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7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478篇
林业   1216篇
农学   602篇
基础科学   429篇
  1336篇
综合类   3648篇
农作物   211篇
水产渔业   380篇
畜牧兽医   554篇
园艺   184篇
植物保护   43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乌梁素海湿地环境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系统建立乌梁素海湿地基础地形库、生态库、资源库、工程档案库、遥感影像库等基础数据库及信息发布系统 ,使 GPS、GIS、RS紧密结合 ,同时实现了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一体化集成。本系统可以为乌梁素海湿地生态治理与资源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信息及其管理 ,对生态工程规划与实施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并提供实时监控服务。  相似文献   
22.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并且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固然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等先天不利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所造成的。因此 ,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社会经济发展应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23.
我国防沙治沙科研的突破口初探-以河西走廊沙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科研在我国广大沙区具有代表性。河西走廊防沙治沙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⑴宏观战略研究薄弱 ,研究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 :治沙措施散件得不到优化组合 ,其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研究客体之间互相割裂 ,缺乏从总体上控制沙漠化的研究 ;农业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的结合点问题没有解决 ;研究课题重复。⑵散件成果多属定性结论 ,缺乏操作性。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是治沙科技发展的突破口 :只有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科学处理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三方面的关系 ,才能实现各种防沙治沙措施的优化配置 ,才能实现治理结果的持续稳定。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建立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数学模型才能科学处理多系统的复杂关系。现代数学方法是系统科学的主要方法。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现代数学方法是治沙科技发展必须达到的 ,是治沙科技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4.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 4条源流出山口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2 2 4 .9× 10 8m3 (195 7~ 2 0 0 1年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塔里木河流域山区气候出现变暖增湿的趋势 ,2 0世纪 90年代径流量达 2 4 1.9× 10 8m3 ,增幅 7.6 %。由于源流区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使得补给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不断减少 ,水文条件改变 ,造成干流上、中游段耗水严重 ,导致下游生态与环境急剧退化。自 2 0 0 0年以来 ,实施的从开都河—博斯腾湖向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 ,已使下游生态环境开始恢复生机。  相似文献   
25.
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陕甘宁老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近年来由于气候、人类开发资源等自然和人为原因 ,使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升高。选定年降水量、年均温、蒸发量等 8个指标 ,定量评价各县 1 970 - 2 0 0 0年的脆弱度状况 ,结果表明榆林、延安两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 ,脆弱度存在空间差异但差异不明显 ,时间段上的波动幅度不大。陕甘宁老区脆弱生态环境具有不稳定性 ,对外界干扰较敏感。  相似文献   
26.
燕麦枯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杂环类内吸性除草剂燕麦枯(difenzoquat)对家蚕,蜜蜂,广赤眼蜂,瓢虫,蚯蚓及土壤微生物种群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该结果表明,燕麦枯在高于使用剂量下对供试的生物种群的没有明显影响,由此推断,在推荐用量下燕麦枯不会造成对田间生物种群的破坏。  相似文献   
27.
竺笑 《家畜生态》2004,25(4):13-16
本文讨论了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及遗传物质的范围和生物可塑性的问题。遗传物质的变异是进化的内因,环境对遗传物质的变异起到诱发与筛选的作用,进化后的生物对环境又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28.
莫莫格湿地干-湿界面优势植物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莫格湿地从高河漫滩底端到顶端选取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片断作为固定观测样带,并设置6个观测样方,生长季5月、7月、9月3次观测结果表明,小叶章优势种群5月份密度最高达1154-1594株/平方米,7月种群数量下降,9月有所升高;踏头苔草优势种群5-7月份密度在3 414-7 193株/平方米,9月份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土壤相对含水量低地段小叶章种群相对优势度大,土壤相对含水量高地段踏头苔草种群相对优势度大,局部地段生长季内有相对优势度相互替代过程,莫莫格湿地干-湿界面上小叶章和踏头苔草两个种群可以共存。  相似文献   
29.
210国道榆林至陕蒙交界段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分析榆林至陕蒙交界段生态环境对公路及公路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公路建设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对公路建设前后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状况进行了预测 ,最后提出水土保持与防沙护路的方案。结论是 :只要把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该公路建设和营运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很小的 ,而且 ,由于公路建设本身的需要所采取的防沙护路措施 ,会使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更好  相似文献   
30.
额济纳旗浅层地下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2 0 0 3年 4- 5月在黑河下游额济纳分两条路线 (a -a’和b -b’)采集水样 ,分析了额济纳现状水资源特征。远离河道区域水化学类型有HCO3·SO4-Na、Cl·SO4-Na·Ca、HCO3·Cl-Na·Ca和SO4·Cl-Na ;在河道附近或河道地区水化学类型主要是SO4·HCO3-Na ,类型单一 ;研究区矿化度和各离子含量随距离补给源的远近增减而升降 ,表明它们主要依赖于上游补给水量 ;同时 ,额济纳地处干旱区 ,降雨稀少 ,该区植被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的改变直接导致了区域生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