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9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720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119篇
  586篇
综合类   1685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81.
在永平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和管理中,利用森林防火指挥系统、ArcGIS10.2和Google Earth的功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完成工程地块定位、落实勾绘、面积求算、编辑成图等工作。结果表明以上3种软件(系统)结合易学易用、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结果准确、在无地形图识图能力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工程小班、地块空间位置定位识别、管理。文章简述了地块勾绘,数据格式转换,创建自定义地理(坐标)变换,投影变换,设计小班、地块数据编辑成图的方法和步骤,以期在同类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2.
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迪庆州西北部,国土面积7504km^2,人口58300人,国内生产总值9094万元,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天保工程实施后,“木头财政”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重要内容是发展旅游业。德钦县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丰富资源,发展旅游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培育其他支柱产业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对发展旅游业的前景进行了市场分析和预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3.
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含量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枝、叶中碳素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杉木叶的平均碳素含量为50.44%,枝的平均碳素含量为44.79%;不同层次杉木叶碳素含量的平均值依序为上层叶>中层叶>下层叶,不同层次杉木枝碳素含量的平均值依次为中层枝>上层枝>下层枝;10年生杉木各组分碳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5.29%~49.72%,11年生的为45.80%~50.22%,14年生的为45.80%~50.93%,变异系数范围为1.68%~8.44%;不同组分的碳素含量按大小可大致排列为树叶>树皮>树根>树干>树枝>球果;同一林分中各层次植物的碳素含量按高低排列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10年生和14年生杉木林土壤各层的碳素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4.
井陉县城绿地系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井陉县城的现状分析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 ,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 ,创造了块状与带状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制定了合理的绿化指标 ;形成了河、路、山体兼有 ,且块、带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该规划具有因地制宜、灵活布局、长短兼顾、城乡结合、便于操作实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5.
保靖白云山地区植物属我国华中植物区系的武陵山、巫山植物亚区;有木本植物99科,284属,631种,木本植物区系具有丰富性、古老性、过渡性和地带特有性的特点.其起源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基础上发育而来.因地质、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白云山植物有明显的石灰岩山地特有种和一定数量的华南植物区系成分.该地区木本植物很有保护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用层次分析法研究紫云县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地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发现: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地对总体目标的有效性排序是:轻度石漠化(B1)中度石漠化(B2)重度石漠化(B3)极重度石漠化(B4);在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下,各项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排序是:弃耕还林草(C2)封育保护(C1)合理轮牧(C3)防治水土流失(C4);在重度石漠化和极重度石漠化下,各项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排序是:防治水土流失(C4)封育保护(C1)合理轮牧(C3)弃耕还林草(C2);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系数都0.1,表明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7.
闽侯县油茶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福建省闽侯县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病害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闽侯桐口国有林场发生较严重的病害进行样地调查。共鉴定出18种主要病害,其中叶(梢)部病害14种,枝干病害3种,根部病害1种。发生较为严重且分布广泛的病害有油茶软腐病、炭疽病、煤污病、白腐病(半边疯)、桑寄生,并提出了其中5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8.
随着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安吉竹乡国家森林公园也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原规划范围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生态红线存在交叉与重叠,亟需进行优化整合。文章从优化整合空间、确定发展定位、明确保护重点、提升资源价值4个方面论述了竹乡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策略,分析了调整森林公园经营范围的意义和必要性。文章认为,调整后的竹乡国家森林公园经营范围符合安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有利于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同时能够带动新增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新规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不同年限毛竹-灵芝复合系统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以不同年限(0 a、1 a和2 a)毛竹—灵芝复合系统为对象,对比分析灵芝不同种植年限的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等17个土壤质量指标的差异,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其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旨在为毛竹林下种植灵芝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灵芝种植年限的延长,毛竹林土壤含水率、孔隙度和通气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容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升高,有利于缓解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且种植2 a显著高于0 a (P<0.05)。综合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以及酶活性等指标,毛竹林下种植灵芝后,其土壤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未种植的毛竹林地,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升高,说明灵芝种植有利于提高毛竹林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90.
胡志强  宋孝玉  覃琳  刘辉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19):3862-3874
【目的】保护中国高寒荒漠草原的生态环境,指导草原牧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草畜平衡的角度为制定高寒荒漠草原牧区合理的放牧管理政策及实现牧草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季节性轮牧的特点和牲畜生产节律,考虑了草地资源的时空隔离和牲畜数量的动态变化,对暖季、冷季两个草场放牧时间段进行细化,在现有合理载畜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载畜量最大为目标,以动态草畜平衡为约束条件,以转场时间和出栏率为优化参数,建立了放牧-管理优化模型,并选取青海省乌兰县牧区作为高寒荒漠草原季节性牧区的典型代表,利用遗传算法寻优,确定乌兰县牧区丰、平、枯3种降水情景下最优放牧条件,进行草畜平衡优化模拟计算和动态草畜平衡分析,并与优化前进行对比。【结果】放牧-管理优化模型对牧区不同降水情景的模拟结果均较好。以未利用饲草量最低为依据,确定乌兰县牧区丰、平、枯3种降水情景下最优放牧条件分别为11月1日转场,出栏率43.4%、11月3日转场,出栏率38.2%和11月3日转场,出栏率36.7%,最优合理载畜量分别为109.92、96.14和83.64万标准羊单位,较优化前合理载畜量分别提高了11.75%、10.44%和10.43%;优化前后乌兰县牧区丰水年的合理载畜量分别为98.38和109.92万标准羊单位,比枯水年的75.74和83.64万标准羊单位的适宜承载量高30%,可见除牲畜出栏率和转场时间外,降水量也是影响牧区合理载畜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牧区产草过程与牲畜动态需草过程的分析,进行乌兰县牧区平水年动态草畜平衡计算后发现,优化前冷季牧场可利用饲草不能被完全利用,放牧过程存在不合理之处,剩余草量超过6 130万kg,而优化后可利用饲草未充分利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牧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对于乌兰县整个牧区而言,调整放牧转场时间和牲畜出栏率是改良放牧制度的可靠方式;利用放牧-管理优化模型对牧区放牧过程进行优化,可以在保证牧区全年合理载畜量较高的同时,能够实现季节性轮牧区动态草畜平衡。【结论】放牧-管理优化模型对高寒荒漠草原季节性牧区的适用性较好,对轮牧区放牧管理过程调控和草畜平衡优化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放牧-管理优化模型可有效调控牧区载畜量,其优化结果可为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提供参考,因此可将该模型用于优化单个牧户或牧场的放牧过程,得到单个牧户或牧场的最优放牧条件,从而制定相应的放牧制度,对单个牧户或牧场的生产实践工作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