 对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盐碱胁迫对滴灌加工番茄生理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盐碱胁迫对加工番茄生理生长和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桶栽试验方法,人工配制不同盐碱程度的土壤(CK:1.5g/kg,S1:4g/kg,S2:7g/kg,S3:10g/kg),研究滴灌条件盐碱胁迫下加工番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1处理对加工番茄的生长指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叶绿素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与CK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S2与S3处理对以上指标均有一定的抑制性,最小值均出现在S3处理,但在生育后期,S2与S3这2个高盐碱处理下,加工番茄的气孔限制值降低,普遍低于S1与CK处理(P0.01),说明在生育后期高盐碱胁迫下加工番茄光合能力的下降主要是由高盐碱胁迫导致叶片气孔关闭的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的;S1处理使加工番茄增产2.1%,而S2与S3处理因抑制加工番茄生长,使其分别减产18.7%和65.4%;果实膨大一期是加工番茄生长发育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此时,加工番茄长势迅速,干物质积累加快,达到全生育期的最大值。研究结果为新疆盐碱地加工番茄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巴基斯坦高温干旱的自然条件及高填方高速公路边坡土壤高盐碱、贫瘠、板结等特点,通过添加有机质(甘蔗渣、河泥)、腐殖酸、脱硫石膏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通过实地调查,选择适宜该地栽培的草本种类及种植方式进行边坡植草。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加入甘蔗渣和河泥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板结情况,最佳施用比例为50%原状土+20%甘蔗渣+30%河泥;在土壤中加入腐殖酸和脱硫石膏可有效的降低土壤pH值,降低土壤盐碱度,最佳配比为0.5kg/m^2腐殖酸+8kg/m^2脱硫石膏;在土壤中加入磷酸二铵可有效的增加土壤中氮磷含量,最佳添加量为22.5g/m^2。通过沿线物种调查,优选出高抗性本地品种狗牙根,并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最佳种植方式为条植。该研究对于巴基斯坦高填方公路边坡绿化防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及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5.
采用间歇式加压热水实验装置,研究了加压热水用于山毛榉树粉的分离规律,探讨了不同温度、处理时间对生物质分离的影响.当温度低于200℃时 ,随着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延长,木粉溶解量、木糖浓度和糠醛浓度均逐渐升高,而葡萄糖浓度和5-羟甲基糠醛浓度则较低.但当温度高于200 ℃时,生物质溶解量基本不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葡萄糖浓度随反应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木糖浓度则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糠醛浓度则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基本不变甚至略有下降,5-羟甲基糠醛浓度则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下培养方法协同作用对新铁炮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以新铁炮百合雷山1号种子为材料,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平的预处理方式、培养温度、培养方式对新铁炮百合雷山1号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培养温度是影响新铁炮百合雷山1号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预处理方式和培养方式。雷山1号种子的最佳预处理方式是4℃浸种7 d,最佳培养温度是21℃,最佳培养方式是土壤播种,发芽率为99.18%,播种后第9 d发芽指数为4.65。不同温度处理下,种子萌发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则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21℃处理下种子的抗逆性和贮藏物质的转化利用要高于15、18和25℃处理下的种子,21℃为适宜温度。【结论】 雷山1号种子的最佳处理方式为4℃浸种7 d于21℃下土壤播种。  相似文献   
107.
云锦杜鹃的耐碱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循环型底面潮水式灌施营养液栽培系统中,对云锦杜鹃3年生实生苗进行了营养液pH4.5,5.5,6.5,7.5和8.5处理。结果表明,以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干、鲜样质量为指标,营养液pH7.5的环境较为适合,而pH8.5处理不适宜云锦杜鹃的营养物质积累,即干、鲜样质量偏低,在其它的低pH处理中该指标均表现为中等水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随pH值的升高呈现出较不明显的下降趋势;根系与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除P之外,所有被测定的矿质营养元素在5个不同的pH处理中均而无明显差异。云锦杜鹃有一定的耐碱性,而且对微量元素没有特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ransdermal local anaesthetic effect of lidocaine or lidocaine combined with prilocaine or tetracaine in horses.

Study design

Experimental, randomized study.

Animals

A total of five healthy adult warmblood horses.

Methods

Horses were clipped bilaterally at the withers, cranial saddle area and caudal saddle area. Baseline measurements for mechanical superficial sensation via von Frey filaments and nociceptive thermal thresholds were performed. A 5% lidocaine patch (12 hour exposure, treatment L), a lidocaine/prilocaine cream (each 2.5%, treatment LP) and a lidocaine/tetracaine cream (each 7%, treatment LT) were applied (both 2 hour exposure). The same product was applied at the same location bilaterally, but on the right side an epidermal micro-perforation (dermaroller, 1200 needles) was performed prior to application. A total of five mor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at each location, immediately at the end of exposure time followed by hourly measurements. Thermal thresholds normalized to thermal excursion were analysed. One- or two-way anova and the Wilcoxon signed-rank test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p < 0.05 considered significant.

Results

Epidermal micro-perforation had no enhancing effect. Treatments L, LP, and LT resulted in increased thermal excursion (%) immediately (84.7 ± 12.9; 100.0 ± 0.0; 100.0 ± 0.0) and 1 hour (81.7 ± 66; 86.0 ± 17.7; 87.7 ± 14.4) after the removal of the respective product compared to baseline (66.1 ± 9.3; 69.9 ± 8.3; 76.5 ± 7.8). Superficial mechanical sensation was decreased by the lidocaine-and-tetracaine cream at all time points, and by the lidocaine patch and lidocaine-and-prilocaine cream for three measurements.

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Eutectic mixtures of lidocaine with either prilocaine or tetracaine led to a reduction in thermal nociception and mechanical sensation for up to 2 hours.  相似文献   
109.
山东省鲁西北平原开发试验区重盐碱荒地实施引淡水淋盐降低耕层土壤全盐量、增施有机肥减轻盐害、农田覆盖减少蒸发、种衣剂和“开大沟、留大背、浇大水,沟内集中施用有机肥、NP肥”植棉法等10项农业综合技术,使耕层土壤全盐量明显下降,土壤容重减小,土壤孔隙度增大,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林木覆盖率由开发前的4.5%提高到21.0%,粮食单产由治理前的6345kg/hm2增加到1.253万kg/hm2,粮食总产量由785万kg增加到1816万kg,人均收入由628元增加到1425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0.
速冻青花菜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响应面方法研究青花菜的不同烫漂温度和时间对青花菜品质的影响。试验中比较了在不同浓度CaCl2处理后,速冻青花菜叶绿素含量和解冻后质构的变化,对现有的预处理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中心组合优化后得出的速冻青花菜最佳预处理工艺为:烫漂温度96℃、烫漂时间2 min、CaCl2浓度0.8%。优化前后数值比较:青花菜蕾质构强度提高26.9%;茎质构强度提高16.8%;叶绿素含量提高26.5%;过氧化物酶酶活降低到生产需要;维生素C、蛋白质和水分没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