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5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2072篇
林业   331篇
农学   1036篇
基础科学   4341篇
  2774篇
综合类   8438篇
农作物   454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267篇
园艺   176篇
植物保护   424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425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588篇
  2020年   655篇
  2019年   666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818篇
  2015年   721篇
  2014年   1094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1512篇
  2011年   1370篇
  2010年   966篇
  2009年   953篇
  2008年   815篇
  2007年   1184篇
  2006年   881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1.
Integrated crop–livestock–forest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improve soil quality. It comprises four different 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s: crop–livestock, crop–forest, forest–livestock and crop–livestock–forest. This work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studies about integrated crop–livestock–forest systems and soil quality. A total of 92 papers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Web of Science—Clarivate Analytics platform, and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was analysed: publication year, institution, region of the studied site, type of integrated system, soil type, tillage system, maximum soil depth and the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assessed. Most studies were publish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10s. Brazil is a prominent focus of research about soil quality and integrated crop–livestock–forest systems, with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from its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The Embrapa was the main publishing institution, present in over one‐third of the studies. Crop–livestock was the most common integrated system, Ferralsols was the most common soil group, and most of the studied soils were clayey. No tillage was the main tillage system. Most studies focused on the topsoil, assessing physical and/or chemical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More emphasis on 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is required, as well as assessments integrating biologic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Future works should compare different integrated systems, including assessments deeper in the soil profile, especially in systems with the forest component, and also in sandy and silty soils.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that have been rarely used should be further tested. Novel indicators should be add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motion of soil quality by integrated crop–livestock–forest systems.  相似文献   
12.
张静  任卫新 《农机化研究》2004,(2):36-37,39
农机产业化是社会分工细化、生产专业化深化的必然产物,其实质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过程。日前,兵团农机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结合兵团实际,提出了推进农机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马广 《农机化研究》2004,(4):34-35,44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发展农业机械化迫切需要加大投入。为此,分析了金华市现阶段农机化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政府、集体、信贷、农户、外资等“多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加大农机化投入,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农机服务合作社运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后塍农机服务合作社的运作实践和成功经验,总结了农机服务合作社运作的自身特点,提出其发展模式的几点探索意见。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水平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小城镇人口、经济实力、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城镇化判别指标归纳起来分两大类:一类是单一指标法或称主要指标法;另一类是多项指标法、复合指标法或称综合指标法。在常用的、单一指标法的城镇化水平计算方法中,城镇人口比重指标法和带眷系数法两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小城镇的城镇化水平,尤其以城镇人口比重指标法计算结果最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百脉根单株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百脉根单株的11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分枝长度(X2)、分枝节间数(X3)、分枝茎粗(X4)、侧枝数(X6)、侧枝长度(X7)、侧枝节间数(X8)、侧枝茎粗(X9)对单株产量(Y)的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枝数(X1)、自然高度(X11)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而分枝叶柄长度(X5)、侧枝叶柄长度(X10)则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分枝长度(1.121 6)>分枝节间数(0.346 3)>侧枝长度(0.114 6)>分枝数(0.106 4)>分枝茎粗(0.084 6)>侧枝节间数(0.034 2)>侧枝茎粗(0.028 9)>侧枝数(0.021 6)>侧枝叶柄长度(-0.043 6)>分枝叶柄长度(-0.065 4)>自然高度(-0.748 2).  相似文献   
17.
18.
西藏山南地区草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由于对西藏山南地区草原状况缺乏全面认识,未能合理利用,出现了草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通过调查提出:调整畜群结构,推行草场有偿承包责任制,开展季节性畜牧业,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区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展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出发,在分析我国山区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山区发展农业机械化可能出现的阻力并对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更新观念、人员素质创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创新、体制创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在农机监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