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81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5篇
  71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以佛山云勇林场4种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包括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桉树林和杉木林,分析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水质特征,并综合评价其水质等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pH值为5.93~6.34,均为弱酸性水;同一林龄段中,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溪流水中总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桉树(Eucalyptussp.)林(P<0.05)。桉树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溪流水总氮含量均大于2.0 mg·L-1,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为富营养型水质;不同林龄段人工林溪流水总磷含量达到地表水Ⅱ类或Ⅲ类标准。不同林龄段人工林溪流水总硬度、Cd和Hg含量达到饮用水标准,氟化物、Pb、Cu、Zn、Cr6+和As含量达到地表水I类标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杉木林溪流水水质最好,其次为桉树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72.
简述绍兴县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森林资源及森林经营等基本概况,分析绍兴县森林资源特点,针对森林资源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成功经验在江南水乡或类似区域的县域森林可持续发展中得到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以宁南旱区种植业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该区2007—2012年系统生产力与种植业结构和效益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6.19×105~6.29×105hm~(-2)之间;蔬菜面积逐年增加,最大增幅达1.20倍;瓜果类作物面积有所减少,种植业结构由以粮食为主的一元结构逐渐转变为以粮食、油料、蔬菜、其它经济作物为主的多元结构(2012年粮∶经∶饲比例为1∶0.31∶0.12),种植业用地结构渐趋合理。种植业系统生产力明显提高,其中蔬菜产品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最高,分别为3.94×104kg·hm~(-2)和1.26×105元·hm~(-2);种植业总产值逐年增加,截止2012年种植业总产值达1.07×1010元,较2007年增加了2.11倍,其中蔬菜产值最高(0.49×1010元),粮食次之(0.34×1010元),油料和瓜果产值较低(0.12×1010元和0.07×1010元),产值结构趋于平衡。总之,宁南旱区经过近年来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在调查年度内系统稳定性有所增强,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4.
晋南麦茬复播绿豆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适于晋南麦茬复播的优良绿豆品种,先后引进了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优良绿豆品种26 个进行了为期3 年的筛选试验,对其在晋南麦茬地复播的物候期、抗性差异、产量表现、综合性状差异及年际间的产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豆品种(系)的出苗天数基本一致,均为5~6 天,生育天数差异较大,最大相差13 天;综合抗性以早熟品种表现较好;与对照‘晋绿豆3 号’相比,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气象因素导致年际间产量差异较大,2013 年的气象因素能更好满足绿豆此 期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籽粒产量最高,可达2140.53 kg/hm2;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依据当地复播绿豆品种的筛选标准,结合田间试验综合表现,以‘冀绿7 号’、‘冀绿8 号’、‘冀绿9 号’、‘保绿942’、‘黑珍珠’绿豆的产量高、成熟较早、综合性状优,年际间性状表现稳定,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5.
在分析南海浮游生物样品时,发现了花水母亚纲(Anthomedusae Haeckel,1879)丝螅水母目(Filifera Kühn,1913)介螅水母科(Hydractiniidae L.Agassiz,1862)介螅水母属(Hydractinia van Beneden,1841)2新种:缢介螅水母(H.constrictura sp.nov.)和叶状介螅水母(H.phyllosoma sp.nov.)。缢介螅水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伞近球形,无顶突;垂管长,其中部有一圈凹缢,把垂管分为2个部分,上端为泡状组织,下端为胃部,上有水母芽,口有4个口腕,口腕末端为刺胞球;生殖腺位于垂管间辐位;4条短的缘触手,触手基球球状,无眼点,触手上具环状刺胞,末端具刺胞球。叶状介螅水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伞钟形,胶质薄,无顶突;垂管短,无胃柄,口方形,有4个叶片状口唇,口唇上长满刺细胞;生殖腺分布在垂管上,间辐位,无水母芽;4条单生触手。模式标本保存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76.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特殊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20年来,人们对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研究日渐深入,在石漠化已成为研究热点的今天,笔者提出应当强调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特殊性这一基本条件。以其特殊性为出发点,才能科学地认识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本质和危害性。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特殊的水土流失是诸多因素造成,地质背景是特殊性产生的前提条件,气候背景是特殊性产生的重要原因,自然因素的特殊性是水土流失特殊性产生的直接原因,人文因素对水土流失的产生有巨大驱动作用。石漠化是这一地区特殊水土流失的结果。其特殊性的研究意义在于获得适用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特点的评价标准、研究方法和防治手段,最终指导石漠化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7.
45种南药植物粗提物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碟法测定了45种南药植物粗提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斜纹夜蛾3龄幼虫对九里香、鸭胆子、槟榔、薏苡、花椒、胡椒、生姜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均达75%以上,对九里香、生姜、地桃花、竹卷心、苏铁、槟榔、蟛萁菊的选择性拒食率均达90%以上,其中对九里香的拒食率为100%.  相似文献   
78.
2001-2006年,以镇安县为代表对南北过渡区二栗子优良单株进行调查,按照初选和复选程序分别对树龄、生长情况、单株产量、单位树冠投影产量、单粒质量、每苞栗果数以及栗苞性状等通过比较研究,共选出优良单株13棵.从10个性状的统计分析表明,所选出的13棵优树从单株产量、单位树冠投影产量、平均单粒质量、每苞栗果数、出实率等均超过选择标准,表现出明显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79.
浙贝母在浙南规范化种植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通过试验研究,从产地环境选择、栽培与管理技术、采收与加工技术等方面,制定浙贝母在浙南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SOP),保证药材的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06年人工繁殖的1只亚成体雄性朱鹮进行了3d放飞试验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人工繁殖后代放飞后,有自我觅食的能力;首次飞翔能力较差,但随着飞翔训练的进行,它们的飞翔能力提高较快;亚成体可成为今后朱鹮野外放生的主要群体;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野外放飞的主要研究任务是训练飞翔能力和觅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