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46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真德秀的选学观深受唐代古文运动的浸润,也深受南宋程朱理学重道轻文的文艺思潮激扬。《文章正宗》其文体分类、先后次序、选文范围等,体现了南宋正统文学重视作家道德修养、轻视文学审美价值的文学风尚,同时反映了真德秀尊王尊圣、忧国忧民的政治思想在选学领域的申发,烫烙着南宋偏安王朝的社会印痕,褫夺了文学以抒情为基本特质的功用。  相似文献   
12.
考察汉代奴婢放良问题,对秦汉奴婢问题的揭示不无裨益。主要从汉代法律、诏令及史实三方面,分析了汉代奴婢放良措施,并就放良奴婢的善后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浅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秦汉"大男大女模式"最初并不是专门用来征发赋役的,它是最基本的人身控制模式。直到汉初,"大男大女模式"与赋役制度仍不是直接对应。随着户赋演变为口赋以及杂税的弹性扩张,赋税征缴逐渐向"大男大女模式"靠拢;秦汉"傅籍模式"是朝廷每年八月对男子进行的系统工作,与女性无涉,其目的是统计男子服兵役、更役等常规徭戍的人数。汉代徭役的制度弹性导致服役对象由傅籍男性扩展到大男群体,甚至大女群体,呈现出"大男大女模式"与"傅籍模式"的纠缠不清,形成了汉代赋役身份的外在错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两部当代农学目录学著作,堪称研究传统农书的架海金梁,是为学者入门、研究必备的案头书。但两书或囿于时代条件限制,或因书成众手,误收的情况在所难免。通过研究考辨,可知两书误收宋代农书29种,兹为揭橥以提高其著录宋代农书部分的准确性,从而使之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汪洋周旭  杨晓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648-8650,8652
试图从文化角度来分析并溯源汉至唐法天象地、因藉自然的造园手法的发端以及形成。通过收集大量资料,运用分析、归纳、对比、概括、总结等研究手法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中国造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汉代园林及其背后一直沿袭至今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它的源头即是古老悠久的楚文化。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观,经由汉代园林的借壳存身一直承袭至隋唐以至明清,几乎贯穿了我国传统造园史,这种造景思想对于今日陕西省的园林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清代珠江三角洲农业大发展的同时,面临环境更为恶化的局面。围垦增加了土地资源,同时增加了环境重建的成本,并且造成灾害,加剧了水利社区之间的矛盾。广东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发布禁令,阻止有碍水道的围垦活动。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各种利益集团与政府的博弈与互动。在两难选择之间,为了保护水环境和防止灾害的发生,清代仍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实行了禁垦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明代弘治、正德、嘉靖时期有代表意义的弘道、大科、湖南三书院的学规的考察,认为明代书院的课程意识已经基本形成,已有必修、选修和学科、活动课程等类型的区分,初步建立了一套由课程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组成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明初统治者在健全科举考试制度的同时,将官学纳入科举体系之中,形成了科举-官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运作模式。在官学能够满足科举应试需要的时期,书院被排斥在科举-官学模式之外。然而,当官学的教学功能日渐式微,在官方的认可和扶植下,书院再次承担起了教授科举人才的重任,科举-官学模式转变为科举-书院模式,书院因此而兴起,其数量与规模都远逾前代。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秦陵出土的一、二号铜车马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论述了秦代机械工程发展的原因与水平,提出了秦陵铜车马在古代机械工程方面实现了古代青铜器由“静态”到“动态”,车辆由木制到金属制造的两个重大突破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秦陵一号铜车的立伞结构,并从力学、机构学、联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证,从而探讨了秦代在机械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