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9篇
  26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1.
区域碳收支核算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城市碳收支核算不仅有助于建立区域碳平衡分析的理论框架,而且对于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及低碳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郑州市为例,在对碳收支及碳排放压力进行核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对郑州市2030年的碳排放进行了预测研究,并提出了郑州市低碳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郑州市碳收支呈明显不匹配现象,碳排放总量及其增速明显超过了碳吸收。其中,能源活动和农作物分别是主要的碳源和碳汇途径,两者各占碳排放/吸收比重的80%以上;(2)郑州市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这表明,随着节能减排和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区域碳排放效率明显提升;但总体而言,郑州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处于弱脱钩状态,经济发展仍然依赖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增长;(3)预测发现,2030年碳排放量虽比2012年大幅度增长,但碳排放效率逐渐提升,预期碳排放增长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12.
郑州市林业生态村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市林业生态村规划结合林业的优势和特点,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潮流,依据村庄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产业结构等状况,将郑州市周边县(市)区推荐的42个典型村划分为5个类型进行规划。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思路及发展目标,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森林环绕、产业发达的林业生态村。  相似文献   
113.
对郑州市8个主要城市滨水区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相似性系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城市滨水区植物群落中乔灌木配置较丰富,水生植物则比较单一;郑州滨水区的植物物种中,乡土物种所占比重较少,且个别样地还出现外来入侵物种。早期建设的滨水区绿地在物种多样性方面都要优于新建设绿地;滨水区绿地绿化形式基本相同,物种都较为单一,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对城市滨水植物的应用与保护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4.
基于遥感的郑州市农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郑州市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支持下,对郑州市1988年和2009年的TM传感器数据进行监督分类,分析了该市的土地利用情况,重点评价了农用地的变化情况及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郑州市的城镇建筑用地与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增加率分别为183.40%和123.39%;同时农用地大量减少,减少率为4.11%,郑州市的城市化进程明显。通过对郑州市不同区域的农用地分析,计算了各区域的农用地利用相关系数,发现郑州市区的农用地面积减少量最大,达到159.01km2。研究认为,影响农用地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因素以社会因素为主,包括政策因素、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15.
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城市园林绿化配置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郑州城市道路绿化改造升级、树种苗木选配以及公园景观建设等园林绿化配置现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6.
基于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对郑州市热环境的空间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应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郑州市未来9年的热环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3年,郑州市热岛效应随着城市发展方向的移动,四环以内的热岛类型正趋于恶化,三环内热岛类型由次低温区、中温区向高温区转移,三环至四环区域内,热岛类型由次低温区向中温区转移,四环以外东南部受到工厂外迁引起的地表温度升高,其余大部仍处于次低温区。未来9年,在现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郑州市四环内的热岛效应可能会加剧,截至2022年,低温区、次低温区、中温区、高温区、超高温区的热岛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0.41%,21.01%,68.96%,9.19%,0.38%。植被减少及建筑物增多是热岛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植被以及水域具有很好的“冷岛”效应,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117.
郑州市园林地被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郑州市园林地被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其园林应用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郑州市园林地被植物有76科、215属、347种、2个亚种、31个变种、6个变型及44个品种,包括灌木157种、藤本28种和草本245种,其中《郑州植物志》未记录的有43科、94属、86种、1个亚种、19个变种、4个变型及35个品种。研究发现,组成郑州市园林地被植物的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禾本科、柏科、百合科、唇形科和木犀科等,优势属为蔷薇属、圆柏属、绣线菊属、卫矛属、景天属和女贞属等。郑州市丰富的地被植物种类,为本市及周边地区的园林绿化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8.
郑州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揭示城市化过程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郑州市郊区为例,对其表层土壤重金属Pb、Cr、Cd、Hg、As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进行了评价,并应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内表层土壤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均有超过背景值现象;其中Cr含量远远高于背景值,重度污染,为主要污染因子,Pb为轻污染,其它重金属处于警戒线等级;污染综合指数均超过1,处于轻污染以上等级;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在郑州市郊区的分布特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对黄花槐在郑州地区的引种驯化实验,对黄花槐抗性、生长状况、观赏性、繁殖能力、耐修剪性5个方面进行综合测定分析,证明黄花槐在郑州地区可以正常生长繁殖,进行推广应用,可弥补郑州地区秋冬季缺少开花植物的缺憾。  相似文献   
120.
为探究郑州市常绿灌木的抑菌能力,以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13种常见常绿灌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率,选择癸醛、苯甲醛、β-蒎烯、柠檬烯、3-蒈烯5种叶片中主要的挥发物单体,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挥发物单体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13种常绿灌木间抑菌率差异显著(P<0.05),同一植物碎叶的抑菌率大于相同质量的整叶,南天竹和海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的均为南天竹;5种挥发物单体对供试菌株的抑制程度不同,苯甲醛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β-蒎烯最弱。在今后郑州市进行城市绿化时,可以选择南天竹等抑菌能力较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