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59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72篇
  272篇
综合类   263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91.
鹿珍珍  徐广伟  孙云飞  肖昌伦  唐伯平  成永旭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11-109611
为测定生长与新陈代谢对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幼蟹和不同组织碳稳定同位素周转速率的影响及分馏系数,本在水族箱(0.2 × 0.2 × 0.3 m)中分别养殖EA组(4.0 g ± 0.5 g)和EB组(15.5 g ± 0.5 g)2组中华绒螯蟹幼蟹,分别于0、7、14、21和28 d时采集幼蟹的肝胰腺、肌肉和鳃组织,探究其碳稳定同位素周转过程,并测定了幼蟹对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系数。结果显示,EA组幼蟹碳稳定同位素的周转速率大于EB组,周转速率随着幼蟹规格的增大而减小。幼蟹肝胰腺的周转速率最快,其次是肌肉,最后是鳃,其中EA组幼蟹肝胰腺、肌肉和鳃的半衰期分别为20.88、29.37和34.14 d,EB组分别为21.73、35.18和66.01 d。新陈代谢是驱动幼蟹体内碳稳定同位素周转的主要因子,幼蟹肝胰腺、鳃和肌肉中新陈代谢占碳稳定同位素周转的贡献百分比分别为79.82% ~ 94.04%、(67.00% ~ 81.90%和71.61% ~ 90.36%。幼蟹对饵料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系数分别为0.98‰ ± 0.19‰和3.01‰ ± 0.02‰。本研究不仅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营养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还为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的饵料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2.
为实现高压共轨柴油机定转速运行,从控制技术上对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先进的区间调速技术,并对经典PID控制算法进行合理改进,使得定转速控制策略具有柔性特点,进而开发出高压共轨柴油机定转速柔性控制策略。经多组发动机台架调试试验证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定转速控制。  相似文献   
893.
以Reid类群骨干自交系PH6WC、PH09B为基础育成的4份DH系与PH6WC共5份自交系为母本,以Non-Reid、DOM群为基础育成6个DH系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30个组合,在长春、松原、响水3个生态区种植,评价新育成的DH系丰产性及稳产性,评选出最优组合。结果表明,3个环境下30个杂交组合产量均存在明显平均优势。组合J1590×J1881、J1590×J1577、J3D130×J1577,3种环境下产量对照优势均优于对照先玉335,均值分别为5.58%、5.28%、3.52%。父本DH系J1577、母本DH系J1590一般配合力高。分析30个组合3个地点的特殊配合力,结果显示,有14个组合SCA效应值为正值,组合J1590×J1881的SCA效应值最高,为13.18。丰产性分析表明,组合J1590×J2239、J1590×J1881高产稳产。综合分析,组合J1590×J1881丰产性、稳产性最好。  相似文献   
894.
基于华北平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梨园、农田)包气带(>18 m)土壤水同位素测定结果, 分析了华北平原深层土壤水稳定同位素(δD、δ18O)特征, 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包气带土壤水补给过程中蒸发和入渗的规律。结果表明, 研究区大气降水线δD =6.07δ18O-5.76(R2=0.86), 土壤水δD、δ18O值均落在大气降水线下方, 表明降水入渗补给土壤水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蒸发作用;除梨园Ⅰ, 土壤水同位素值变异系数浅层>中层>深层, 表明浅层土壤水δD、δ18O波动较大, 主要由于其易受到降水和蒸发的影响, 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 蒸发和降水的影响逐渐变弱;梨园Ⅰ深层土壤水同位素变异系数较大, 表明该样点深层土壤水受到地下水波动的影响;梨园浅层土壤水氘盈余(d-excess)较农田大, 说明农田浅层土壤水蒸发强度大于梨园;0.25~0.5 m深处土壤水均出现δD、δ18O的明显富集, 主要受土壤质地分层影响导致土壤水入渗受阻, 同位素较为富集的土壤水在此深度层积聚;而梨园2~5 m出现δD、δ18O的贫化现象, 主要是梨树根系埋深使得降水以优先流形式补给至此土壤层。梨园和农田包气带土壤水δD、δ18O垂直剖面上差异显著,表明了华北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包气带土壤水入渗过程有明显差异, 梨园包气带土壤水入渗过程主要以优先流补给影响。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华北平原农田区厚包气带水分运动、氮素迁移转化与地下水水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5.
