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雷公藤丽长角巢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泰宁县雷公藤种植基地开展了4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在室内外和林间对雷公藤丽长角巢蛾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24~30℃时线虫的侵染力最强。斯氏线虫Steinemema.sp.CB2B品系效果最佳,室内试验线虫剂量为100、250、500、1 000、2 000条.mL-1时,第6 d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86%、100%、100%、100%、100%;试验剂量为1 000条.mL-1时,第1 d就出现害虫幼虫死亡,第5 d幼虫死亡率达到100%;对丽长角巢蛾的幼虫和蛹均有侵染力;林间防治试验效果达88.15%。  相似文献   
62.
随着栽培面积、规模的扩大和病虫害管理水平的滞后,地道性中药材雷公藤目前正遭受病虫害的严重危害。2009、2010年对福建省泰宁县雷公藤病虫害进行调查表明,雷公藤叶部病虫害主要表现为危害种类不断增加,复合危害现象普遍,不同藤龄、不同生境的雷公藤上发生水平也各不相同。防治观念淡薄,生产措施不当,管理水平偏低,病虫害的危害潜能较大以及气候异常等是导致叶部病虫害成灾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在边防治边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预测预报体系,采取有效的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雷公藤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3.
为从昆明山海棠根及茎中分离鉴定内生真菌,并对其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采用微生物纯化方法,从昆明山海棠植物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 根据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选用Bel-7402(人肝癌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BGC823(人胃癌细胞)、HCT-8(人结肠癌细胞)为指标,采用MTT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从昆明山海棠不同器官中分离得到37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鉴定为2目、4科、8属。其中3株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具有显著选择性细胞毒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内首次从昆明山海棠植物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种类多样,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雷公藤的生长及光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起阳 《山东林业科技》2012,42(2):12-15,63
选择2年生雷公藤盆栽扦插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80%、60%、40%和20%)雷公藤的生长及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4种水分条件下,雷公藤枝条和叶片的生长量及叶片质量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土壤含水量为80%时生长量较好,叶绿素含量及比叶鲜重、干重均较高,土壤含水量为20%时生长相对较差,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雷公藤的光合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雷公藤光合与蒸腾的光响应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即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光合与蒸腾速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5.
概述雷公藤栽培技术、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雷公藤作为药材和植物源农药材料研究的成果及进展,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6.
为获得雷公藤试管苗生根的最佳条件,以雷公藤试管苗生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基本培养基MS以及激素ABT-1#和IBA的浓度等因子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雷公藤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1/2MS+0.6 mg·L-1ABT-1#+0.2 mg·L-1IBA。在最佳培养基上,回归方程预测试管苗生根率高达82.28%;通过实际接种验证,生根率为80.5%,与理论值误差为2.16%。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雷公藤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繁殖、保存,已在福建省大田县桃源国有林场建成种质资源圃0.5 hm2,共收集9个省(区)的33个种源。本文阐述了雷公藤种质资源圃营建的步骤、方法,分析了营建效果。  相似文献   
68.
烷基聚葡糖苷液滴在黄瓜叶面的润湿状态及动态铺展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烷基聚葡糖苷(alkyl polyglycosid,APG)在黄瓜叶面的动态润湿行为及其动态接触角变化规律,采用表面张力与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一次去离子水和9种质量百分数APG水溶液(14.35%~85.78%)的表面张力、液滴叶面接触角与动态接触角、前进角与后退角、铺展直径等动态润湿参数。依据Tanner法则对接触角滞后现象、铺展驱动力成因进行分析和推测,并应用幂次法则拟合了铺展直径与幂值和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9种APG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介于27.96~29.73 m N/m小幅范围内,而接触角却在11.35°~34.20°较大范围内变化;接触角滞后性(Δθ=46.89°)较大,反映出一次去离子水在活体植物黄瓜叶面的接触角变化符合粗糙表面上接触角滞后现象的基本规律;各质量百分数APG溶液的动态接触角在前1 s内急速下降,在之后1~10 s平稳减小并渐趋于稳定;APG在黄瓜叶面的铺展直径与时间的关系均较好地符合幂次法则,据此推测动态表面张力是黄瓜叶面(界面)占据绝对优势的铺展驱动力。  相似文献   
69.
为蔬菜根结线虫的无公害防治提供参考,研究苦参、苦楝和雷公藤提取液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中草药提取液对根结线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苦参提取液对根结线虫的效果最好,处理后5d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0.46%;苦参提取液的有效成分苦参碱室内防治蔬菜根结线虫,7d校正死亡率为79.7%,苦参总碱为84.6%,氧化苦参碱仅18.0%。  相似文献   
70.
提取、分离了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根皮中总生物碱物质,采用小叶蝶添加法测定其对东亚飞蝗Locustas migratoria拒食、生长发育及毒杀等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3龄东亚飞蝗具有拒食、生长发育抑制和毒杀作用.48 h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_(50)、生长发育抑制中浓度EC_(50)48 h毒杀中浓度LC_(50)分别为236.84 mg/L、151.96 mg/L和171.72 mg/L;雷公藤总生物碱对东亚飞蝗无明显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