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742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42篇
  448篇
综合类   1322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740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18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刘培蕾  陈胜琼  刘益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01-13004
以温州市大罗山生态墓地建设规划为例,探讨了运用生态学的观念、原理、方法,规划设计园林化的公共墓地,使墓园规划上升到生态建设层面的方法。希望通过寻求适合现阶段发展特点的方法,对大罗山生态墓地建设进行统筹安排,统一布局,使其既符合现实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实施管理,又要适度超前,对将来发展提供思想引导与物质准备。  相似文献   
42.
草地螟发生程度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把草地螟的监测预报工作做好,与有关省、自治区合作,对草地螟的发生程度进行了划分。明确选择分级要素时要遵循普遍性和通俗性原则;确定分级量化指标时要依据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以及统一与协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协调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使部分省、自治区完成了草地螟发生程度的划分工作。对尚未完成划分的地区具有一定示范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3.
本文根据2001和2002年的调查结果,记述了广东省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种类调查结果.共计11目69科193种。  相似文献   
44.
对广东省鹤山和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小蛾类昆虫进行调查,计有8科35属43种。其中广东新记录种14种。  相似文献   
45.
秦岭南北地区人口增长对水资源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近30年来(1970-2000)关中地区33个县市、陕南地区26个县市气象观测数据及研究区内各主要县市的近50年来(1949-2000)人口数据,对比分析了人口增长对秦岭南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分析表明近50年来,关中地区每年平均增长人口27.1万人,陕南地区每年增长人口8.9万人,关中地区人口总数和增长速率分别是陕南地区的2倍和3.5倍;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的人均水资源量变化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关中地区的下降速率为每年2.1%,陕南地区下降的速率为1.4%;从时间上看,关中地区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人均水资源量减少了46.5%,陕南地区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人均水资源量减少了16.5%;从空间上看,关中地区主要缺水区域位于渭河的中下游,大部分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在1,400m3以下,而陕南地区只有汉中水资源受人类影响较大人均水资源量在1,400m3以下,其他县市水资源仍然很丰富,人均水资源量在2,800m3以上。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关中地区的水资源较陕南地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严重的缺乏,前景不容乐观。因此,从人口和水资源两方面考虑陕南地区是支持关中经济发展的重要后方。  相似文献   
46.
本文论述了新疆山区的降水特征及其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合理利用降水资源的意见。  相似文献   
47.
草地螟迁飞活动的雷达观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80年代初期,我国草地螟猖獗为害,其虫源和迁飞问题不清。1984年6月在山西省雁北地区应县应用雷达观测了草地螟蛾的迁飞活动,并辅以地面发生动态调查,查明当地越冬茧密度约达每平方公里2000万头,6月2日羽化率为2.7%,6月10日达66%。成虫在15℃以下不飞行,15—17℃受震动后,在近地面几十厘米高处做数米距离的飞行;18℃以上则能主动飞行;20℃以上大量主动飞行。迁飞的高度在400m 以下,多在80—240m之间。成虫一般白天不起飞,多数在日落前后起飞。飞行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多数向东北方向迁飞。在当地羽化盛期,当出现西南气流、气温上升达20℃以上时成虫大量迁飞。  相似文献   
48.
武威地区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及其防除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武威地区天然草地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对草地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天然草地共有毒植物172号,分属31科84属,平均2.15种/m^2,盖度达4.41%地上部分生物量11.28g/m^2。对草地危害的主要黄花棘豆,甘肃棘豆,小花棘豆,狼毒和马草,受侵害的草地主要是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通过分析,提出了有毒植物防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71,自引:6,他引:65  
通过对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现状的调查研究,将这一地区的退化草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4类,对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地采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禁牧封育、毒杂草防除和草地施肥的措施进行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的恢复改良。通过建植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的手段恢复与重建重度和“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0.
为更好地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暖季放牧条件下人工草地牧草的生长特点,为制定合理放牧制度提供依据,于2001~2003年开展了暖季放牧牦牛对多年生人工草地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放牧2年后轮牧人工草地播种牧草比例为95.27%,连续放牧人工草地为86.15%,无放牧人工草地为58.01%。轮牧人工草地牧草月风干重最高值3 198.8 kg/hm2,连续放牧人工草地为3 023.2 kg/hm2。放牧可以提高人工草地牧草生长率,轮牧人工草地的牧草生长率高于连续放牧人工草地。放牧还影响着第2年播种牧草的生长,轮牧能促进种子出苗数,播种牧草的鲜重,风干重和种子产量分别达到了5 088.88 kg/hm2,3 053.33 kg/hm2和480 kg/hm2,均高于连续放牧人工草地和无放牧草地,轮牧人工草地杂草鲜草产量最低,为193.33 kg/hm2。适宜的放牧是保持人工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