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7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750篇
林业   1027篇
农学   542篇
基础科学   470篇
  966篇
综合类   3289篇
农作物   517篇
水产渔业   147篇
畜牧兽医   1303篇
园艺   309篇
植物保护   36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天津新型日光温室风灾风险评估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估天津新型日光温室风灾风险,本研究在近10年天津日光温室风灾灾情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构建日光温室风灾风险评估模型,计算温室不同等级风灾风险指数,并从站点、空间、时间3个尺度分析了温室风灾风险指数的变化。风险指数站点结果和空间分布结果均表明,宁河、汉沽、塘沽、武清、西青等地是遭受轻、中度风灾风险较高地区。天津新型日光温室遭受轻度风灾的风险最高(风险指数介于0.62~3.15),明显高于中度(风险指数介于0.0~0.61)及重度风灾,而其遭受重度风灾的风险几乎为0,这与天津较少发生8级以上(最大17.2 m/s以上)大风有关。近10年日光温室中、重度风灾风险指数极小且变化基本持平,而轻度风灾风险指数从2005年的2.70逐渐降低至2007年的2.0,2007—2014年始终保持在2.0附近波动。  相似文献   
62.
Sowing of chickpea in the heavy‐textured soils of north‐west Bangladesh with minimum tillage technology aims to increase the timely planting of large areas during a relatively short sowing window before soil water deficit limits germination and emergence. However, the seedbed conditions into which chickpea is sown need to be better quantified, so that limiting factors which affect germination and emergence can be identified. Two of the soi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mportance are soil water and aeration. Growth cabine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the fastest germination and emergence of chickpea on representative soils for this area at gravimetric water contents of 17–18 %, whilst soil water contents above and below this delayed germination and emergence. Emergence was recorded at soil water potentials between field capacity (?10 kPa) and wilting point (?1500 kPa). Emergence was possible at lower soil water potentials in the finer textured soil, whilst in coarser textured soil, emergence was still possible at higher soil water potentials.  相似文献   
63.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阐述不同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对密度响应,以目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6个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伟科702’、‘浚单20’、‘金海5号’、‘利民33’)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60000、90000、112500、127500株/hm2)下不同品种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品种棒三叶面积及茎粗系数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但减小幅度在不同品种或不同叶位存在差异。产量构成因素如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4个种植密度中,‘金海5号’、‘伟科702’、‘郑单958’在密度为90000株/hm2时产量为最高;其他3个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降低。回归分析发现在10个已知影响玉米产量因素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行粒数。此结果为玉米品种选育和生产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村镇型旅游发展中,旅游者在当地村民家中留宿,村镇的个性化接待和朴素环境让人们赞不绝口,但由于其自发性和无组织性,现在存在设计不得当,经营模式不健全等弊端.研究以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景区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旅游型住居模式的设计与经营提供更为合理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苏州城市公园内不同景观类型的温湿效应,选取苏州市区苏州公园、桐泾公园、白塘生态植物园、苏州中国花卉植物园等4个公园内乔草密林、乔灌草混合林、乔草疏林、草坪、园内广场等5种景观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公园外道路作为对照。利用手持式温湿度仪测定不同类型样地1.5 m高度的空气温湿度。研究结果表明:(1)和园外道路、园内广场相比,有植被景观类型在不同季节均具有降温增湿效果;(2)不同景观类型中,乔草密林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好;(3)在夏季,公园的平均温度、湿度和园外道路相比,有极显著、显著差异;(4)在夏季,公园整体的降温增湿效果和公园面积、水体面积占比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可以给公园规划建设、市民出行游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6.
