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6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3篇
  19篇
综合类   270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富硒茶对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基础低硒饲料饲养大鼠 ,以自来水 (对照 )、Na2 SeO3 溶液、低硒茶水和富硒茶水作试验处理 ,实验 7周后分析血液及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血液、肝脏的含硒量 ,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表明 :富硒茶显著增加大鼠血液和肝脏的含硒量 ,降低MDA含量 ,提高血液的SOD活性。富硒茶处理大鼠血液的GSH Px活性是对照和低硒茶叶的 1 3倍 ,肝脏GSH Px活性可达 1 4倍 ,富硒茶在提高肝脏和血液的GSH Px活性和SOD活性 ,降  相似文献   
592.
旨在制备以谷物、油料作物、食用菌为原料的一种新型混合饮品,并进行优化工艺研究。主要选取谷物:芡实、薏米、青稞;选取油料作物榛子、亚麻籽、核桃;选取菌类灵芝、猴头菇、虫草;经原材料的预处理,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原料及最佳配比。单因素结果表明芡实、榛子和灵芝配伍效果最好,正交实验结果得出芡实、榛子和灵芝为7:2:0.8时,复合饮料的口感最佳,感官评价分达到88.5分。最终确定芡实70%,榛子20%,灵芝8%,白砂糖5%,柠檬酸0.15%和复合稳定剂0.02%时所制备的复合饮料风味浓郁,口感香甜,适合大多数人群,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型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593.
Basal stem rot disease caused by the white‐rot fungus Ganoderma boninense is a major threat to the oil palm industry, and hence, the ability to detect infections at an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is desired. In this study, a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method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was employed to analyse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released from G. boninense cultures and infected oil palm wood. We examined VOCs released from three types of samples: G. boninense mycelium, oil palm wood and oil palm wood colonized by G. boninense. This preliminary study led to the ten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57 VOCs, including alcohols, alkanes, volatile acids, ketones, aldehydes, esters, sesquiterpene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groups. Aliphatic compounds with eight‐carbon atoms, such as 1‐octen‐3‐ol, 3‐octanone, 1‐octanol and (E)‐2‐octenal, were the most abundant constituents of the Ganoderma samples, whereas furfural and hexanal were the major compounds detected in the oil palm wood samples. Chemometric analyses using cluster heat map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were use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VOC profil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ovel method described here could be used to detect Ganoderma disease and, more generally, for chemoecological studies of 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594.
通过对不同遮光处理下女贞叶色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强度的光照条件下女贞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低,颜色多为金黄色;弱光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叶片的颜色多为黄绿或者绿。较低的光照条件对女贞叶色的变化不利。我国北方地区栽植女贞时要保证较强的光照,避免在高大的树木或者建筑物周围栽植。  相似文献   
595.
试验选择健康的56日龄体重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研究日粮中添加女贞子粉及其萃取物对肥育猪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的女贞子粉、0.1%的萃取物和0.01%的金霉素.试验从仔猪56日龄开始到150日...  相似文献   
596.
试验选择64头28±2日龄断奶约克夏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和1.5%女贞子.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女贞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1.5%女贞子可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  相似文献   
597.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灵芝与黄芪共发酵产物——灵芪菌质,探讨灵芪菌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质量(0.51±0.03)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1.0%、1.5%、2.0%的灵芪菌质。试验虾在水温为22~30℃的循环玻璃纤维水槽中饲喂60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灵芪菌质组与对照组相比,对虾相对质量增加率提高了31.88%(P<0.05),饵料系数降低了14.37%(P<0.05),成活率提高了15.16%(P<0.05);对虾血清酚氧化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提高了99.94%(P<0.05)和26.79%(P<0.05)。添加1.5%灵芪菌质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对虾酸性磷酸酶活力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分别提高了128.44%(P<0.05)和111.55%(P<0.05),对凡纳滨对虾的副溶血弧菌攻毒免疫保护率高达73.34%(P<0.05)。本次试验,凡纳滨对虾溶菌活性与灵芪菌质添加量呈一定的正相关(y=1.802x+11.104,r2=0.9378,P<0.05)。添加灵芪菌质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598.
四个灵芝菌株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红芝、园艺6号、灵芝F1、紫芝对4个灵芝菌株生物学性状比较,筛选出红芝为最优菌株。其特点为: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洁白浓密,边缘整齐,在栽培过程中生长良好生物学效率较高,生物学性状优于其它菌株,适宜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599.
灵芝工艺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培养料、酒精浓度和CO2浓度等方面对灵芝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培养料,利用韩芝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药物处理和不同CO2浓度处理等手段,可以对灵芝造型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00.
女贞种子和幼苗对模拟酸雨的反应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将女贞种子和1年生幼苗置于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条件下观测和分析其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女贞种子发芽率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但pH2.0和pH3.5的模拟酸雨对种子发芽显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在pH2.0的模拟酸雨条件下,女贞幼苗叶片表现明显的受害症状,叶绿素含量下降,细胞透性增加,叶汁液酸化,从而使幼苗生长严重受阻。在pH3.5的处理下幼苗没有表现明显的形态和生理变化,但生长量呈现下降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