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0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林业   189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26篇
  96篇
综合类   1385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1600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调查分析了棉花药害的症状和产生原因 ,提出了药害预防及补救措施 ,对保证棉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n Australian pig herds the accuracy of French protocols for risk factor assessment.
Procedure Data on health indicators and risk factors were collected for three syndromes, 'pre-weaning diarrhoea', 'post-weaning diarrhoea' and 'respiratory problems', using the French protocols. The protocols were used on 118 occasions in 32 Western Australian pig herds during 3 years (1988 to 1991).
Results There was a wide variation in pre-weaning performance, for example growth rate was 107 to 273 g/day (< 200 g/day in 33% of herds). Respiratory lesions at weaning were associated with poor pre-weaning performance. Post-weaning (21 days after weaning) growth rate was 114 to 408 g/day (< 250 g/day in 54% of herds). In the grower herds, 91% of herds had pneumonia, and growth rate was 439 to 625 g/day (< 550 g/day in 54% of herds). Pleurisy as well as pneumonia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growth rate. The risk factor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health status was air volume per pig.
Conclusion Risk factors were most accurate at predicting the health status in post-weaning problems. A weaning weight of at least 7.9 kg and weaning age of 30 days optimised weaner performance. Stocking densities and shed designs providing at least 3 m3 air volume and 0.6 m2 floor space per pig throughout the growing phase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an improved respiratory health status. Australian pig sheds often do not provide a satisfactory environment for optimum health. The technique of risk factor assessment as an aid to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 in pig herds is applicable in Australia, but further research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most important Australian risk factors.  相似文献   
103.
广东省中草药种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地处岭南生物资源丰富,盛产南药,道地药材种类繁多,是我国主要的中药材种植、生产、 加工和交易集散地,但是与传统农业相比,中草药种植水平相对落后。中草药种植是中药农业的基础,在生产上, 中药材的育种、植保和栽培不受重视,药农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导致种植效益低下。中药农业是产业结构调 整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广东省对中药农业的发展日益重视。对广东省在中药农业领域中的资源收集 评鉴、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等种植环节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广东省中药农业健康和 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4.
三聚氰胺对小鼠肾脏的影响及中药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小鼠灌喂三聚氰胺后,经肾功能生化检测、肾脏剖检等手段了解三聚氰胺对小鼠肾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灌喂后9,4h~48h内小鼠表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不食等症状;生化检测显示,尿氮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E)明显升高;剖检发现,肾脏表面有淤血斑,输尿管及肾小管内有细沙状结石。在发病后,立即给小鼠灌喂中药,48h之后,小鼠精神好转,生化检测显示小鼠病情有好转,剖检可见结石基本排出。  相似文献   
105.
将淀粉含量丰富的农产品中药材,经过粉碎、水浸泡透、碱反应、酸中和、酒精沉淀、脱水和干燥等工艺,可生产出冷水溶性保健食品,应用于口服液保健品等产品。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3种不同加工处理后的大黄(Pheum officinale B.)、黄连(Coptis chinensis F.)、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五倍子(Rhus chinensis M.)、连翘(Forsyrhia suspense V.)、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等6种中草药对16株鳗鲡致病菌的MIC和MBC.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通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其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6种中草药通过两种粉碎方法处理后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水煎煮法,而且药物粉碎颗粒的大小与药物抑菌效果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旨在研究藏猪对饲粮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及其与粪便细菌的相关性,探索藏猪具备较强纤维降解能力的潜在因素。采用消化试验测定150 d放牧藏猪、舍饲藏猪和商品猪(杜×长×大猪,DLY猪)对饲粮纤维的表观消化率。采集粪便样品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测定粪便细菌16S rRNA基因全长序列,分析粪便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获取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与粪便中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藏猪对饲粮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在放牧藏猪、舍饲藏猪与DLY猪粪便细菌中共鉴定出15个门、26个纲、48个目、87个科、190个属、419个种。放牧藏猪粪便细菌中有1个门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3个属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与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3个种(Alloprevotella ravaFibrobacter intestinalisSuccinivibrio dextrinosolven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并与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放牧藏猪具备较强的纤维消化能力,这种能力与粪便中的纤维降解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藏系绵羊瘤胃真菌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8只12月龄健康、平均体重为(31.71±0.72)kg的藏系绵羊羯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代谢能相近而蛋白质含量不同(LP组,10.06%CP;MP组,12.10%CP;HP组,14.12%CP)的饲粮,试验为期120 d,包括15 d的预饲期和105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LP组藏系绵羊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低于MP组和HP组(P<0.05),而料重比显著高于MP组和HP组(P<0.05)。2)3组18个瘤胃液样品共产生1547415条有效序列,聚类后共得到4073个OTUs。饲粮蛋白质水平并没有对藏系绵羊瘤胃真菌多样性指数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3)在门分类水平上,藏系绵羊瘤胃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亚门和新美鞭菌门等;在属分类水平上,瘤胃真菌优势菌属为青霉属、无茎真菌属、枝孢属、镰孢霉属和链格孢属等。4)采用LEfSe方法对各个分类水平上丰度有显著差异的微生物进行比较分析,共筛选到33个符合生物标记物的真菌菌群。5)基于FUNGuid对藏系绵羊瘤胃真菌群落的营养型进行功能预测,发现腐生营养型是最主要的营养型。以上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可以显著提高藏系绵羊的生长性能,但对瘤胃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组成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旨在通过试验观察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以其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将60 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随机分成5 组,每组12 头,复方中草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子宫灌注150 mL/头、100 mL/头和50 mL/头)、土霉素组(子宫灌注50 mL/头)和对照组。结果 复方中草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和83.33%,均高于土霉素组的总有效率66.67%;土霉素组在治疗结束后的平均发情天数缩短了14 d,所有复方中草药组的发情天数也缩短了11~19 d;3 个情期内土霉素组受胎率为50.00%,复方中草药组受胎率介于41.67%~66.67%之间。结论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土霉素,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河北省奶牛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中草药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于河北省收集30份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奶牛粪便样品,对样品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透射电镜观察、PCR扩增及致病性研究。采用传统煎煮法与醇提法提取9种中草药,通过96孔板-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将中草药进行两两联合,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直径(inhibition zone diameter,IZD),并通过96孔板-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MIC和MBC,评价药物的抑菌效果。【结果】 分离获得12株奶牛源大肠杆菌,检出率为40%,均具有致病性,其优势血清型为O55,检出率为58.3%。在中草药水提取液中,五倍子、五味子抑菌效果最强,MIC和MBC均为7.80 mg/mL,其次为乌梅、夏枯草、石榴皮,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和MBC均为15.63 mg/mL;在中草药醇提取液中,五倍子抑菌效果最强,MIC和MBC均为3.97 mg/mL,其次为五味子抑菌效果较好,MIC和MBC均为7.80 mg/mL。在中草药两两联合中,五味子与乌梅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作用,抑菌效果最强,IZD为26.00 mm,MIC和MBC均为3.97 mg/mL,其次为五倍子与乌梅,IZD为23.66 mm,MIC和MBC均为7.80 mg/mL。【结论】 本研究成功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为O55型,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及复方中草药,为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腹泻临床应用中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