[目的]烟农队伍是烤烟产业发展的主体,保障烟农队伍稳定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从影响烟农烤烟产业发展信心的因素入手,对比分析2018年~2020年持续种植烤烟的烟农与2018年、2019年流失的烟农在年龄结构、合同面积、烟叶交售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在年龄结构上,尽管年龄超过60岁的流失型烟农同比比例更高,但横向比较依然以40-60岁年龄段为主,2018年~2019年分别占比65.11%和65.66%;在户均规模上,稳定型烟农远高于流失型烟农,同时,流失型烟农以户均规模40亩以下的烟农为主;在烟叶交售情况上,流失型烟农上等烟比例、合同完成比例、售烟收入上均低于稳定型烟农,经济效益同比更低。[结论]本文研究结果对稳定巫溪烟区烟农队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6.
王延训  田纪春 《作物杂志》2023,39(1):46-621
山农20是山东农业大学利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的多抗、广适、高产且稳产小麦品种,先后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北片、新疆和甘肃审定。山农20含有长穗偃麦草和美国种质血缘,表现抗病、大穗和大粒等优异农艺性状。通过基因功能标记或与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的检测,分析了山农20含有的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得出山农20含有Pm2、Pm24和Pm30白粉病抗性基因,在田间表现出较好的白粉病抗性;含有Yr15和Yr26抗条锈基因、Lr21抗叶锈基因和Ses1抗纹枯病基因,在田间表现出较好的条锈病、叶锈病及纹枯病抗性;聚合了控制小麦产量三因素的基因位点,即粒重位点QGw6A-29和QTaGW4B.4、穗粒数位点QGns2B-2、穗长位点QS12D-3、分蘖成穗位点QMtw5D-1和QMtw6A,这与其高产、稳产和广适性是一致的。以上信息为深入认识山农20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理提供了线索,对未来小麦遗传改良中高效利用该品种的重要基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7.
贫困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是贫困人口可行能力的缺失。对西藏边境贫困村J村的实地调查表明:这一缺失的可行能力主要表现为贫困人口社会参与能力、观念转变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以及科技采纳能力四方面。虽然该村精准扶贫工作已取得较大成效,但仍存在贫困人口教育程度低、知识水平欠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明显以及相关技术培训没有针对性等问题。为摆脱贫困依赖,实现未来“恒产兴盛”目标,应从弥补贫困人口可行能力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898.
鸭腺病毒3型(Duck adenovirus type 3,DAdV-3)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的禽腺病毒,致病力较强,已经严重影响到鸭养殖业。为实现对DAdV-3的快速检测,以DAdV-3的Hexon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引物和探针,并构建重组标准质粒命名为DAdV-H-18T,优化RPA反应条件后,建立DAdV-3的荧光RPA恒温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38℃、18 min;特异性强,与其他常见鸭病病原如鸭肝炎病毒、鸭坦不苏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对重组质粒DAdV-H-18T的最低检测限为1 copy/μL;采用建立的RPA检测方法和qPCR对55份鸭组织临床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5.4%、50.9%,检测符合率为92.7%。研究建立的DAdV-3荧光RPA方法,检测速度快,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为该病临床快速检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99.
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森林土壤N2O来源于土壤氮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以及化学反硝化是其产生的四个关键过程。当前,氮素富集条件下森林土壤N2O排放存在硝化和反硝化主导作用之争,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模式以及微生物驱动机制尚不清楚。综述了森林土壤N2O来源的稳定性同位素拆分,森林土壤总氮转化和N2O排放对增氮的响应规律,增氮对N2O产生菌群落活性和组成的影响,并指出研究的薄弱环节与未来的研究重点。总体而言,森林土壤N2O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呈现非线性,包括初期无明显响应、中期缓慢增加和后期急剧增加三个阶段,取决于森林生态系统"氮饱和"程度。施氮会引起森林土壤有效氮由贫氮向富氮的转变,相应地改变了土壤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组成,进而影响土壤N2O排放。由于森林土壤N2O排放监测、土壤总氮转化和N2O产生菌群落动态研究多为独立进行的,难以阐明微生物功能群与N2O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未来研究应该有机结合15N-18O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量化森林土壤N2O的来源,揭示森林土壤N2O排放对增氮的非线性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00.
稻田甲烷产生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广斌  马静  徐华  蔡祖聪 《土壤》2011,43(1):6-11
H2/CO2还原和乙酸(CH3COOH)发酵是稻田CH4产生的主要途径。C同位素示踪技术、添加CH4产生途径抑制剂和稳定性C同位素方法是稻田CH4产生途径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综述了这3种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加强我国有关稻田CH4产生途径的研究;对比分析3种研究方法,查明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加强同位素分馏系数α(CO2/CH4)和ε(ac/CH4)以及C同位素组成δ13CH4和δ13CH4(CO2/H2)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