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9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59篇
  7篇
综合类   65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农业合作社线上销售渠道与生鲜超市线下销售渠道协调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双渠道协调演化结果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惩罚机制对双渠道协调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农业合作社与生鲜超市进行渠道协调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其搭便车收益时,系统才有可能趋向渠道协调状态,并得出影响双渠道协调的因素包括超额收益及其分配比例、协调成本及其分担比例、搭便车收益、单独渠道协调收益等,合理的惩罚力度能够推动系统向理想的协调状态演化。  相似文献   
902.
蒋嘉坤  宋坤 《世界农业》2022,(1):99-111
抵押物处置难是掣肘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首先采用三方动态博弈模型推演政府、处置组织及金融机构在抵押物处置过程中的行为,从理论分析出影响抵押物处置效果的因素。然后基于四川的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从五个维度设计21个观察指标验证上述理论推导的结果。研究表明,政府实际支持力度和农地流转市场成熟度对抵押物处置效果有直接和间接的正向效应,抵押物清算评估情况对处置效果有直接的正向影响,银行的处置流程及规章制度、借款人及其他因素对处置效果有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应加强政府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统一评估标准,引入第三方处置组织并搭建多层级土地流转平台。  相似文献   
903.
904.
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股市摘牌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ST预警—摘牌”退市体系的市场认可程度。结果发现,虽然退市预警制度在短期内能较好地向市场传达风险信号,但在中长期里给予了投资者投机炒作的空间,这有助于解释为何以往理论研究与市场观察结果相悖;即便我国股市摘牌强度相对较低,但市场能识别摘牌强度的信号并对其做出显著反应,摘牌起到了“杀鸡儆猴”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905.
为进一步探索个体对农产品电商信息配置的博弈关系以及提升整体信息收益的有效策略。从信息共享视角出发,立足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两位一体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而探讨自由交易、平台监管、利益联结等3种情景下不同主体间的策略互动及其主要参数的影响作用,并根据相位图利用系统仿真模拟不同情景下模型均衡点的移动轨迹。研究发现:1)利益联结情景比自由交易、平台监管等情景更能加速实现参与个体对农产品电商信息配置策略的稳定状态,提高社会整体信息收益;2)减少劣质农产品误判率、降低优质信息加工成本、适当提升平台奖励额度及增强未来合作收益等措施,可以促使生产者积极发布优质信息、消费者有序使用信息,从而倒逼平台信息质量升级。  相似文献   
906.
中小企业因经营规模小、管理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使银企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出于风险的考虑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款。网络联保贷款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但在内外部约束不够强烈的条件下,网络联保运行机制会出现失效,企业倾向于选择策略性违约而给银行带来损失。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将担保制度引入到网络联保融资模式中,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策略性违约的概率。  相似文献   
907.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的主流消费模式之一,这种模式使得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愈加显著,严重影响了网络交易的效率和消费者的权益。建立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价格信号博弈模型,对企业不同定价策略选择和消费者最优决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降低信息不对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08.
“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是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模式,合作双方通过签订互惠契约进行交易,这种直接对接的合作方式促进了农户增收,稳定了公司采购渠道。但在实际合作中,双方利益冲突明显。因此,根据生鲜农产品的特点和市场价格的动态特性,分析公司与农户双方因利益冲突的违约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建立灰博弈模型,分析在市场动态价格下影响公司与农户博弈结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使公司与农户双方绩效最大化的策略和措施,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双方违约成本和设置合理的农户奖励补贴,可有效降低双方违约率。“公司+农户”订单型农业在市场动态价格下,制定合理的奖励补贴和违约处罚金,使履约的收益大于违约的收益时,公司与农户双方都履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协调,保证了双方合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9.
解释了农业产业集群内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中的"囚徒困境"现象,并利用博弈模型对其三大主体企业、政府、农户之间的竞合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大小企业,还是政府与农户,都必须共同承担农业产业集群内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责任,任何主体的不作为都会使集群整体声誉受损,进而影响自身产品质量声誉。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就如何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内的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10.
为探究绿色农业发展机制的演进,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不完全理性的政府、农户和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数值仿真三方的策略选择及演化过程,结合制度和偏好演化理论探讨了最优演化稳定状态的达成条件。研究发现:为达到有利于绿色农业发展的均衡,需要打破原有制度演化,构建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相适应的制度环境。该过程的实现需要政府作为“创新者”率先偏离既定规则并带动其他博弈方取得更高收益。政府可从物质、信念、价值和心智模式角度改变农户和消费者的偏好演进,以最大化绿色农业发展的效益,具体包括:1)制定补贴政策和奖励机制;2)扶持绿色生产龙头企业、生产示范区等典型范例;3)制定有效的农业生态净化措施及检测标准;4)制定有公信力的绿色农产品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有力的甄别信号;5)通过知识宣讲、自然教育、农旅文化等手段提高公众对绿色农业的整体认知,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文明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