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青海高原地木耳中微量元素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利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36-8937
[目的]对青海高原地木耳中Cu、Zn、Fe、Mn、Co、Se等微量元素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青海高原地木耳中的微量元素。[结果]Fe与Co、Se相关极显著,Mn与Zn相关极显著。Fe的第1主成分值最大,说明青海高原地木耳中微量元素Fe的影响最大。海西州地木耳中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其次为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西宁市。海西州和海北州地区地木耳中微量元素较丰富,且海西州地木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远高于西宁市。第1公共因子F1在指标Fe、Co、Se上有较大的载荷,第2公共因子F2在指标Cu、Zn、Mn上有较大的载荷。[结论]该研究为大规模开发青海高原地木耳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摘要:以裂褶菌蛋为研究对象,用硫酸铵沉淀其蛋白,制成蛋白粗提液,研究其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和体外钝化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蛋白浓度达到100μg/mL时,诱导烟草抗TMV的效果较好,侵染枯斑抑制率可达74.11%±3.7%,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的枯斑抑制率为70.05%±1.25%,表明裂褶菌蛋白粗提液通过诱导抗病性和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达到了控制TMV的作用;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对辣椒病病毒(CMV)具有很好控制作用,用100μg/mL的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处理辣椒植株后,其对CMV的平均防效为66.46%。  相似文献   
73.
荷花腐败病病原菌的形态学与多基因分子系统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花(Nelumbo nucifera)是我国十大名花中唯一的水生花卉,在珠三角等湿地广泛栽培。近年来,荷花栽培集中区,大范围发生腐败病,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与旅游观光产业,为了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蔓延,生产上急需明确荷花腐败病的病原。本研究通过病原菌致病力测定、形态比较、分子特异检测,以及基于翻译延伸因子(TEF-1α)、rDNA基因内间隔区(IGS)、线粒体小亚基(mtSSU)等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采自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等地的荷花腐败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学与分子鉴定均表明荷花腐败病菌为Fusarium commune,该菌为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的近缘种,首次在荷花上报道。(2)F.commune与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在形态上非常相似,F.commune能产生长度大于25μm的细长形单瓶梗及偶尔产生复瓶梗的形态特征,区别于F.oxysporum。MtSSU、EF-1及IGS等基因位点可用于F.commune和F.oxysporum这两个种的明确区分。(3)我国不同地区的荷花腐败病菌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荷花腐败病菌与分离自我国的荸荠枯萎病菌(Fusarium commune)为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74.
75.
对裂褶菌驯化栽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病虫害一绿色木霉和眼菌蚊进行危害调查及防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在裂褶菌的一、二级种和出菇前的栽培袋中的污染率分别为5.0%、9.4%、26.7%;眼菌蚊在袋栽裂褶菌中的危害随菇棚内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对湿度90%以上时可达59.4%;筛选出的防治绿色木霉的方法是在裂褶菌培养基中加入0.5‰的杀菌剂施保功Wp;防治眼菌蚊虫害的方法是用防虫网覆盖和用32.5%乐农Ec或0.8%阿巴丁Ec的500~1000倍液在裂褶菌菇棚内喷雾。  相似文献   
76.
大棚栽培多数是长年连作,密闭条件好,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问题就更加明显。实验证明藻类植物地木耳可在大棚中生存。通过在大棚种植的蔬菜旁种植地木耳,可使大棚土壤和蔬菜中农药含量降低.降低幅度约为59%。  相似文献   
77.
地耳生物固氮特性及其在内蒙古草原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地耳进行地上生物量、生理生化特性及固氮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耳在晴天、早、晚是固氮能力最强的时间,中午几乎测不到固氮活性,而夜间气温不低于 5℃时仍能固氮。夏季雨天24h均能固氮。根据地耳在不同草原的分布及生物量、固氮活性昼夜变化、季节动态和年降水天数,估算出地耳在内蒙古草原的固氮量为1~4kg/hm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