Assessing factors influencing phosphorus (P) availability in soils is important in preventing its overexploitation and excessive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systems. Despite high historical P applications in the federal state of Brandenburg (Germany), county data on soil test P (STP) reveal considerable disparities in soil available P. In addition, negative soil balances as a result of small mineral P and manure inputs have been observed,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is situation. Our work focused on identifying possible causes operating at the farm management level by conducting a letter survey in two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of Brandenburg, the counties Barnim and Uckermark, linking farm management factors (ownership type, farm size, land tenure, animal husbandry with or without grassland and its intensity, presence of a biogas plant and organic production) to farmers’ self‐indicated levels of STP. Small‐ to medium‐sized individual farms tended to have (very) high STP, while large partnership farms and companies/cooperatives were sensitive to factors resulting in low STP. Farms with low shares of land ownership, the presence of grassland, extensive cattle farming and stockless organic farming had lower STP. On the other hand, biogas plants, partly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nsive livestock (cattle) farming, were associated with larger STP. It was concluded that more care should be devoted to th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and that further (inter‐ and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this topic is needed.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索水稻蓄雨间歇灌溉模式节水减排效益。【方法】以鄱阳湖区双季早晚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和测坑试验,研究了水稻蓄雨间歇灌溉模式对灌溉定额、排水定额、降雨有效利用率、产量、稻田水分生产率,以及氮、磷排放量的影响,并与间歇灌溉和常规淹水灌溉试验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与淹水灌溉、间歇灌溉相比,蓄雨间歇灌溉灌排水量、灌排次数明显减少。双季早晚稻年平均灌水量分别减少975m^3/hm^2和1251m^3/hm^2,年平均灌水次数分别减少8次和7.5次;年平均排水量分别减少729 m^3/hm^2和893 m^3/hm^2,年平均排水次数分别减少5.8次和3.1次;蓄雨间歇灌溉降雨有效利用率明显提高。早稻降雨利用率分别提高12.40%和9.14%,晚稻分别提高6.84%和6.42%;蓄雨间歇灌溉模式下,双季早晚稻总氮排放量年平均减排7.64 kg/hm^2和3.12 kg/hm^2,减排幅度34.93%和14.26%;双季早晚稻总磷排放量0.180kg/hm^2和0.095kg/hm^2,减排幅度37.25%和70.59%。【结论】蓄雨间歇灌溉模式具有明显的节水、减排和提高降雨有效利用率的效果,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海南省海湾地区分布的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的力学特性,该文首先对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和标准砂水泥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试验(采用配合比均为熟石灰掺入比7.5%、水泥掺入比20%、水灰比0.45),定量分析养护龄期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及试样破坏形式的影响。然后对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进行单轴抗压试验,获得了水泥土材料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刚度变化规律以及改进邓肯-张本构模型。结果表明:1)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试样的破坏类型为塑性剪切破坏和脆性剪切破坏;2)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基本呈指数形式增长,但在养护龄期14 d后,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随着养护龄期增长,水泥土刚度增加。在加载初期,水泥土切线模量随着轴向应变增加而增大,呈现刚度硬化现象;4)基于单轴抗压试验得到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可分为2个阶段:塑性阶段、软化阶段;5)通过对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描述,得到了修正的邓肯-张模型,确定模型参数后,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该修正模型可以模拟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69.
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避免取苗机构在夹取钵苗过程中对钵体与根系造成损伤,该研究针对夹茎取苗方式,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以及凸轮摆杆机构的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依据二阶椭圆齿轮传动特性与机构工作原理,建立机构运动学理论模型,并对凸轮轮廓曲线进行设计,结合番茄钵苗取苗作业要求及机构特点,基于MATLAB软件开发机构分析软件对机构参数进行优化,并进一步分析优化后取苗轨迹与凸轮各工作段的对应位置关系,建立了夹茎式取苗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取苗机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机构参数优化结果及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试制取苗机构物理样机开展高速摄影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实际工作轨迹与理论分析及仿真轨迹的一致性,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正确性。搭建自动取苗试验台进行取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工作性能可靠、稳定,取苗频率为80株/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2%,投苗成功率为94.2%,伤苗率为2.9%。研究结果可为番茄钵苗全自动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姜迪  姚剑  钱渊  杜林 《核农学报》2020,34(Z1):43-49
为探讨不同地域来源的明胶骨原料中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本试验采用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了广西、内蒙古和山东3个主产区的牛骨样品及当地牧草饲料样品中的13C和15N同位素组成,并结合线性回归讨论了牛骨样品中δ13C和δ15N值的相关性与牛食谱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地区骨样品中δ13C和δ15N值的相关性较好(R2=0.401 8),而内蒙古和山东地区骨样品中δ13C和δ15N值的相关性较差(R2<0.1),反映了3地牛食物的来源稳定性及主要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对各地牛食谱结构推测的结果与实际牧草饲料样品中δ13C和δ15N值的地区分布规律也较为一致。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明胶骨原料中碳、氮稳定同位素产生地域性差异的原因,不仅为动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有益信息,更为动物制品产地溯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