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7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742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33篇
  302篇
综合类   113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研究表明大岗山林区水体的微量元素环境背景值均不超过世界天然水的环境背景值,水理化性质及微量元素含量均达国内外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SO2、NOx、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均达到《中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噪声也不超过国际国内标准,整个林区环境质量优良,生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协调并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72.
兴隆山马麝资源种群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兴隆山马麝资源的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以及负增长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兴隆山林区的马麝主要生活在食物丰富、人为干扰少、避敌条件好的生境中,此种生境种群密度最高,可达42.88头/km^2,平均种群密度为23.40头/km^2;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为24.33%;种群结构中,雌雄性比约为3:2,年龄在2~5龄间居多,仔麝平均每胎产仔数为1.14头;马麝种群呈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偷捕盗猎违法行为所致。同时,提出了几点兴隆山马麝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3.
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段,自然条件复杂,因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气候、人文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对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调查,分析与评价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保护区进行了初步评价,介绍了保护区的资源状况,选取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科研价值等指标评价了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阐述了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讨论了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壶瓶山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庭园生态经济发展途径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出发,论述了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庭园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目标,提出了发展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庭园生态经济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6.
Based on the tree-ring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Erman's birch (Betula ermanii charm.)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t and climatic )'actors at elevation of 1950m, the sensitivity of tree lines in Changbai Mountain to climatic factors was asse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ree line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had an obvious sensitivity to climate factors. However, difference from other study sits is that the main climatic control factor on tree-ring growth was not current growth season temperatures, as might be expected, but previous winter and current March temperature. Although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region was quite abundant, the tree-ring growth was still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cipitation during previous winter and current spring. Additionally, climatic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Erman's birch growth were not the yearly variables, but seasonal and monthly variables. Therefore, the reported increase in yearly mean temperature and total yearly precipitation since 1980s was not responded by sustained increase in ring widths in recent decades.  相似文献   
77.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最重要的保护区之一,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十分重要。研究对生物多样性和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子进行评估。研究所采用的第一手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手数据,如海拔、土壤类型、坡度、森林覆盖率、植物物种、鸟类物种等从大围山保护区的28个样点中获得。用CurveExpert统计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鸟类物种的多样性与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呈明显的正相关,说明生境对动物区系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作用。该研究还分析了关键景观特征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性,并对如何测度生物多样性和增强保护和管理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了建议。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其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也有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78.
随着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主要由其引起的温室效应与对生物新陈代谢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显著。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评估和理解森林土壤CO2通量及其随空气和土壤温度的季节和昼夜变化规律,我们在长白山北坡典型阔叶红松林内利用静态箱技术进行了原位观测。实验在整个生长季(6月初至9月末)昼夜进行,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气体分析。结果表明: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是大气二氧化碳源,其CO2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昼夜变化规律。通量的变化范围是(0.30-2.42)μmol穖-2穝-1,平均值为0.98μmol穖-2穝-1。土壤CO2排放的季节规律表明,土壤CO2通量的变化与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变化有关。CO2平均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1.27±23%)μmol穖-2穝-1),最小值出现在9月((0.5±28%)μmol穖-2穝-1)。土壤CO2的昼夜波动与土壤温度变化有关,而在时间上滞后于温度的变化。森林下垫面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与6cm深度土层温度相关系数最大。基于气温和土壤温度计算的Q10值范围为2.09-3.40。图2表3参37。  相似文献   
79.
生物多样性是当代生态学研究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而物种多样性既是遗传基因的载体,又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它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所占地位最为重要.以湖南舜皇山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生境梯度,33个中样方,99个小样方的叠加和群落重构资料,采用7个测度公式,对物种多样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舜皇山常绿阔叶乔物种比较丰富,丰富度指数为11.006,信息度指数为3.666 1;α多样性指标中的丰富度指数dGL和Shanmon-Wiener指数,以及β多样性指标中的群落系数和欧氏距离,能较好地反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