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7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684篇
林业   167篇
农学   1895篇
基础科学   232篇
  963篇
综合类   4530篇
农作物   1535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446篇
园艺   109篇
植物保护   17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583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652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施钾量对超高产早稻品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高产水稻品种陆两优996和淦鑫203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双季早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增加生物产量、促进茎鞘物质运转,提高抽穗期剑叶的气-叶温差和颖花伤流量,降低抽穗后的根系活力衰退值。施钾量与倒1节间大维管束数、茎秆抗折力和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施钾提高了陆两优996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但降低了淦鑫203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施钾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82.
对宿迁市宿城区半地下土墙日光温室基地的生产现状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分析了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隐患,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高寒区施氮对垂穗披碱草饲草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建植第二年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氮处理:即纯氮N0(0 kg·hm-2),N10(100 kg·hm-2),N15(150 kg·hm-2),N20(200 kg·hm-2),N25(250 kg·hm-2),N30(300 kg·hm-2)处理,旨在确定高寒区垂穗披碱草刈割型草地的合理施氮量。结果表明:施氮处理提高了垂穗披碱草的生产性能,显著增加了垂穗披碱草的分蘖数、株高和干草产量,其中干草产量较不施氮处理的平均增幅为48.34%;并且施氮处理能够改善垂穗披碱草的营养品质,显著提高了其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淀粉含量,其中粗蛋白含量较不施氮处理的平均增幅为49.67%。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粗纤维(Crude fiber,CF)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一定的施氮处理(N10,N15,N20,N25)显著降低杂草的株高和密度,在N25处理下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芸香叶唐松草(Thalictrum rutifolium)和沼生水马齿(Callitriche palustris L.)的密度较不施肥处理分别降低了27.52%,57.69%和35.21%,施氮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非播种草种的生长。综合分析得出,在果洛高寒区施氮量为250 kg·hm-2时,垂穗披碱草的产草量和品质最优,且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4.
王静  刘晓静  程甜甜  童长春  汪雪 《草地学报》2021,29(9):1941-1949
为探讨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特征差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4个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品种(‘LW6010’、‘甘农3号’、‘甘农7号’和‘陇东苜蓿’)和2个施氮处理(0,103.5 kg·hm-2),对比研究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的叶特征及其生产性能,并采用通径分析法探讨叶特征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氮和供氮103.5 kg·hm-2时,‘LW6010’的叶面积、比叶重、叶片数、叶蛋白含量、维管束、韧皮部、木质部面积、导管数量和总产量显著大于‘陇东苜蓿’。通径分析表明,‘LW6010’叶特征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叶面积>叶重>叶片数>叶增量>比叶重>叶茎比。综上,紫花苜蓿的叶特征在不同氮效率品种间存在差异,无论氮水平高低,氮高效紫花苜蓿品种‘LW6010’叶特征综合表现总是优于‘陇东苜蓿’。利用通径分析发现,紫花苜蓿叶特征各因子中叶面积和叶重的产量效应最突出。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以畜牧兽医类专业核心课程“猪生产技术”育人目标为出发点,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阐述“猪生产技术”课程思政实施必要性,探索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实施,将爱国情怀、生态保护、责任担当、职业素养、团队协作、食品安全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旨在探索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融合要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86.
谢兆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63-3164,3166
DB102为一田间发现的三倍体水稻,利用它做母本与二倍体水稻中作59杂交,得到一个早世代(F2)稳定群体,通过微卫星分析发现,该群体中有一些微卫星位点发生了杂合性丧失,且至少6条染色体上发生微卫星位点杂合性丧失(loss of heterzygoisity LOH)可能有DNA序列变化。而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丧失又可能与该杂交组合早世代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盐碱地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高效生产的最佳施氮种类和施氮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在湖南稷子拔节期设置不施肥(CK)、尿素和硫酸铵(N1,N2)轻施肥(F1:50 kg·hm-2)、中施肥(F2:100 kg·hm-2)、重施肥处理(F3:150 kg·hm-2),研究不同氮肥和施氮水平下湖南稷子田间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探讨盐碱地湖南稷子实现高效生产的适宜氮肥和施氮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量为F2和F3时能够显著提高盐碱地湖南稷子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P<0.05),植株不同部位氮含量上升,施氮量F3时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利用效率(P<0.05),且同一施氮量下追施硫酸铵后湖南稷子产量、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均高于尿素。综上所述,氮肥追施量在150 kg·hm-2时,有利于盐碱地湖南稷子的产量的提升和养分的吸收,且同一条件下追施硫酸铵较追施尿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塑料与稻壳共燃的氮氧化物生成规律,在自行设计的循环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二者的共燃实验。研究了温度、塑料粉和稻壳的混合比例及过量空气系数对NO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NO生成量升高;随塑料粉与稻壳混合比例增加,NO生成量呈降低趋势,且NO的生成量低于二者单独焚烧时生成量的线性叠加;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NO生成量降低。为寻找二者共燃NO生成的一般性规律,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了NO生成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9.
许琨  舒昆 《种子》1997,(1):17-20
杂交水稻制种不同于水稻栽培、其结实由柱头外露结实和非柱头外露结实两部分构成;空壳中90%以上是由于没有授粉受精造成的:90%以上的受精拉都能正常发育结实。柱头外露率和受精率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后期施肥、父本大龄秧和机械授粉能有效地提高柱头外露率、花遇优度和结实率及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90.
提高水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周玲艳  秦华明  谢俊平  黄天华 《种子》2006,25(7):28-31,35
以长时间继代的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激素配比、继代方式、干燥处理和添加物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化培养基中加3 mg/L BA对分化有利;继代培养基中加入3 mg/L ABA,以麦芽糖代替蔗糖,或以甘露醇代替部分蔗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愈伤组织状态,提高分化率;干燥处理能明显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分化培养中添加一定浓度的AgNO3和CuSO4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