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6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69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81.
Diversifica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major strategies for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brackishwater aquaculture. On the context of diversification, a 180‐day cultur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here four farming systems were tested: monoculture of mud crab, Scylla serrata (T1), polyculture of mud crab, with mullet Mugil cephalus and shrimp Penaeus indicus (T2), polyculture of mud crab with mullet, shrimp and oyster Crassostrea cuttackensis (T3), polyculture of mud crab with mullet, shrimp, oyster along with periphyton net (T4) covering 10% of the water spread area.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rowth performances of mud crab, shrimp and oyster among the treatment but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5) final average body weight (ABW) of M.cephalus was recorded in T4 (121.19 ± 2.09 g). Production considering only the fed animals (excluding oyster) was significantly (p < .05) higher in T4 (2,115 kg/ha) compared to other treatments. The overall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do not vary significantly (p > .05) among the treatment ponds.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ammonia nitrogen (TAN) and nitrite‐N, highest value was recorded in T2 (56.23 ± 39.47 µg/L and 185.53 ± 110.71 µg/L) and T1 (55.78 ± 32.26 µg/L and 180.83 ± 103.65 µg/L). The results from the current experiment based on water quality and growth of animals showed that there is no neg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ud crab and other animals stocked in the polyculture pond which indicated that polyculture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相似文献   
82.
应用PCR方法检测患“黄水病”锯缘青蟹中的血卵涡鞭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水病"是目前锯缘青蟹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病蟹主要症状表现为肌肉白浊,体液呈土黄色或浊白色牛奶状。因该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青蟹养殖业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青蟹养殖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从病蟹体液中发现大量疑似血卵涡鞭虫的寄生原虫,应用已建立的梭子蟹血卵涡鞭虫病的PCR检测方法对患"黄水病"青蟹进行检测。结果从患病青蟹组织的DNA中扩增出产物大小为585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经序列分析比较,与三疣梭子蟹上发现的血卵涡鞭虫的序列同源,同源性达99.7%。综合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组织病理学、电镜观察等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血卵涡鞭虫是引起养殖青蟹"黄水病"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83.
采用LC/MS~n法分析恩诺沙星在锯缘青蟹血浆中的代谢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对锯缘青蟹口灌恩诺沙星给药后血淋巴中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血浆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碰撞诱导解离分析,获得了各化合物的多级质谱信息,通过比较各化合物结构和质谱裂解途径的异同点,发现有三个代谢产物,其中峰面积最大的为环丙沙星,其次为羟基化恩诺沙星,另一代谢产物可能是加氧恩诺沙星;推测恩诺沙星在锯缘青蟹体内的代谢反应主要是脱乙基反应、羟基化反应和氧化反应。通过定量分析,血浆中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分别为19.1μg/ml和0.526μg/ml。  相似文献   
84.
珍稀乡土树种大果榉在国土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了大果榉(Zelkovasinica Schneid.)的分类位置、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用途;通过综述大果榉及其近缘树种的研究进展,表明大果榉是山西省珍稀乡土树种,在国土绿化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对大果榉繁育技术进行研究,筛选出适用于不同造林绿化目的的大果榉苗木,对于丰富我省的造林绿化树种、培育珍稀用材树种以及振兴乡土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85.
对广西隆林县榉木(Zelkova schneideriana)生长调查表明:(1)榉木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酸性土、石灰岩钙质土都能生长,在岩缝、陡壁上也能生长;(2)榉木生长速度中等,胸径连年生长量0.1~1.3 cm,年平均0.43 cm。榉木胸径速生期持续时间长,30~60年间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0.52 cm;(3)榉木为阳性树种,酸性土上常与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钙质土上常与榆树(Ulmus pumila)、君迁子(Diospyros lotus)等落叶树种形成落叶阔叶林,榉木处林冠上层,为优势树种。  相似文献   
86.
大叶榉不同种源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大叶榉种源为材料,测定其叶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大叶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在不同种源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5个大叶榉种源的抗旱性顺序为赣州种源怀化种源滁州种源湖州种源南京种源。说明大叶榉不同种源间存在着的较大的抗旱性差异,该树种具有较大的种源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87.
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p40蛋白的体外表达与单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Scylla serrata reovirus,SsRV)第9节段(S9)编码的p40蛋白可能为病毒的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为了便于确认p40在病毒复制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S9片段的开放阅读框(ORF)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实现了在宿主表达菌E.coli 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进而纯化了重组表达蛋白p40(rp40),并制备了抗SsRV p40蛋白的2株单克隆抗体(4B7、3E5)。经Western blot分析表明,2株单克隆抗体均可特异地识别rp40蛋白,以及识别SsRV病毒蛋白中分子量为46 ku和40 ku 2条蛋白条带。实验结果不但确认SsRV p40为SsRV的结构蛋白,也提示p40和p46蛋白可能具有相同的抗原表位。为该蛋白的后续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榉树苗木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南京、镇江、常州和无锡等江苏榉树主要分布地,选取榉树1年生播种苗苗圃12个,对1080株榉树苗木的地径和苗高调查,进行了小样方随机抽样;通过对70株苗木的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以及全株干重进行相关分析后,确定地径和苗高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分别用标准差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榉树苗木质量的分级标准进行丁探讨比较。结合苗木生产实际,得出1年生榉树播种苗的3级分级标准是Ⅰ级苗:地径≥1.0cm,苗高≥110.0cm;Ⅱ级苗:1.0cm〉地径Ⅰ〉0.60cm,110.0cm〉苗高≥85.0cm;Ⅲ级苗:地径〈0.60cm,苗高〈85.0cm。  相似文献   
89.
鄂东大别山区榉树资源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榉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阐述了榉树在鄂东大别山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和种群数量特征,并根据榉树的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榉树实生苗苗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榉树是一种用材和园艺观赏硬质阔叶树种.为了了解内源植物激素与榉树实生苗生长状况的关系,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榉树实生苗内源IAA、GA3、ZT和ABA的水平.结果表明,这4种内源激素含量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然后下降的趋势.当3月项芽萌发的时候,IAA和ZT水平较高,而GA3和ABA水平较低.过了萌芽期后,4种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