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6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856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120篇
  927篇
综合类   2360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3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31.
介绍了临时绿地建设的概念,西宁市建成区实施临时绿地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阐述西宁市临时绿地建设项目中采取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措施及开展临时绿地建设项目后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临时绿地建设项目在西宁地区建成区绿化中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2.
分析了农村妇女就业的背景及其必要性,以晋江市农村妇女就业作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法,从文化程度、就业信心、就业意愿和就业率等多个角度总结了农村妇女的就业现状,剖析该地区农村妇女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3.
唐明贵  杨炯蠡 《农学学报》2014,4(10):117-120
以贵阳市为例,在对贵阳市旅游人力资源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4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人力资源生态环境;(2)创建贵阳旅游学院,实现旅游人才系统培养;(3)加快开发旅游紧缺人才,提升旅游企业经理管理水平;(4)实施乡村旅游创业培训工程,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以期为贵阳旅游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4.
近年来三亚水产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发展迅速,给三亚近岸水体的水质带来了影响。于2013年1-4月对濒临三亚市区的三亚湾和远离市区的亚龙湾水体中的pH值、溶解氧、磷酸盐、亚硝酸盐、总磷、化学需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亚湾水体中的磷酸盐、亚硝酸盐、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含量均高于亚龙湾,且个别月份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水体中pH值和溶解氧的测定表明,2处海湾水体符合国家Ⅰ~Ⅱ类海水水质标准;三亚湾和亚龙湾水体中的磷酸盐浓度分别为0.0152~0.0189 mg/L和0.0082~0.0143 mg/L,分别符合国家Ⅱ~Ⅲ类和Ⅰ类海水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含量分别为0.528~0.899 mg/L和0.533~1.013 mg/L,均符合国家Ⅰ类海水水质标准。亚龙湾水体水质优于三亚湾,且前者多数海域水体符合国家Ⅰ类海水水质标准;后者多数海域符合国家Ⅱ~Ⅲ类水质标准,少数符合国家Ⅰ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5.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web-based GIS platforms are typically used by large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for the purpose of data storage, query, analysis, and spatial data mapping. Google Fusion Tables, however, provides cloud-based computing services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easy user collaboration through the Google Maps interface. Fusion Tables are oriented towards smaller organizations that previously were unable to publish data online due to limitations of database knowledge, high cost of start-up, and restrictions on implementation. In this research project, we assess the functionality and limitations of Fusion Tables and associated API as a spatial data management system by programming an interactive web-based mapping platform, the CityTrees.ca Project, designed to showcase the benefits of trees growing on the campus of Ryerson University, Toronto. Specifically, Fusion Tables functionality, such as data storage and manipulation, is used to build a query interface (both attribute and spatial) that permits users of CityTrees.ca to search for and map trees by species, diameter, height, and location. We found that Fusion Tables performed well as a storage medium for our campus tree data, which could easily be explored through our creation of a JavaScript-enabled query tool. Our project provides a unique roadmap for small to medium-sized urban forestry organiz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non-profits seeking to create interactive mapping applications where data privacy and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 are not fundamental.  相似文献   
136.
[目的]开展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主要生态廊道识别研究,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格局的优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江西省抚州市为研究区,选取土地利用因子,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敏感性等多种因子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依据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评价、全域水文分析、生态保护红线以及自然保护地识别生态源地,依托MCR模型和ArcGIS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开展研究。[结果](1)抚州市整体生态环境良好,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性区所占比例为49.97%,主要集中在抚州市中部地区,以黎川县、乐安县、宜黄县和南丰县为主;抚州市生态敏感性极重要区所占比例为1.39%;(2)生态源地面积3302.34 km~2,所占比例为17.57%,以抚州市东部和西南部为主;(3)以全域的生态要素和地形地貌等为基底,抚州市呈现出“一轴、两屏、多廊、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结论]结合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形成完整、系统的生态保护格局和开敞空间网络体系,维护抚州市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探究天津市填海造陆区自然演替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填海造陆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天津市不同时期填海造陆区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测定与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等分析方法,分析天津市填海造陆区植物群落类型、演替模式和影响因素。[结果] ①天津市填海造陆区自然植被演替序列为: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盐地碱蓬群落→獐毛群落→芦苇群落→柽柳—鹅绒藤群落。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含盐量逐渐降低,植物种类逐渐增加。②土壤全盐含量、离市区二级道路的距离和离15 m等深线的距离在不同演替阶段间存在显著差异,是天津市填海造陆区自然植被演替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 天津市填海造陆区的植被演替受自然和人为因子的共同作用,科学调控环境因子(如土壤全盐含量)可为填海造区植被恢复提供有利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38.
