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9篇
  免费   812篇
  国内免费   1001篇
林业   1289篇
农学   1441篇
基础科学   131篇
  755篇
综合类   6858篇
农作物   677篇
水产渔业   425篇
畜牧兽医   1681篇
园艺   1346篇
植物保护   29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561篇
  2012年   981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793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522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油松纯林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左县位于辽宁西部地区,现存大面积油松人工纯林,不仅改善地力和水土保持效益差,而且火险性强、虫害蔓延成灾、生长早期衰退。为改善其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综合效益,在中三家镇对25年生油松人工纯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山杏、刺槐、沙棘等乔、灌木树种,利用林间空地、林缘隙地、侵蚀沟壑和疏林地造林,在大面积油松纯林连片地区进行窄带状或块状砍伐后造林,5年后效益显著,林分相对湿度提高了2.2%,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4%,土壤含水量提高9.8%,减轻土壤容重3%,林分虫害明显下降,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2.6%、19.8%。  相似文献   
32.
一种适合稻区紫云英生产实际的紫云英加工调制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景彩  屠敏仪  王继成 《草业科学》2001,18(1):78-80,F003
将紫云英鲜草分离为草汁、细渣、纤维状渣;以粉状能量精料为载体吸收汁液;3种制品都以晾晒的方式进行干燥。晾晒时,3种制品综合占场面积较原草减少近90%;3种制品均可在一个晴日内风干,比原草干燥速度提高一倍余;细渣品质与国标一级苜蓿草粉相当;“二次拌汁料”、“三次拌汁料”之粗蛋白、粗纤维含量符合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加工方式切合稻区紫云英生产实际及产区综合条件,有推广价值,且易推广。  相似文献   
33.
中熟 6号是由大白菜雄性不育系 98- 2 - 1和从丰抗 70中多代自交分离而选育出的自交系F - 3-2 - 3配制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抗霜霉病、病毒病与软腐病 ,生长期 6 0~ 6 5d(天 ) ,叶球叠抱、圆头、卵圆形。南方栽培平均单球质量 2 .0kg ,每 6 6 7m2 产量 4 0 0 0~ 5 0 0 0kg。  相似文献   
34.
杉木林杆材阶段能量积累和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 ,多以干物质量作为指标 ,这对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效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把生物量与能量结合起来 ,因为生物量和能流的研究 ,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中最主要的一环 ,是研究物质生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关于森林各组织器官的热值和能量的研究 ,国内外许多学者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刘世荣等 (1990 )研究了落叶松 (Larixgmelinii)林群落能量积累、分配、固定和转化的规律 ;陶金川等 (1990 )探讨了银鹊树 (Tapisciasinensis)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的现存量 ;张文其等 (1995 )对鹤山…  相似文献   
35.
中国矮马运铁蛋白遗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中国矮马运铁蛋白多态性进行了测定。在运铁蛋白位点共发现5种表型,即F2F2,DF2,F2H2,F2O和F2R,由Tf^D,Tf^F2,Tf^F2,Tf^H2,Tf^O和Tf^R等5个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0312,0.7188,0.0625,0.0312和0.1563;基因的杂合度(H),个体鉴别概率(Dp)和亲仔关系排除概率(PE)分别为0.4530,0.6875和0.2586。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福建省官庄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间的效应显著;利用方差分析的结果,估算了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并以10%、20%的选择强度估算出杉木的遗传增益值。通过分析得出杉木各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依材积选择出46个优良家系,用作造林,4年生时估计其遗传增益可达41.37%~51.37%。  相似文献   
37.
猴头菌新菌株宁猴6号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孢分离技术产生多个新组合 ,经驯化筛选获得猴头新菌株宁猴 6号 ,宁猴 6号为适合用针叶林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猴头菌宁猴 6号菌丝生长适温 2 5~ 2 8℃ ,子实体生长适温 15~2 0℃ ,菌丝生长期短 ,36~ 4 0d长满瓶底 ,栽培袋在常温下培养 4 3~ 5 0d菌丝满袋。室内栽培生物学效率达5 6 .0 0 % ,室外栽培生物学效率达 6 1.4 0 % ,子实体中型匀称近球型 ,柄短或无柄 ,刺长 0 .9~ 2 .2cm。宁猴 6号不仅适于阔叶木屑栽培 ,最突出的是适应针叶林木屑栽培  相似文献   
38.
中国牦牛生产繁育现状及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锋  齐军 《四川草原》2002,(3):53-55
介绍了中国牦牛分布区域,生产繁育现状,提出了牦牛育种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39.
Genetically stable population of 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 (RIL) was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a heat tolerant line 177 and a heat sensitive line 276 of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pekinensis ) by single seed descent. The RILs were analyzed using isozyme, RAPD and AFLP techniques in order to find molecular markers that are linked to heat tolerance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The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9 molecular markers closely linked with heat tolerance QTL, including 5 AFLP markers, 3 RAPD markers and 1 PGM isozyme marker. Total genetic contribution of these makers to heat tolerance was 46.7%. Five of the nine markers distributed in one linkage group,the remaining 4 markers were located in separate groups. Thus the 9 heat tolerance linked markers distributed in 5 independent locations in the genome of Chinese cabbage.  相似文献   
40.
萘乙酸对大白菜钙素吸收运转及防治干烧心病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闻凤英  孙德岭 《园艺学报》1991,18(2):148-152
本研究从补钙入手,探索防治干烧心病的方法。用0.7%CaCl_2·2H_2O对和50ppmNAA混合液在大白菜结球期叶面喷洒5次,经8年试验,对大白菜干烧心病的相对防治效果达80%以上。 在此基础上,采用~(45)Ca示踪试验的方法对防病机理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根部还是从叶部加萘乙酸对根部和叶部~(45)Ca的吸收和运转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改变了其在大白菜植株内的分配规律。对照株单位干叶重dpm值自外向内呈下降趋势(130×10~3─60×10~3);用NAA处理株则相反,自外向内呈增加趋势(120×10~3─250×10~3),说明萘乙酸具有促进钙素向叶球中内部运转的功效。这种效果在贮藏期间仍能保持。另外,~(45)Ca向直接受到NAA处理部位的运转量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这一结果为补钙防治干烧心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