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58篇
  121篇
综合类   345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Summary Changes i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kinds of litter (Prunus serotina leaves, Carpinus betulus leaves, and Pinus sylvestris needles) were analy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y after decomposition for 12 to 27 month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s expected, holocellulose was always decomposed to a larger extent than the corresponding lignin components, leading to an enrichment of lignin in the residue. These lignins were more or less modified depending on the plant species. Moreov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nergy-rich crystalline cellulose accumulates during decomposition at the expense of easier degradable amorphous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s. The quotient Q, from the correspond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y values, was introduced to estimate the specific energy content as a measure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litter components.Dedicated to the late Prof. Dr. W. Kühnelt  相似文献   
62.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测定生物被膜生长曲线的研究得出 :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约 6h后进入稳定期 ,培养 5d后其细菌密度达到 3× 10 6cfu·cm-2 ;金黄色葡萄球菌以生物被膜的形式比以浮游形式生长对二氧化氯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胰酶大豆肉汤 (tryptonesoybroth ,TSB)的营养物质能明显减弱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63.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狭胸天牛幼虫触角主感器及其下颚须和下唇须顶端感受器的形态,种 类和分布,并讨论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触角主感器受肾形成唇形,长约98.0μm,宽约24.5μm。下颚须顶端感受器20个~25个,下唇须顶端约15个感受器,根据不同形态,大致分为3种类型;栓锥形,锥柱形和腔锥形。栓锥形和锥柱形感受器分别着生于下颚须和下唇须顶端表面,腔锥形感受器着生于它们的端节侧面。  相似文献   
64.
以甘薯茎线虫为材料,对取样、固定、干燥等制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活线虫为研究试样,采用戊二醛 -锇酸双固定及临界点干燥法(或叔丁醇干燥法 )制样效果好,能获得良好的微形态结构,侧线数目清晰,虫体不皱缩,不变形.  相似文献   
65.
以嫁接嵌合体红江橙为材料,在扫描电镜上观察了红江橙及其分离出来的4种变异类型的叶、果表面及其切面的结构.结果表明,红江橙的叶面与其分离出来的黄肉果和橘变果有较大差异,红江橙果皮切面海绵层介于黄肉果与橘变果之间,而从果皮的切面发现表皮层的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小,呈长形方格状,与紧接其下的海绵层具有较大的、圆形蜂窝状的细胞明显可分.作为同质体的黄肉果和橘变果,则未能观察到这种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66.
采用戊二醛法 ,将半抗原磺胺对甲氧嘧啶 (SMD)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 (BSA)偶联 ,制得磺胺对甲氧嘧啶全抗原 SMD-BSA。其紫外扫描光谱和红外光谱表明偶联成功。通过改变半抗原 SMD和偶联剂戊二醛的用量 ,制得多种结合比的全抗原 ,这为进一步制备抗 SMD抗体提供了良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67.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分干涉差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烟草假单胞杆菌菌落的发生、形成及排列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菌落中该菌呈平卧状紧密排列;菌落边缘整齐;菌落表面及菌体之间有细菌的分泌物。微分干涉差显微镜观察表明:该菌菌落的发生、形成按分层式进行,即细菌先在培养基平面上繁殖成一层,然后在该层的中心隆起,分裂繁殖成第2层,并继续按此方式形成第3层、第4层等。菌落的边缘呈梯田状,菌体平卧紧密排列。  相似文献   
68.
树冠体积在林业及其他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探讨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通过扫描获取单株树木的三维空间点阵数据,将树冠近似为多个圆台体,求它们的体积之和来计算树冠体积的方法.并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局党川林场以油松为例进行了实验,而后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精度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研究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量树冠体积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鸡第三脑室的室管膜有构造分区。视前隐窝有密集的纤毛和徽绒毛,且呈均匀分布。由第三脑室侧壁的背侧向腹侧过渡,纤毛密度逐渐增加。漏斗隐窝的结构最复杂,是多纤毛区、少纤毛区、无纤毛区和伸张细胞区交错排列形成的嵌合体,并分布有大量的泡状结构。存在于侧壁的室旁器的结构特征为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室管膜上神经纤维。伸张细胞仅存在于漏斗区,互相排列成蜂窝状,表面分布有少量分泌小泡和微绒毛。在鸡第三脑室的各部均发现了神经元样细胞、神经胶质样细胞和类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70.
本文进行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消化系统的光镜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研究。观察发现,罗氏沼虾的贲门胃内无齿,胃壁背、腹面的一定部位有角质板的特殊结构。中肠很长,占据头胸部的后半部分和腹部的大部分;中肠上皮细胞的游离端和中肠腺小管细胞的游离端均有纹状缘,无角质膜。后肠很短,无纹状缘。消化道上皮细胞有无纹状缘是区分中肠与前、后肠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