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79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47篇
  324篇
综合类   38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为了探讨三峡库区万州区新田国有林场马尾松近熟林低效林改造的效果,试验设置了常规抚育间伐、近自然经营、林下清理和原始状态(对照)4种处理,研究各种低效林改造措施对马尾松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pH值和全钾逐渐上升,但变化很小,而且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著减小的趋势,0~20cm,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全磷各土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低效林改造措施中,常规抚育间伐有利于枯枝落叶中磷素的分解与转移,近自然经营促进了钾素的释放,林下清理提高了有机质、氮素的转化与分解。三峡库区万州区马尾松林地土壤有效氮磷钾的分布主要在表层土壤。  相似文献   
72.
非点源污染对三峡库区流域的水环境污染起到主导作用。本文将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应用于库区大尺度流域的污染模拟研究中,以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为基准设定了6种土地利用情景,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措施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效果。首先采用三峡库区流域2002—2008年的水文、水质实测数据对建立的SWAT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径流、泥沙、营养盐的评价指标ENS均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表明SWAT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流域是可行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非点源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通过退耕还林措施将25°、15°、6°以上的耕地转化为林地可达到较好的非点源污染消减效果,考虑库区地处贫困山区,25°以上耕地退耕还林更为经济、可行;相同区域的草地转化为林地所产生的非点源污染要远远小于转化为耕地而产生的污染物,因此应严格控制自然植被退化为耕地的现象发生,否则会严重加剧库区污染状况;库区扩大林地范围的方案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可在减少坡耕地的基础上进行,该措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区非点源污染。本研究所得结论为政府科学合理的制定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案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3.
为了使Tennant法更适合计算大伙房水库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对Tennant法计算标准进行修正,考虑了河流丰、平、枯水文变化特征,采用典型年逐月径流量修正Tennant法计算的生态需水量,不仅体现了天然河流水文变化特征,使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更科学、更合理,而且减少了大伙房水库一些不必要的弃水,减轻供水期,尤其是枯水年供水期的水量分配压力。  相似文献   
74.
党光德 《安徽农学通报》2012,(11):177-178,181
土石坝的安全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洪水漫顶是影响大坝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对水库大坝洪水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可为保障水库大坝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基于大坝漫顶风险分析理论,建立了漫顶失事模糊风险模型。并以新疆玛纳斯河夹河子水库为例,对其土石坝洪水漫顶模糊风险进行了评估,并得出主要结论:该水库大坝平均漫顶失事模糊风险率为5.02×10-3,超过了我国大坝风险评价标准,该坝的洪水漫顶破坏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75.
徐兴华  陈椽  宁爱丽  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06-6109
2011年1~10月对阿哈水库浮游植物数量及其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并运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浮游植物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数量与S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H、DO、NH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对浮游植物数量产生影响的主要相关因子并不相同,春季为NH3-N、水温和pH;夏季为NH3-N、SD和DO;秋季为DO、pH和NH3-N;冬季为NH3-N、COD和SD;其中影响最大的是NH3-N。因此,控制库区周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过量排放对于维持阿哈水库生态系统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6.
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的结合研究有利于区域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三门峡库区(华阴段)自然社会条件复杂,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土地利用方式落后。针对土地整治后期效益不可持续性的问题,认为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在实现阶段和目标上存在耦合联系,并针对三门峡库区(华阴段)区域特征,将土地整治"3集"模式、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和新农村发展模式有机统一,以期实现以土地整治为契机,加速区域现代农业模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在施用不同量牛粪后土壤-甜高粱体系中钾元素的利用和分布情况,试验分析了牛粪、甜高粱及土壤试验前后速效钾、全钾含量和甜高粱产量。结果表明:试验前在最浅层(0~≤5 cm)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极显著低于>5~≤10 cm、>10~≤15 cm、>15~≤20 cm土层(P<0.01),4个土层土壤钾含量分别为27.73,43.27,42.97,40.40 mg/kg;试验后各土壤层全钾、速效钾含量与试验前相比均有增加;不同施肥处理对甜高粱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施化肥组甜高粱总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钾元素在植株茎叶及根系中的富集作用表现为茎叶>根系。说明单施有机肥不是最佳施肥方式,需要有机肥、无机肥混合施入。  相似文献   
78.
根据取心段的宏观及微观观察,结合压汞分析、薄片鉴定、测井识别等各种测试资料,对磨溪-龙女寺地区雷三段储层的基本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储层集中分布在雷三段的上部,储层岩性以粉晶白云岩为主,砂屑白云岩较少;储渗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和片状喉道常见,粒间溶孔和缩颈喉道少见;物性较差,多属于中孔低渗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主要受到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其中局限台地是最有利于储层形成与演化的沉积相带,其次是台内点滩,储层多属于这些相带的沉积物经过后期白云石化、重结晶、埋藏溶蚀和构造作用改造后的产物。研究成果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了一定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丹江口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质量安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就如何加强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安全监测重点概述丹江口市库区生态环境概况,认真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析,制定加强以林业建设为主体的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监测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0.
三峡工程蓄水、移民搬迁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将对库首地区土壤肥力、土地生产力和当地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长期潜在影响。本研究对移民安置期间三峡库首地区秭归、兴山、巴东和夷陵等县区农田、果园和茶园3种利用方式的85个样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对当地土地生产力和移民经济收入状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后,库首地区农田土壤肥力水平较高,果园土壤其次,而茶园土壤肥力水平偏低;在蓄水和移民搬迁同时,当地加大农业投入,尤其是加大果园和茶园的肥料投入,以保证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受蓄水和移民搬迁影响,库首地区3县粮食总产和单产均有所降低,其中秭归县受到影响较大,但库首各县的粮食生产在三峡蓄水后总体保持稳定;库首地区各县,尤其是秭归县的柑橘和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逐年提高趋势,该地区的优势产业保持稳步发展,土地生产力未受到明显影响;柑橘经济效益显著高于茶园和农作物,移民安置期间,秭归、兴山县人均纯收入保持逐年上升态势,库首地区农村的经济水平保持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