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研究了"水花生和麦麸-黄粉虫-鳝鱼"食物链各个环节的物质能量转化效率以及整条食物链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水花生与麦麸的不同搭配比例极显著地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特定生长率、物质能量转化效率(P<0.01),但对虫粪生物量回收率及N、P回收率没有影响(P>0.05).用20%的水花生和80%的麦麸饲养黄粉虫幼虫效果最好.不同饲料饲养的黄粉虫幼虫时黄鳝特定生长率没有影响(P>0.05),但对饵料系数、物质能量转化效率及鱼粪回收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整条食物链的物质、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生物量转化效率为3.17%,能量转化效率为4.38%,N、P转化效率分别为7.66%和11.47%.  相似文献   
92.
室内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4 因素多水平试验, 研究了温度、城市污泥和麦麸配比、饲养密度、幼虫体重对黄粉虫幼虫生长速度、死亡率以及幼虫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影响, 探讨黄粉虫幼虫在城市污泥中的生长状况和对城市污泥重金属的积累作用。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 幼虫生长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 饲养密度、污泥和麦麸配比对黄粉虫幼虫生长率、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15 ℃、密度为0.2 g·cm-2、污泥/麸皮为1∶2、幼虫体重为85.4±5.9 mg 时, 幼虫对Cu、Se、Hg 的积累作用较显著; 15 ℃、密度为0.4 g·cm-2、污泥/麸皮为1∶0、幼虫体重为85.4±5.9 mg 时, 黄粉虫幼虫对Cd 的积累能力显著; 20 ℃、密度为0.4 g·cm-2、污泥/麸皮为1∶0、幼虫体重为34.9±4.9 mg 时, Zn 的积累系数较大; 黄粉虫幼虫对Cu、Cd、Se、Hg 和Zn 等重金属元素有很强的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93.
为了探索黄粉虫幼虫体内脂类抗菌物质的抗真菌活性及其应用,用乙酸乙酯对黄粉虫幼虫体内的抗菌物质进行浸提,并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粗提物进行分离,检测幼虫脂类抗菌物质对2种病原真菌(枣炭疽、番茄枯萎)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粉虫幼虫脂类粗提物的乙醇洗脱成分对2种病原真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番茄枯萎病原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强于对枣炭...  相似文献   
94.
黄粉虫幼虫抗菌肽的诱导特性及电泳组分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黄粉虫幼虫分别进行空白对照、菌刺、菌饲、热激和超声波四种处理,并于处理后1d、2d、3d、4d、5d分别提取黄粉虫幼虫体内的抗菌肽,做抗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试验及交叉抑菌试验,测定其抑菌圈大小,确定其抗菌活性和诱导特异性,同时还进行抗菌肽热稳定性及电泳试验。结果表明:水浴后提取的抗菌液抑菌效果明显,四种处理的黄粉虫幼虫均能产生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物质。其中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要略好于抗大肠杆菌效果,其抗菌效果显著性依次为:菌饲、对照、热激和超声波、菌刺,而抗大肠杆菌效果显著性则依次为:菌饲、菌刺、热激和超声波、对照。交叉抑菌试验表明黄粉虫幼虫体内抗菌肽的产生不具有诱导特异性。电泳图谱显示黄粉虫抗菌肽含有5种肽组分。  相似文献   
95.
饲养条件对黄粉虫幼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不同条件下饲养黄粉虫幼虫30d后,调查其重量增长速度,结果表明:复合饲料A饲养的黄粉虫,其幼虫增重速度是单纯麦麸饲养黄粉虫的2.4倍;饲料含水量为18%时幼虫增重速度是含水量为12%的1.5倍;幼虫密度在每cm^3饲料中虫数为0.54头时的幼虫增重速度是密度为0.27头的1.5倍,光/暗比为12.12的幼虫增重速度是光/照比为0:24的1.6倍。黄粉虫幼虫喜欢在浅层饲料中活动,饲料厚度应保持在3.0-4.5cm。  相似文献   
96.
在室温条件下用含不同稀土剂量的饲料喂养黄粉虫,发现在每kg饲料中添加100mg氧化镧可使黄粉虫成虫的一些重要的生理指标发生明显的变化:成虫的存活率显著提高,雌虫提前2d产卵,雌虫的产卵期缩短了5d,雌虫的产卵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7.
对中国黄粉虫产品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概括,特别报道了黄粉虫抗菌肽的最新研究动态。按照不同的利用方式,对黄粉虫产品进行了分类讨论。针对目前黄粉虫开发利用的现状,对今后黄粉虫产品的研究开发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8.
用添加了稀土元素的饲料饲养黄粉虫幼虫,发现黄粉虫的一些重要的抗逆性发生明显的变化,幼虫抗高温能力和抗损伤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幼虫的抗低温能力和幼虫体内抗菌物质的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
黄粉虫蛹不同处理对繁育管氏肿腿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麻醉、低温处理黄粉虫蛹对繁育管氏肿腿蜂的影响。肿腿蜂寄生率、产卵量、出蜂量等随麻醉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在-4℃贮存1,5,10,20,30,45,60 d后,上述各项生物学指标以20 d和30 d为最优;在4,0,-4,-8℃分别低温贮存20 d后接蜂,生物学指标以-4℃最高。  相似文献   
100.
2种昆虫高活性抗菌肽制备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er)幼虫为材料,比较了针刺蘸大肠杆菌、针刺蘸高效氯氰菊酯、紫外线照射、饥饿等诱导方式对抗菌肽活性的影响,并对其提取方法及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处理方式均能诱导2种昆虫产生抗菌肽,以针刺蘸大肠杆菌法得到的抗菌肽的抑菌活性最强,其次是针刺蘸高效氯氰菊酯法,饥饿处理法的活性最弱.用1 mol/L乙酸铵溶解抗菌肽抑菌活性提高;在pH 5~9的条件下处理抗菌肽对其活性影响不大;反复冻融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