坡耕地是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坡耕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有益于为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及生态功能修复与保持提供参考。基于2000-2018年坡耕地空间分布信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LISA)、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等方法,从坡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坡耕地冷热点格局和坡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开展,揭示重庆坡耕地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与2000年相比,2018年重庆坡耕地面积减少2.40%,坡耕地2.23 万km2,占耕地59.35%。6个区县(渝中、江北、江津、南岸、大渡口、石柱)年均坡耕地变化动态度大于1%,不同区县坡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差异明显。2)近18年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建设用地等地类发生显著转移,转出、转入总体较均衡,其中坡耕地退为林地主要集中位于秦巴和武陵山区的石柱、武隆、丰都、云阳等区县,在土地利用转移过程中坡耕地面积呈小幅度减少趋势。3)坡耕地局部空间自相关异质性较显著,大多数区域坡耕地面积呈高-高和低-低聚集状态,热点区集中在渝东北区,冷点区分布在渝西区和主城区。4)林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乡村从业人员、农林水支出等经济、社会及政策因素是主要驱动因子,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大部分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其中解释力较大的交互驱动因子为粮食产量/坡度(2005年,0.9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常住人口(2018年,0.910),海拔、降雨等自然因素对坡耕地变化有一定影响,但经济发展、政策调控、农民收入、城市扩张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坡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重庆以及西南山地丘陵区坡耕地资源保护与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9.
陈斌    徐尚昭    周阳阳    王宏志  叶永钦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4):344-351
为了探究典型生态脆弱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规律,以湖北省宜昌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从三生空间视角构建“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模型,对宜昌市近15年间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宜昌市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空间面积占比最大,且各时期占比均在71%以上;(2)2000—2015年,宜昌市景观生态安全整体呈现西北—西南高、东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安全区集中分布在土家族自治县、夷陵区,不安全区主要分布在当阳市等低海拔地区;(3)2000—2015年宜昌市景观生态风险冷点、次冷点数量增加,次热点和热点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态势。(4)宜昌市“三生空间”景观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不高,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西北、西南山区景观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明显优于东部地区。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以及制约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及其耦合协调性,故需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格局、提升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促进宜昌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0.
林晋大      多玲花      邹自力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4):362-369
为探究城市扩张与景观破碎化演变过程及其关联机制,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基于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城市破碎指数(UFI)刻画建设用地的景观破碎化水平; 然后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景观连接度分析量化了自然景观和耕地的景观动态演变过程; 最后采用格网分析探究了三者之间的空间自相关动态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南昌市共有273.26 km2的耕地及45.61 km2的自然景观转为建设用地,整体城市破碎度指数在研究期内由2.27上升至4.94; 耕地核心区数量在15 a时间内持续衰减,自然生境在前期变化平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核心及桥接区不断减少,岛状斑块开始增加; 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景观破碎度与自然生境、耕地平均连通概率三者呈负相关,景观破碎度与耕地、自然生境平均连通概率之间的高低聚集区域集中分布在城市扩张的主要区域。2000—2015年城市快速扩张导致的破碎化致使耕地及自然生境景观结构发生改变,景观连通性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